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虹虹

    哈哈哈哈哈,我覺得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上學的時候特別怵跑步,800米從來都跑不下來,就連高考也是走下來的,就得了個及格分數。後來生完一胎減肥的過程中慢慢嘗試跑步,一開始也是幾百米就累了,後來堅持,每天都比第一天多跑一點,不知不覺的,兩公里,三公里,五公里都跑下來了,還去奧森跑了好幾次10公里。現在基本上只要跑步就是5公里起了,跑不到5公里自己都覺得不爽,意猶未盡的感覺。你既然能跑下來5公里,說明對跑步也不是毫無基礎,已經比當初的我強多啦……如果你是偶爾跑一次實在很累可以考慮先減一點,比如跑3公里,堅持每天跑,這樣很快你就會覺得3公里不夠了還會繼續加,再加到5公里就會更容易堅持了。跑步這個事情真的是會上癮的,形成習慣以後不去跑全身都不舒服……

  • 2 # 田間地頭網路科技

    跑步是一種讓你上癮的運動,就和看玄幻小說一樣,初識不知意,有一種厭煩,若你稍稍堅持一下,便會發現自己已深深沉陷。

    跑步的好處很多,我不便一一陳述,說幾點注意事項和益處吧。

    1、跑步可以磨鍊心性。可能你平常跑三公里、五公里。那你有試過跑10公里麼。我很敬畏跑馬拉松的大神,不僅僅是他那個強健的體魄,更是佩服那種忍耐42.195Km長距離的心性。我第一跑十公里,說實話,從生理上來說,是真的不怎麼累,因為我用了較慢的配速,可以跑到七公里左右,會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反正就是不想跑,我相信開始拉長距離的小夥伴會有這種感悟。

    2、增強信心。當你可以完成10km,完成半馬21.0195,全馬42.195,我相信你會變得很自信。

    3、各種生理上的好處,肺活量呀,心肺能力等等,好處多多。另外跑步出出汗,對面板好哦,特別是有痘痘or痘印的小夥伴,要注意的是根據自己的身體體驗選擇晨跑或者夜跑(夜跑要注意安全哦,不要帶耳機),另外跑完後可以先用溫水清潔一下臉部,再進行拉伸。

    4、加入跑群跑團。一般來說每個城市都有跑團,你可以在qq群哪裡搜一下“跑群”,我當時就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真的有,當時猛一激動。每天群裡打卡相互激勵,真的真的很有用,當時我一般都是每次三五公里,群裡大神都是十幾公里,當時給我整得。鬥志昂揚。

    5、增加跑步理論知識。多多看點跑步理論知識真的可以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比如跑量要遞增,跑姿問題呀,跑者核心訓練等等。切記,跑步不只是跑步,裡面的學問很深。另外,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跑姿,你沒有他那個身體素質,跑姿只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就好了,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啊。

    6、希望,跑步的小夥伴能堅持下去,無傷跑步,跑到老,希望將來可以在馬拉松的賽道上遇到大家

    跑步的人最美~~~

  • 3 # 悠然閒語

    剛剛開始跑五公里肯定會疼痛,因肌纖維需要適應,逐步加強,堅持下去。最多一星期就沒事了,建議你跑步前做好熱身運動,簡單的拉伸即可,這樣可以緩解腿部肌肉疼痛。

    另外,進行一些簡單的心肺功能方面的訓練,增強體力和耐力。跑步需要循序漸進,從快走到慢跑,從慢跑到快跑逐漸適應。跑步時動作一定要標準,正確的動作才能更加省力。

  • 4 # 非兔

    具備連續跑5公里能力的人,在普通人中已經算是有氧耐力不錯的人了。通常,健康的年輕人以及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透過三至半年的跑步鍛鍊,都可以達到順利完成5公里跑的水平。不過,跑完一次5公里後感覺比較累,第二天還應該繼續跑嗎?

    怎麼才算“累”?

    累,是非常個人的體驗,一個剛開始跑步鍛鍊的人和一個已經有了幾年跑步經驗的人,兩者對於“累”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運動之後感覺累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跑者應學會區分“可接受的、正常的運動疲勞”和“運動過度的勞累”。

    一個比較實際的判斷方法是,在下一次鍛鍊時,能否達到平時正常的運動水平,或者有所提高。如果疲勞感較強,無法達到,說明運動過度,應降低運動強度、減小運動量。

    御行君曾經接觸過的一位資深健身教練說,對於平時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剛開始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剛好能夠保證運動後感到有一點點累就行了,以後慢慢提高。這位教練的經驗,同樣可以給眾多跑者作為參考。

    累了怎麼辦?很簡單,休息。不過,休息並不一定是睡覺。從跑步中已經獲益良多的人,難點並不在於“累”,而是明知累卻還要“堅持跑”。殊不知,充分的休息也是運動健身的組成部分,和運動本身一樣重要。具體又該如何操作呢?御行君給諸位看官支三招:

    方法1:掌握最重要的原則“循序漸進”,沒有之一。

    事實上,不僅僅是跑步,其他體育運動也都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關於跑步距離的建議中,還有一條著名的“10%原則”,即每週跑量的增加量以及長距離跑長度的增加量,不應超過上週的10%。這個辦法可以讓跑者們有效避免執行冒進的跑步計劃,從而讓跑者遠離傷痛。另外,不少面向大眾的專業馬拉松訓練著作中所提供的備賽參考計劃,除了採用漸進式的跑量遞增方案,還會安排每週2至3天的“跑休日”。目的同樣是充分休息、循序漸進。

    方法2:安排低強度的交叉訓練。

    現實生活中,許多健身者可能只參加跑步一項運動,在戶外跑,或者去了健身房還是在跑步機上跑步。如果高頻率地跑步,每週高達5至7次,這對於肌肉、關節、骨骼等都會形成累積的壓力。將跑步日分開,中間插入幾次低強度的其他運動,比如瑜伽、游泳、力量訓練等,可以讓身體換一種方式休息,同時提升上半身在力量、柔韌方面與下半身的差距,最終將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跑步能力的提高。

    方法3:跑步後及時補充營養。

    如果跑步強度較高,時間和距離都較長(比如長達10至20公里,甚至更長的距離),則有必要在完成跑步後30至60分鐘內,就及時吃一些東西,最好是富含碳水和蛋白質的食物。同時,及時補水。這樣做有利於身體在跑步之後的身體恢復。經常跑步,卻不注意跑後營養補充的小夥伴,往往更容易感到疲勞。

    資料:別忽視脂肪的攝入。2008年的一項研究說,脂肪攝入量過低的跑者,跑步受傷的風險更高。

    理解了上面這些方法,5公里跑後感覺累,明天是不是還要跑呢?你一定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神擴散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