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咯咯愛電影

    理解當年有仇恨的人,久而久之,仇恨變少了。指的是人應該互相理解彼此,不要把怨恨放大,而是適當的縮小,那樣會好點。。。

  • 2 # 新青年說球

    這個詞其實出自《論語.公冶長篇》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直接翻譯過來的譯文是:孔子說:“伯夷叔齊不抓著別人的過錯不放,怨恨他們的人也少。”

    故事背景:“伯夷、叔齊”,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三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長子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繼位,二人相繼出逃。武王伐紂時,二人認為是“以暴易暴”,曾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後餓死於首陽山。通常認為伯夷叔齊是孝悌而有氣節之人。

    “不念舊惡”,不記住或不計較跟別人的宿怨。 “怨是用希”,即“用是怨希”的倒裝。“用”,意為因為、由於。“希”,通“稀”,意為稀少、罕見。

    怎麼理解呢?其實需要整句連線起來理解:

    孔子所說的惡,在這裡不能解釋為惡行或者過錯,用怨氣、憤惱更為貼切,因為後面說到怨是用希。如果惡是惡行,那麼惡行是會變少的嗎?怨氣才會變少。這樣就好解釋了,惡體現在哪?在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在以暴制暴,以臣弒君,不知其非矣。 伯夷叔齊有怨很明顯,孔子沒說伯夷叔齊沒有怨氣,怨是用希是說怨氣稀少了,怨是有的。那麼孔子憑什麼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在《論語.述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在《論語.微子》子曰:“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可以看出伯夷叔齊是孔子的精神楷模,仁在伯夷叔齊這裡得到了完美體現。

    所謂殺身成仁,仁留千古。 餓死是種恐怖的死法,特別是兩個人一起餓死。試想把兩個人囚在山中,不給吃喝,會發生什麼事?輕則抓牆吃土,重則互食充飢。而伯夷叔齊餓死不同的地方在於是自願餓死的,伯夷叔齊把捱餓看成是種修行,是種對周王朝的不屈服,是對精神的進食,餓死便是涅槃。在無力改變時,死就是對世道最有力的抗爭。 孔子把仁看作一生的追求,透過伯夷叔齊的事蹟,他看到了仁。孔子瞭解追求仁的道路中需要經歷什麼,伯夷叔齊擁有了仁,那他倆身上會有什麼樣的品質,孔子根據自己的思想進行推斷,說怨是用希。通俗的講就是,我跑完馬拉松,看到旁邊的馬拉松選手,就可以推斷他們平時的千辛萬苦。

  • 3 # 舌華小調

    “怨是用希”這句詞,來自於《論語·公冶長》,原文是:“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不念舊惡:不記恨往日仇怨;是用:因此;希:稀少。整句翻譯成白話文是,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念過去的仇恨,怨恨也就很少了。”

    【背景】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大兒子和三兒子。叔齊很有才華,孤竹國君就想把王位傳給叔齊。父親死後,叔齊認為廢長立幼不合禮法,不肯接受王位;而伯夷認為自己若繼承王位就是違背父親的遺願,也不肯接受王位。於是兄弟二人一同離開了孤竹國。他們聽說周文王是個賢能的人,便商量去投奔他。但是中途,他們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所望,跪在地上請求武王不要去攻打商朝,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你是商紂王的臣子,以臣弒君,能稱得上是仁嗎?”後來幸得姜子牙的庇護,他們才免去被殺。

    周朝建立以後,伯夷、叔齊認為自己是商朝的臣子,恥於周武王的做法,發誓不食周粟。他們來到了首陽山,以採摘山上的薇菜為食後來遇到了一位隱者,隱者嘲笑他們說:“你們不吃周朝的糧食,現在天下已是周朝的天下了,難道薇菜不是周朝的薇菜?”兩人聽後自此絕食,在臨死前,他們還作了一首歌:“登上首陽山,采薇來就餐,殘暴代殘暴,不知錯無邊?神農虞夏死,我欲歸附難!可嘆死期近,生命已衰殘!”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對伯夷、叔齊的行為大為讚賞,但說他們“不念舊惡”似乎與“不食周粟”相互矛盾。

    其實他們並沒有重責周武王,只說武王以暴易暴,以臣伐君,不知道自己錯了。怨是有一點,但沒有怨任何人,只怨世風不對,生不逢時。而最終餓死在首陽山,則是他們求仁得仁的選擇,所以孔子才會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因為他們不記念別人的仇恨,心中對他人的怨恨也就少了,少了羈絆,也就能達到“仁”的境界了。

    【啟示】不念舊惡化積怨

    這一章裡,孔子主要稱讚的是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既反對周武王,又反對殷紂王,但為了維護君臣之禮,他們還是阻攔武王伐紂,最後因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則從伯夷、叔齊不記別人舊怨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稱讚,因此別人也就不記他們的舊怨了。孔子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人際互動,應著眼於未來,不念舊惡。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的最好方式—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自己。

    要做到不計前嫌、不念舊惡,需要向前看。生活告訴我們,在日常的磕磕碰碰中,惡意傷人的總是極少數。別人一時觸犯了你往往是由於誤解或認識上的偏差。如果你能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就會在心中濾去憤怒,蕩起豁達,從而不計前嫌,落落大方地原諒對方。這樣,對方就會佩服你、敬重你,相互關係就會向好的方面轉化。反之,對別人的過失老是耿耿於懷,糾結不放,結果只能使自己的心靈時時陣痛,而且與人結緣日深,結怨日多。

    【案例】唐太宗不念舊惡

    唐朝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唐太宗李世民告發,說東宮有個魏徵的,過去任太子洗馬時,曾多次勸太子建成除掉你。魏徵坦然回答:“先太子如果聽我的話,何至於受誅……人各為其主,何必諱言?”

    李世民聽了,認為魏徵說的話很有道理。同時他認為魏徵這個人膽識過人,忠直不阿,便命他為詹事主簿,後又提拔為諫議大夫、尚書右丞。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唐太宗很傷心,流著淚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魏徵逝世,朕亡一鏡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大選後,俄烏衝突會和平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