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ET周平醫生

    一般在寶寶三歲之後,抵抗力也是會逐漸的增強,想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那麼也是可以在飲食當中進行改善的,適當的讓寶寶吃一些營養的物質也是可以起到很不錯的改善方法,另外在平時的話也可以讓寶寶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也是可以起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能力的作用。

  • 2 # 兩只老琥

    一、疾病多發階段提高警惕

    寶寶一旦過了六個月,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所以,六個月之後的寶寶,要比以往的日常護理提高警惕。

    二、少穿衣、少蓋被

    寶寶八個月之後調整的護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減少他的穿衣、蓋被,讓他不再始終處於溫暖出汗的環境包圍中。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也需要勇氣和正確的判斷。標準就是,減衣減被後,摸摸寶寶的小手,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適的溫度。

    三、寧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媽媽的,都是無比疼愛寶寶的,喜歡看寶寶多吃飯,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讓寶寶都吃盡。隨著寶寶的長大,輔食吃得漸漸多起來。生怕寶寶少吃到哪樣美食,擔心缺乏哪種營養。

    其實寶寶的消化系統與他的免疫系統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攝入食物過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統、代謝系統的超負荷運轉,腎臟、肝臟負擔過重。不久就會食積成滯熱,留阻體內,防礙正常迴圈,降低抵抗力,引發疾病。

    四、水是健康之源

    眾所周知,水是個好東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寶寶身上,有時喝水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任務。許多媽媽會想,喝水太費勁了,不愛喝就算了,反正喝那麼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增輔食後的寶寶,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點的嬰兒,由於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漸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嬰兒的一天需水量。

    五、增加寶寶的戶外戶內活動

    多讓寶寶接觸新鮮空氣和Sunny、加強戶外活動的好處是媽媽們都知道的。戶外活動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惡劣的天氣裡,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適當地讓寶寶接觸室外冷空氣,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醫裡有兩句經典的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意思是說,正氣(抵抗力)虛弱,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外邪(致病因素,即病原體)的入侵,導致各種疾病。若免疫力調節得當,則外邪不易入侵。

    六、合適的食物

    1.酸奶:1歲以內喝,損害腸胃

    1歲內的寶寶不宜喝酸奶。首先酸奶含鈣量不高;其次,酸奶的酸度可能會對嬰兒腸胃造成損害;再次,酸奶會破壞寶寶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環境,影響正常消化功能。

    早給寶寶喝酸奶也會養成他們對甜食的偏好。寶寶1歲以後可少量喝酸奶,但要注意3歲前寶寶攝入奶製品應以配方奶粉或鮮牛奶為主。

    2.豆漿:1歲以內喝易過敏

    豆漿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寡糖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可增強抵抗力。

    但是嬰兒的胃腸不易消化豆漿,其糖類及脂肪含量低,也不適合處於生長快速期的嬰兒。所以未滿1週歲的寶寶不宜喝豆漿。

    1歲以後也要防止一次喝多。因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負擔且引起過敏!

    3.堅果:3歲以內吃法不對易腹瀉、嗆咳、過敏……

    堅果類食物營養豐富,可以促進寶寶大腦、視覺發育。寶寶的飲食中可以適當加一些堅果。但注意要掌握科學方法。首先,堅果能量較高,不易消化,易引起脂肪瀉。

    1歲以上的寶寶胃腸功能日趨成熟,每天吃20g左右的堅果即可。其次,堅果質硬,為避免發生嗆咳,3歲前可將堅果磨成粉撒在飯中食用。一般有堅果過敏的家族史,那麼至少在寶寶3歲之前不要新增堅果。

    4.調味品:早吃易形成重口味,嚴重影響健康!

    原則上嬰兒期食品不要新增香辛料及味精等調味品。從小培養寶寶清淡的口味,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1歲後,食鹽、醬油、醋等,寶寶可以逐漸少量地吃了,1~3歲的寶寶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3歲內不用加太多的調料,食物都要清淡,因蔬菜、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氯化鈉,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的湖人若晉級西區總決賽,是不是詹姆斯的帶隊能力可以更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