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shén
1. 神靈;神仙。宗教及神話中所指的超自然體。
例:《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2. 指人死後的魂靈。
例:《禮記•樂記》:「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3. 神奇;神異。
例:《呂氏春秋•博志》:「荊廷嘗有神白猿,荊之善射者,莫之能中。」
4. 靈驗。
例:唐汪遵《西河》詩:「自從明宰投巫後,直至如今鬼不神。」
5. 精神;心神。
例:《墨子•所染》:「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
6. 指魂魄。
例:《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
7. 指知識淵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例:晉王嘉《拾遺記•後漢》:「京師謂康成為‘經神’。」
8. 神韻;韻味。
例:金王若虛《自笑》詩:「酒得數杯還已足,詩過兩韻不能神。」
9. 指神品。
例:唐韋續《書訣墨藪》:「張旭草入神,八分入妙,隸入能。」
10. 相當於治。
例:《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夫是之謂大神。」
11. 相當於化。
例:《呂氏春秋•具備》:「說與治不誠,其動人心不神。」
12. 表情;神色。
例:唐竇臮《述書賦》上:「長玉靡慢,神閒態穠。」
13. 肖像。
例:清黃宗羲《贈黃子期序》:「有慈溪魏霞生者,無所傳授,多為村落傳神,無有不肖。」
14. 方言。聰明。如:他真神,一看就會了。
15. 中醫指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和精神狀態。
例:《素問•湯液醪醴論》:「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
16. 通「慎」。
例:《逸周書•寶典》:「行之以神,振之以寶,順之以事,明眾以備。」
17. 通「升」。
例:《八瓊室金石補正·僧肅然造像記》:「過往先亡,願神淨土。」
18. 姓。
佛 在文言文中有四種讀音:
fó
1. 佛陀的簡稱。本義為「覺」。佛教徒用為對其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尊稱。
例:《魏書•釋老志》:「所謂佛者,本號釋迦文者,譯言能仁。」
2. 泛指佛經中所說的一切佛陀。
例:《魏書•釋老志》:「釋迦前有六佛,釋迦繼六佛而成道,處今賢劫。」
3. 佛教徒稱修行圓滿而成道者。
例:宋樓鑰《姜子謙以試邑鍾離請益》:「叔笑曰:‘汝既做了知縣,更望做佛耶?’」
4. 比喻慈悲的人。
例: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記》:「宋餘崇守九江,秋不雨,舉家蔬食,為民禱祈而雨,遂有秋。民舉手加額,呼餘為佛。」
5. 佛像。
例:《南史•張暢傳》:「﹝張淹﹞逼郡吏燒臂照佛。」
6. 佛教;佛學。
例:唐韓愈《論佛骨表》:「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7. 佛經。
例:宋樓鑰《姜子謙以試邑鍾離請益》:「前輩有為縣公,退以貫珠誦佛。」
神 shén
1. 神靈;神仙。宗教及神話中所指的超自然體。
例:《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2. 指人死後的魂靈。
例:《禮記•樂記》:「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3. 神奇;神異。
例:《呂氏春秋•博志》:「荊廷嘗有神白猿,荊之善射者,莫之能中。」
4. 靈驗。
例:唐汪遵《西河》詩:「自從明宰投巫後,直至如今鬼不神。」
5. 精神;心神。
例:《墨子•所染》:「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
6. 指魂魄。
例:《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
7. 指知識淵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例:晉王嘉《拾遺記•後漢》:「京師謂康成為‘經神’。」
8. 神韻;韻味。
例:金王若虛《自笑》詩:「酒得數杯還已足,詩過兩韻不能神。」
9. 指神品。
例:唐韋續《書訣墨藪》:「張旭草入神,八分入妙,隸入能。」
10. 相當於治。
例:《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夫是之謂大神。」
11. 相當於化。
例:《呂氏春秋•具備》:「說與治不誠,其動人心不神。」
12. 表情;神色。
例:唐竇臮《述書賦》上:「長玉靡慢,神閒態穠。」
13. 肖像。
例:清黃宗羲《贈黃子期序》:「有慈溪魏霞生者,無所傳授,多為村落傳神,無有不肖。」
14. 方言。聰明。如:他真神,一看就會了。
15. 中醫指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和精神狀態。
例:《素問•湯液醪醴論》:「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
16. 通「慎」。
例:《逸周書•寶典》:「行之以神,振之以寶,順之以事,明眾以備。」
17. 通「升」。
例:《八瓊室金石補正·僧肅然造像記》:「過往先亡,願神淨土。」
18. 姓。
佛 在文言文中有四種讀音:
fó
1. 佛陀的簡稱。本義為「覺」。佛教徒用為對其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尊稱。
例:《魏書•釋老志》:「所謂佛者,本號釋迦文者,譯言能仁。」
2. 泛指佛經中所說的一切佛陀。
例:《魏書•釋老志》:「釋迦前有六佛,釋迦繼六佛而成道,處今賢劫。」
3. 佛教徒稱修行圓滿而成道者。
例:宋樓鑰《姜子謙以試邑鍾離請益》:「叔笑曰:‘汝既做了知縣,更望做佛耶?’」
4. 比喻慈悲的人。
例: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記》:「宋餘崇守九江,秋不雨,舉家蔬食,為民禱祈而雨,遂有秋。民舉手加額,呼餘為佛。」
5. 佛像。
例:《南史•張暢傳》:「﹝張淹﹞逼郡吏燒臂照佛。」
6. 佛教;佛學。
例:唐韓愈《論佛骨表》:「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7. 佛經。
例:宋樓鑰《姜子謙以試邑鍾離請益》:「前輩有為縣公,退以貫珠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