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離相如如

    高舉仁愛大旗以收拾人心,

    推崇周禮以約束人們的行為,

    提倡忠君以圖恢復西周法統,

    打擊權大夫以求鞏固公室……

  • 2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一、政者正也

    孔子治國的根本理念,是一個“正”字。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子路曰:“衛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臣、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當時社會動亂,禮崩樂壞,君臣父子的關係遭破壞,天子大權旁落,不再能號令天下;諸侯國擴張勢力,相互爭奪;大夫僭越專權,陪臣執國命;子弒父,弟弒兄的事層出不窮。正名,就是針對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況提出的;就是要改變這種不正常狀態,恢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使社會秩序歸於正常。這也是孔子的基本目標。

    二、為政以德

    正名,恢復社會秩序正常,關鍵在正人。為達到“正”的目標,孔子主張為政以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治國理政是依仗強力還是德教?是當是當時對立的治國主張。孔子用“免而無恥”與“有恥且格”八個字概括說明法制刑政與道德禮教的不同特點和功能: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強制,它的作用是懲罰犯罪,使人不敢做壞事,卻不能使人為善;道德禮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覺,它的作用是使人知恥,不願做壞事,預防犯罪。透過這樣比較,他論證了“為政以德”的正確和必要,強調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基礎,把社會秩序的穩定建立在人們道德自覺的基礎之上。恃德不恃力,是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傳統。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說明。道之以德是提高其道德自覺,齊之以禮是規範其言行舉止。德是禮的內在的精神基礎,禮是德的外在表現和落實。德是靈魂,禮是形式。德和禮是統一不可分的兩個方面,二者的結合、統一,構成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

    正人中又有兩方面:正人和正己。“正人先正己”。不只是對百姓進行道德教化,首先是要求在位者自身要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對百姓的教育是重要的,但身教重於言教;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則,對百姓的教育就不會有效。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三、庶、富、教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這是孔子的政治綱領,第一要使人口增長,第二使人們富裕,第三對人們進行道德教化。在當時,地廣人稀,生產力低下,物產匱乏的情況下,要富國強兵,抵禦外來的侵犯,首先要增長人口,有足夠的數量。這是一切有見識的政治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墨子說: “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亂,則從事乎治之。” 他提出的富、眾、治三點,前兩點與孔子所說富、庶相同,不同的是後面這一點,一個主張教,一個主張治。 在富和教的關係上,富在教之前,先富後教。《論語》裡孔子對這一點沒有進一步作具體的發揮。

    但是《論語》中有很多地方談到對民生問題的重視和關心。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魯國遇到災荒,國家的財政出現問題。哀公問有若怎麼辦?有若建議把田賦制度改一下,從徵收二分之一的賦稅改為收十分之一。哀公說,現在我都不夠用,怎麼你還要我減少到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如果老百姓富足了,你國君就不用發愁;如果百姓都不夠用,你從哪裡去徵收呢?有子是著眼於讓百姓能夠富裕。民富國強,民富是國強的基礎;只有百姓富足了,國家才能富強。

    四、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糧食很充足,或者經濟很發達;足兵,有充足的軍備;還有就是老百姓對國家或者對政府的信任。有這兩條,百姓就信任政府了。如果迫不得已,三者必須去掉其一,先去哪條呢?孔子說去兵。如果迫不得已在剩下的足食和民信這兩條中還要去一條,去哪個呢?孔子說“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去掉糧食。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但是一定要保持民信;如果人民對國家沒有信任,國家是不能立足的。

    “民無信不立”,“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政權的鞏固,最重要的不是靠足兵,國防和軍事;也不是靠足食,經濟的發展;而是靠民心,得到百姓的擁護和信任。這個道理,已經為古今中外全部歷史所證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一切當權者必須時刻牢記在心,不可須臾忽視和忘卻的。

    孔子“政者正也”,“為政以德”,“”庶、富、教“,”民無信不立“的思想,反映出一種重要的治國理念:為政的目標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穩定,百姓的安定富足;治國的實質不是管制,更不是鎮壓,而是”正“;治國的手段主要不是強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社會的安定、國家的穩固,基礎在人,在民心,不在物。這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立足於人的完善的思想。它從人出發,為了人的完善;又依靠人的完善,把治國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們”有恥且格“的基礎之上。這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思想。

    同時,這也是整個儒學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學,它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都在於人的提高和完善。(參考錢遜: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刺主場迎戰湖人的比賽關鍵時刻,球迷紛紛起立鼓勵德羅贊單挑湖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