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s小灰
-
2 # Hi丶無妨
這件事前幾年網上那是吵的熱火朝天,各大網友專家眾說紛紜。
2009年3月30日,“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河南魯山縣辛集鄉舉行,這標誌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正式落戶魯山,魯山縣成為名副其實的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
同樣被授予“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還有山西和順縣,加上湖北鄖西縣,江蘇太倉,以及山東沂源,一共有5個地方共同爭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原地。
其實吧小編我覺得這個事情沒必要太過執著於發源地故鄉,畢竟這個傳說到現在已經流傳兩千多年了,又是帶有神話色彩的早就無從考證了。再說了七夕現在是咋們大中國的情人節,大家結了婚的,有女朋友的,準備表白的愉愉快快的過節就好啦。咋們廣大的單身狗同志們也不用傷心,畢竟這個暑假哪吒還是蠻火的大家闊以去看看呀,俗話說的好“我單身我驕傲我為國家計劃生育做貢獻”
最後祝天下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所有單身的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然後就是早生貴子
-
3 # 半個南山人
牛郎本名叫董永,其故鄉是今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董山裡村。
依據是,現在董山裡村的村民大都姓董,不僅有董永的墳,還儲存有完好的《董氏宗譜》。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董氏族人"吃宗酒"時所掛出的《董氏宗圖》上還清楚地描繪著七仙女和董永"路遇"的情景。除此之外,這一帶還留有眾多跟"七仙女和董永"故事有關的遺存。同時,山東省《濱州縣誌》中也有記載。
明天就是七夕節,祝大家七夕快樂。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讓人們嚮往,人們也都在好奇牛郎織女的故鄉在哪,隨著各地大力發展旅遊業,各地對牛郎織女的故鄉爭執不休。
考究一
——西安軼事 牛郎織女及“七夕”傳說源於天象星宿之說。早在西周,《詩經·小雅·大東》中,就有對“牛郎”、“織女”的記載。這裡,對織女、牽牛二星僅是作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種隱喻式的聯想,並無任何故事情節。此時,它們只作為一種文化因子,開始進入文學這個大系統之中。正是這種“因子”,為這個傳說的生成準備了潛在的文化條件。王逸《楚辭章句》卷十七《守志》:“舉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表述了牛郎織女合婚之說。[14] 西漢牛郎、織女星象演變為動人的神話傳說。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征討西南諸國,訓練水軍,開鑿昆明池。在池畔東西兩側分別立牛郎、織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賦》有句:“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李善注引《漢宮闕疏》雲:“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牛郎織女神話美妙傳說從此由天上來到人間,也從此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西安織女廟 隨著時間推移,織女、牽牛已被傳為兩位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石刻像也被當地群眾尊稱為“石爺神”、“石婆神”。久而久之,人們對石像崇敬而迷信,開始頂禮膜拜起來,唐德宗貞元14年(公元798年),修織女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一直很盛。[14]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牛郎織女傳說”,2010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考究二——魯山軼事
眾所周知,中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牛郎織女的民俗文化起源於中華大地上農耕文明最早發達起來的區域。而農耕文明最早形成於氣候、地理條件十分優越的中原嵩山周圍地區。嵩山南面的汝水、滍水平原,都是先民最早開展農耕生產的區域,也是春秋戰國及秦、漢、晉等朝代農業文明最發達之地。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中原名鎮,夏商建制,歷史悠久,魯山縣幾部志書,包括最早的明嘉靖《魯山縣誌》及市、縣、鄉的地名志,對於牛郎織女的地名傳說故事均有記載。《平頂山市地名志》、《魯山縣地名志》、《魯山縣辛集鄉(轄魯峰山)地名志》等書中載:“古時,該村有一姓孫名守義的小夥子,忠厚朴實,常在魯山坡上放牛,俗名牛郎。一天,玉皇的九個女兒在魯山坡根潭裡洗澡,九妹(即織女)的衣裳被孫守義拿走,遂與牛郎成親。”牛郎後裔就是魯峰山西南腳下孫義村孫氏村民,該村80%村民姓孫,都尊牛郎為祖先,尊織女為九老姑或九姑奶、老祖奶,尊“老天爺”為“老天外爺”。
魯峰山(又名魯山、魯山坡)周邊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遺蹟有十多處。明嘉靖《魯山縣誌》為魯山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志載:“牛郎洞,在瑞雲觀下半山,面南,內立牛郎神……九女(傳織女為玉帝之九女)潭,在縣東北十八里魯山之下,潭上有九女、龍王廟。”魯峰山山頂的瑞雲觀中有牛郎織女殿,內塑牛郎織女全家福彩塑及壁畫;瑞雲觀前為南天門,傳為牛郎和織女上天處;山南半腰牛郎洞傳為牛郎棲身並與織女成親的地方;洞前方7米處有一石壁掛牆,傳為織女的梳妝檯。2008年3月,魯山縣文物所對牛郎洞進行發掘,發現洞口為漢磚壘砌,還出土了唐宋時期的黑瓷碗、罐片和元明清時期的瓷盞片、銅箱飾件、銅錢等,可見魯山民眾在此對牛郎的祭祀由來已久。
在牛郎洞下西南800米處有一牛郎墳,其後裔常到此祭祖;西坡山樑處有高、寬各5米的白色巨型石臺,人稱亮石臺或亮聲臺,傳為牛郎織女對歌跳舞處;距亮石臺不遠處有面積約40平方米的九女潭,潭水清澈,四季不枯,傳為織女與眾姐妹沐浴處,也是當地民眾祈雨求子的地方。潭側有三座大殿,一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祀玉皇大帝九位女兒,另一殿為九女靈霄殿,所祀九女即織女。孫氏祠堂祭祖主要在每年農曆臘八、春節、二月初二、七月初七等日子,祭祖時要從牛郎洞、九女靈霄殿請祖,然後再送祖,祭祖時唱祭祖歌、灑酒、上五穀等,這些民風民俗也是和牛郎織女傳說的民俗文化遺風相吻合的。
魯山至今保留著牛崇拜的習俗,把牛看做家庭一員。魯山有40餘處帶“牛”字的地名。魯山的牛市也十分有名。一年一度的七夕廟會,會址原就在牛郎故里孫義村(現移至鄉政府所在地辛集街),這既是魯山夏季最熱鬧的一次大會,也是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魯山的最好佐證。魯山有植柞養蠶的歷史,傳魯山的織綢技術就是織女下凡後傳授的,魯山絲綢被譽為“織女織”、“仙女織”,魯山人還喜種“九姑娘花”。九姑娘花即油菜花,傳為織女從天上帶下來讓人間度春荒的。魯山民眾還多在院落裡種植葡萄,相傳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時,人們躲在葡萄架下可以偷聽到他們的喁喁私語。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牛郎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