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老漁書法
這個問題涉及到語義學,老漁是學語言的,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同時請方家批評指正。
美國語言學家尤金·奈達說,每一種語言都具有其獨特的構詞功能、詞彙、句法和語言風格,比如成語和詩句,每一種語言中都有大量的詞彙用以體現該民族,該文化的特徵。這句話的含義基本上道出了一個民族的語言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質,中文也不例外。因為這個問題牽涉到複雜的學術問題,老漁我儘可能用淺顯的敘述來談這個問題,以此拋磚引玉。
廣義上的中文(漢字)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範圍包括中國全境(大陸、港澳臺)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北韓、南韓、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高棉、緬甸等漢字文化圈地區。她是全世界唯一的三維文字,既有表音,又有表意,還有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體系。其豐富的詞彙猶如燦爛的群星,豐富而多姿。如果翻譯成其他民族語言,譬如英語,有相當多的不對等詞彙,滿地都是,隨手即可撿到一大堆。有些詞彙雖然也有對等詞彙,但其聯想意義在英文是沒有的,比如:“紅火”這個詞,prosperousness,英文來源於中古英語,根詞是prosperous,來自中世紀廢棄不用的法語詞prospereus。大家知道,華人喜歡紅色,紅色是喜慶的、愉快的象徵。而西方語言中,紅色表示的意義是消極的,經常和流血、暴力、火災聯絡起來。因此兩個詞雖然有相同的表層意思,其深層意思是不同的。再如,雪萊的名詩《西風頌》中所讚美的“西風”(the West Wind),也是引起不一樣的聯想。英倫的西風是來自北大西洋的暖風,而中國的西風則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冷風。文化意涵差異導致無法對等翻譯。
1、特有文化內涵的中文詞彙是英文無法表述的。比如《易經》中卦爻辭, 乾、坤、巽、兌、艮、震、離、坎,對這些divinatory symbols英文只能音譯。再如《老子》中的陰陽、道也是一樣。
2、中國特有的宗教詞彙。比如達賴,英文譯作dalailama,達賴是蒙古語“海”之意,喇嘛是藏語“上人”之意。再如班禪額爾德尼,在藏傳佛教格魯派中與達賴喇嘛並稱,班是梵語“班智達”(學者之意)禪是藏語“欽波”(大之意)的簡稱,"額爾德尼"是滿語,意為"珍寶"。真人,英文無法表達的道教詞彙,只能用音譯,然後用一堆詞來解釋。
3、成語和俗語。比如:胡天胡帝(《詩經·庸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漢語詞典的解釋是:1.原形容服飾容貌像天神一樣美麗,後也表示尊敬崇仰。2.用於貶義,形容言語荒唐,行為放肆。再如:三陽開泰(《易經》“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同樣,英文無法表達。再如:紅豆相思、連枝共冢、流水桃花等等等等。
4、有隱含意思的方言土語。比如,“雞賊”(北京土話),大意是小氣,吝嗇或暗藏私心。“炸廟”(北京土話),大意是驚愕,急眼的意思。“灑灑水”(粵方言),大意是“小意思”(小意思也不能翻譯)。“病黑眼”(粵方言),大意思“發瘟”(咒罵人的話)。
5、文言文中的嘆詞和語氣助詞:比如《詩經·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於乎哀哉,也做嗚呼哀哉,無法對譯。
6、方言中的語氣助詞同樣不可對譯。如“嚇嚫我喇!”中的“嚫”,“我仲以為你係大學生!”中的“”。
以上大致臚列一些用英文無法表述的中文詞彙,不能盡述,點到為止。
-
3 # 溫情默默的兔子
這個得找中美文化中意境的差異之處。
比如說華人見面打招呼:你吃了嗎?
美華人見面才不會問這個,怎麼翻譯,才能讓外華人聽起來覺得不是那麼白痴呢?還想要尊重原文?
-
4 # 帶帶帶帶孫
首先是成語和部分詞語
像什麼欲速則不達,遏制,含蓄,矯情,吃瓜群眾,奉承,坦白,忠心耿耿,保重
還有就是中國特有的東西
扁擔,拐棗,癢癢撓,地皮,對聯,發糕,甑,戟,鏃,鼎
中醫詞彙
上火,相剋,生津,各種中藥名,穴位,推拿
中國文化詞彙
甲乙丙丁,天干地支,乾坤,生辰八字,手相,算命,八卦
部分職業詞彙
門迎,保安
其它詞彙
手續,獎狀,吃醋,吃苦,買單,打醬油
回覆列表
那就太多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詞彙那就根本就不是在歐美人理解範圍之內的。
只要是中國古代專有名詞,幾乎都無法用英文合理表述。
一、古代官名
舉個例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歐美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個類似的官職,譯者即使精通中國古代史,也大約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要翻譯起來,難直要了親命。
二、君王諡號
再舉個例子,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這讓英國翻譯家來轉換成英文,非一口狗血噴出,倒在當場不可。
三、古俗特有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於江湖”中的“江湖”,這在英文中沒有任何詞彙能夠對應。這就不是river和lake的事。
四、人名、字,號
這個更是歐美人難以理解了。
陸羽,字鴻漸。《周易》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字對名引經據典作了解釋。
讓英文翻譯家翻譯名字時候再讀幾本《周易》,《論語》,《詩經》,也就要了命了。
《紅樓夢》中,有位女孩叫香菱,這在歐美翻譯中就沒法表達了,英文中沒有“菱”這個植物,根本無法表達作者的意思。如果隨便音譯一下,又體現不出“根並荷花一莖香”的內涵來。
五、親屬關係
姑、表、姨、舅、甥、侄、外等等,這些更是初級思維的歐美人根本無法搞明白的東西,不是uncle和aunt所能說清楚得。他們無法明白為什麼中國古代皇帝的內戚和外戚在權力和地位上有什麼區別和影響。
六、特色文藝
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皴、擦、點、染。
中國書法中的中鋒,側鋒,篆,楷,行,草,隸。
中國詩歌中的韻律,平仄,貼上,對仗。
中國古玉中的珮,珺,琚,琮,玦,玘。
其它就太多了。隨便說說“同志們辛苦了!”“吃了嗎?”“緣份哪!”這些都不是他們能搞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