感謝您提的問題!首先我想說孩子童年時不被滿足的需求,長大後都要用一生來彌補。
第一☝️ 您覺得禁止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對的嗎? 昨天晚上,我提前下班去學校接女兒,她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嚇。 剛進教室門,就看到她和另一個女孩子,躲在小角落裡,嘴巴里吧唧吧唧地嚼著,手裡拿著一個空空的辣條袋子。 裡面紅彤彤的辣油,刺痛我的眼睛,她嘴巴邊上還留著紅色的“犯罪”痕跡。 礙於她同學在,要給她留點面子,我沒有發作。 回到家我就把她叫到跟前批評她:“你為什麼要吃辣條?不知道辣條不健康嗎?媽媽從來不讓你吃零食,結果你居然偷偷吃!” 最後我一句話下了定局:“以後不許再吃零食!” 她癟癟嘴,眼睛一紅,哭著衝我喊了一句“臭媽媽!”,就躲到房間裡嚎啕大哭。 晚上我有點心軟,去房間裡想安慰她,看著她紅紅的眼睛,卻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想到小時候,我也是這樣被父母嚴令禁止吃零食。 看著別的同學吃零食津津有味的時候,心裡的豔羨和渴望,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再想一想,小的時候我們沒“吃到”的,又何嘗只是零食呢? 童年的玩耍時光,被勒令用來學習,櫥窗裡的玩具只能看看,很喜歡的裙子,被父母以“學生臭什麼美”拒絕,喜歡文科卻被迫選擇理科…… 這些枉顧我們意願的事情,一直到今天,都是我心中的遺憾。 那些年我們的需求,從未被父母正視,可如今,我們也不知不覺成了這樣的父母。 一味地不讓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對的嗎?
第二☝️那些沒吃到的“零食”,都去哪了? 知乎有一個問題:父母從小不給孩子買零食,真的好嗎? 底下有一條知友的回答,和許多人的經歷太相似: 從小,爸媽對他吃零食,就管得特別嚴,連正餐吃多少吃什麼都說一不二。 小時候他很討厭吃青菜胡蘿蔔,卻必須吃,吃不完不準下桌。零食糖果路邊攤,更是碰都不能碰。 每次上下學,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很羨慕,最開始會纏著媽媽要吃,可得到的,卻只有罵聲和罰站。 後來他學會了剋制,也不再找媽媽要吃零食了。 可是他畢業以後工作了幾年,平時對穿衣住宿都沒有什麼要求,唯獨對零食,永遠沒有滿足感。 哪怕家裡已經被零食堆滿了,還是會忍不住一直買,看到零食就想買。 別的事情他很大方,可如果有人動了他的零食,他就會暴躁不安。 他一點零食都不想分給別人,哪怕他的零食多到根本吃不完。 他說,在零食這方面,他對自己總是有一種補償心理。 小時候隔壁鄰居家的女兒,也是從來吃不到零食的人,我們倆常常會在小賣部碰到,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得到眼裡的渴望。 但她比我受到的限制,還嚴一些,家裡連一塊小餅乾都沒有。 前幾年回老家遇到她,差點沒認出來。 她已經成了一個180斤的胖子,我看見她的時候,她還坐在椅子上抱著薯片啃。 聽說她上大學以後瘋狂吃零食,飯可以不吃,零食不能不要。 就這樣,她沒能控制住自己,成了零食的奴隸。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匱乏感”。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 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甚至被嚴令禁止的那些需求,也許會成為刻在骨子裡的一個個洞,未來一生,都在不斷地試圖填補,卻永遠沒有填平的那天。 所以如果可以,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不。 因為那些孩子沒有吃到的“零食”,也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執念。
第三☝️ 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上上策 在吃零食這件事情上,簡單粗暴地禁止,絕對是下下策。
面對孩子這樣看起來不太“正確”的需求,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1.主動提供好過被動給予 說起零食,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覺得都是薯片辣條糖果巧克力等“不健康”的東西,或者乾脆就等於垃圾食品。 其實零食原本的含義,是指“正常飯食以外的零星食品”。 對運動量大,新陳代謝快的孩子來說,在一日三餐以外,他們其實很需要一些零食,來維持能量消耗。 相比于禁止孩子吃零食,倒不如主動提供一些健康的零食,替代孩子對於垃圾食品的需求。 例如水果、牛奶、麵包、餅乾、堅果類,都是好吃又營養的零食。 在一日三餐外,給孩子準備這些,讓孩子有口欲的時候,能得到滿足,就不會總對零食抱有無比渴望的心情。
2.對於垃圾食品,禁止不如嘗試 不得不承認,垃圾食品天然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連許多大人都不能避免,更何況是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就是想要吃辣條,你越不讓他吃,他越要吃,還要吃得更多。 這個時候,不如給他一個嘗試的機會。 買一個小包裝讓他試一試,試過之後,也就不會有那種“越得不到越想要”的匱乏感。
3.制定規則,宜少不宜多 不論是健康的零食,還是垃圾食品,都不能替代一如三餐的位置。 在吃零食的時候,要提前和孩子定好規則。比如一天最多吃一顆糖,小餅乾只能吃兩包。 而至於水果蔬菜一類,理論上是可以敞開了吃,實際上也要注意量不能過多,否則會撐肚子或者讓孩子不想吃主食。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堵不如疏。 當我們不把零食視作洪水猛獸,自然能更多地考慮孩子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第四☝️被理解的孩子,一生被愛包圍 看過一個短片,講述了一個聾人女孩的故事。 莉比三歲半時,被家人發現患有聽力障礙,即便會讀唇語,但就是不會開口說話。 一家人都忙碌工作,所以媽媽為她請了一個專業老師喬安,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女兒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 在莉比的眼裡,全世界的歡笑都與她無關,她連最基本的親子陪伴和戶外時間,都沒有得到。 可當老師喬安和莉比熟悉後,她們一起去公園裡餵鴨子,在大自然裡奔跑,去游泳池裡游泳…… 她學手語學得飛快,情緒也豐富起來,她的生命隨著手語開始重新勃發。 然而她的媽媽卻因為看不懂手語,一個從沒傾聽過孩子、瞭解孩子的媽媽,強勢地對老師說: “我是莉比的媽媽,我知道什麼對她是最好的。” 於是,莉比就被媽媽簡單粗暴地送去了普通孩子的學校,她又回到了那個黑暗空洞、沒有聲音的世界。 不被理解的孩子,就像是溺水的人,試圖掙扎求救。 如果父母沒能抓住這個訊號,他們也許就會沉入冰冷的海底。 當孩子鼓起勇氣說出“想要”那兩個字時,請正視他們的需求,適當滿足他們的渴望。 用愛和理解,滿足孩子心中名為“需求”的空洞,才是讓孩子擁有恆久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前提。
感謝您提的問題!首先我想說孩子童年時不被滿足的需求,長大後都要用一生來彌補。
第一☝️ 您覺得禁止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對的嗎? 昨天晚上,我提前下班去學校接女兒,她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嚇。 剛進教室門,就看到她和另一個女孩子,躲在小角落裡,嘴巴里吧唧吧唧地嚼著,手裡拿著一個空空的辣條袋子。 裡面紅彤彤的辣油,刺痛我的眼睛,她嘴巴邊上還留著紅色的“犯罪”痕跡。 礙於她同學在,要給她留點面子,我沒有發作。 回到家我就把她叫到跟前批評她:“你為什麼要吃辣條?不知道辣條不健康嗎?媽媽從來不讓你吃零食,結果你居然偷偷吃!” 最後我一句話下了定局:“以後不許再吃零食!” 她癟癟嘴,眼睛一紅,哭著衝我喊了一句“臭媽媽!”,就躲到房間裡嚎啕大哭。 晚上我有點心軟,去房間裡想安慰她,看著她紅紅的眼睛,卻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想到小時候,我也是這樣被父母嚴令禁止吃零食。 看著別的同學吃零食津津有味的時候,心裡的豔羨和渴望,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再想一想,小的時候我們沒“吃到”的,又何嘗只是零食呢? 童年的玩耍時光,被勒令用來學習,櫥窗裡的玩具只能看看,很喜歡的裙子,被父母以“學生臭什麼美”拒絕,喜歡文科卻被迫選擇理科…… 這些枉顧我們意願的事情,一直到今天,都是我心中的遺憾。 那些年我們的需求,從未被父母正視,可如今,我們也不知不覺成了這樣的父母。 一味地不讓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對的嗎?
第二☝️那些沒吃到的“零食”,都去哪了? 知乎有一個問題:父母從小不給孩子買零食,真的好嗎? 底下有一條知友的回答,和許多人的經歷太相似: 從小,爸媽對他吃零食,就管得特別嚴,連正餐吃多少吃什麼都說一不二。 小時候他很討厭吃青菜胡蘿蔔,卻必須吃,吃不完不準下桌。零食糖果路邊攤,更是碰都不能碰。 每次上下學,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很羨慕,最開始會纏著媽媽要吃,可得到的,卻只有罵聲和罰站。 後來他學會了剋制,也不再找媽媽要吃零食了。 可是他畢業以後工作了幾年,平時對穿衣住宿都沒有什麼要求,唯獨對零食,永遠沒有滿足感。 哪怕家裡已經被零食堆滿了,還是會忍不住一直買,看到零食就想買。 別的事情他很大方,可如果有人動了他的零食,他就會暴躁不安。 他一點零食都不想分給別人,哪怕他的零食多到根本吃不完。 他說,在零食這方面,他對自己總是有一種補償心理。 小時候隔壁鄰居家的女兒,也是從來吃不到零食的人,我們倆常常會在小賣部碰到,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得到眼裡的渴望。 但她比我受到的限制,還嚴一些,家裡連一塊小餅乾都沒有。 前幾年回老家遇到她,差點沒認出來。 她已經成了一個180斤的胖子,我看見她的時候,她還坐在椅子上抱著薯片啃。 聽說她上大學以後瘋狂吃零食,飯可以不吃,零食不能不要。 就這樣,她沒能控制住自己,成了零食的奴隸。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匱乏感”。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 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甚至被嚴令禁止的那些需求,也許會成為刻在骨子裡的一個個洞,未來一生,都在不斷地試圖填補,卻永遠沒有填平的那天。 所以如果可以,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不。 因為那些孩子沒有吃到的“零食”,也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執念。
第三☝️ 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上上策 在吃零食這件事情上,簡單粗暴地禁止,絕對是下下策。
面對孩子這樣看起來不太“正確”的需求,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1.主動提供好過被動給予 說起零食,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覺得都是薯片辣條糖果巧克力等“不健康”的東西,或者乾脆就等於垃圾食品。 其實零食原本的含義,是指“正常飯食以外的零星食品”。 對運動量大,新陳代謝快的孩子來說,在一日三餐以外,他們其實很需要一些零食,來維持能量消耗。 相比于禁止孩子吃零食,倒不如主動提供一些健康的零食,替代孩子對於垃圾食品的需求。 例如水果、牛奶、麵包、餅乾、堅果類,都是好吃又營養的零食。 在一日三餐外,給孩子準備這些,讓孩子有口欲的時候,能得到滿足,就不會總對零食抱有無比渴望的心情。
2.對於垃圾食品,禁止不如嘗試 不得不承認,垃圾食品天然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連許多大人都不能避免,更何況是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就是想要吃辣條,你越不讓他吃,他越要吃,還要吃得更多。 這個時候,不如給他一個嘗試的機會。 買一個小包裝讓他試一試,試過之後,也就不會有那種“越得不到越想要”的匱乏感。
3.制定規則,宜少不宜多 不論是健康的零食,還是垃圾食品,都不能替代一如三餐的位置。 在吃零食的時候,要提前和孩子定好規則。比如一天最多吃一顆糖,小餅乾只能吃兩包。 而至於水果蔬菜一類,理論上是可以敞開了吃,實際上也要注意量不能過多,否則會撐肚子或者讓孩子不想吃主食。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堵不如疏。 當我們不把零食視作洪水猛獸,自然能更多地考慮孩子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第四☝️被理解的孩子,一生被愛包圍 看過一個短片,講述了一個聾人女孩的故事。 莉比三歲半時,被家人發現患有聽力障礙,即便會讀唇語,但就是不會開口說話。 一家人都忙碌工作,所以媽媽為她請了一個專業老師喬安,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女兒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 在莉比的眼裡,全世界的歡笑都與她無關,她連最基本的親子陪伴和戶外時間,都沒有得到。 可當老師喬安和莉比熟悉後,她們一起去公園裡餵鴨子,在大自然裡奔跑,去游泳池裡游泳…… 她學手語學得飛快,情緒也豐富起來,她的生命隨著手語開始重新勃發。 然而她的媽媽卻因為看不懂手語,一個從沒傾聽過孩子、瞭解孩子的媽媽,強勢地對老師說: “我是莉比的媽媽,我知道什麼對她是最好的。” 於是,莉比就被媽媽簡單粗暴地送去了普通孩子的學校,她又回到了那個黑暗空洞、沒有聲音的世界。 不被理解的孩子,就像是溺水的人,試圖掙扎求救。 如果父母沒能抓住這個訊號,他們也許就會沉入冰冷的海底。 當孩子鼓起勇氣說出“想要”那兩個字時,請正視他們的需求,適當滿足他們的渴望。 用愛和理解,滿足孩子心中名為“需求”的空洞,才是讓孩子擁有恆久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