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八七兔

    (1)做好雛鴨的飼養管理工作

    番鴨細小病毒病僅發生於雛番鴨,因此要加強早期育雛的飼養管理,如育雛溫度適宜,注意通風換氣,防止密度過大,剛出殼的雛番鴨必須避免與新進的種蛋接觸,防止被感染。接雛後及時飲水。雛番鴨出炕後4周內必須隔離飼養,嚴禁與非免疫種鴨、青年鴨接觸以及到其他鴨群放牧過的場地放牧。

    (2)做好炕孵的衛生管理工作

    番鴨細小病毒病主要是透過孵坊和飼養場地汙染傳播,因此,孵坊的清潔衛生工作是防制雛番鴨細小病毒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孵坊及用具、裝置,在每次炕孵使用後必須清洗消毒,可以消滅或減少外界環境中病毒及其病原微生物。種蛋先清除蛋殼表面汙物,再用0.1%新潔爾滅液或用50%百毒殺作3000倍稀釋液洗滌、消毒、晾乾,入孵當天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

    (3)疫苗接種

    疫苗的免疫接種分為種番鴨主動免疫和雛番鴨主動免疫。

    種番鴨主動免疫

    在有番鴨細小病毒病流行的地區,用疫苗免疫種番鴨是預防本病有效而又經濟的方法。種番鴨在產蛋前15天左右用1∶100稀釋的鵝胚化或番鴨胚化種鴨弱毒苗1毫升進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天后至4個月內,番鴨群所產種蛋孵化的雛番鴨能抵抗人工自然病毒的感染。種番鴨免疫4個月以後,雛番鴨的保護率下降,種番鴨必須再次進行免疫,或雛番鴨出炕後用雛番鴨弱毒苗進行免疫,以達到高度的保護率。

    雛番鴨主動免疫

    未經免疫的種番鴨群,或種番鴨群免疫4個月以上的所產蛋孵化的雛番鴨群,雛鴨出殼後48小時內應用1∶50~100稀釋的鵝胚化或番鴨胚化弱毒疫苗,皮下接種雛番鴨細小病毒弱毒疫苗(稀釋苗)0.2毫升,免疫後7天內嚴格隔離飼養,防止強毒感染,保護率達95%左右。

  • 2 # 捌零後無奈

    番鴨細小病毒病是由細小病毒引起的,以喘氣和腹瀉為主要症狀,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專一侵害雛番鴨的疾病,對0~3周齡的雛番鴨危害最大,所以又被稱為雛番鴨“三週病”。 (1)病原 該病病原為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成員,病毒粒子呈球形,無囊膜,直徑為20~24奈米,無血凝活性。 (2)流行病學 只有雛番鴨對該病毒敏感,易感染,其他禽類均不感染髮病。以0~3周齡以內的雛番鴨易感染髮病,而最常見7~18日齡的雛番鴨感染髮病。雛番鴨在3周齡以內的發病率為25%~65%,死亡率在20%~50%之間。隨番鴨日齡的增長,發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病癒鴨大多數成為僵鴨。該病的發生無明顯季節性,但以冬、春季節發病較多。 (3)臨床症狀 病雛番鴨主要表現為張口呼吸或喘氣和腹瀉,排綠色或白色稀糞,並與肛門周圍的羽毛粘連。病鴨腿發軟,多蹲伏,不願活動。 (4)剖檢病變 解剖病鴨容易發現胰臟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壞死點或出血,腸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十二指腸和直腸的出血最嚴重。膽囊膨脹,充滿膽汁(圖28)。 圖28 胰臟表面有大量針尖大小的白色壞死點(5)診斷 根據該病的流行病學特點、病鴨表現出的臨床症狀及病死鴨的剖檢病變特點,比較容易做出診斷。目前在實驗室已經建立了瓊脂擴散試驗、血清中和試驗、熒光抗體技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以及乳膠凝集試驗等實驗室檢測方法。其中,以乳膠凝集最為實用,操作簡便,特異性強,檢測速度快。 本病與雛番鴨的小鵝瘟病有明顯區別。雛番鴨小鵝瘟是由鵝細小病毒引起的,對3~25日齡雛番鴨和雛鵝具有高度接觸性傳染的、高致死率的急性傳染病。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比雛番鴨細小病毒病更高,病死率可高達95%以上。雛番鴨小鵝瘟病的臨床症狀以扭頸、抽搐和水樣腹瀉為主要特徵,一般不表現呼吸困難,特徵性的病變為腸黏膜出血、壞死、脫落,並在腸道內形成臘腸樣栓子,堵塞腸道,腸壁變薄等。 (6)防治方案 應用雛番鴨細小病毒疫苗對種番鴨在開產前進行2次免疫接種:第一次在開產前1個月左右皮下或肌肉注射雛番鴨細小病毒弱毒疫苗;第二次在開產前10~15天用油佐劑疫苗進行免疫。接種免疫種番鴨是預防本病發生的最有效方法。二免後15天至4個月以內,種番鴨所產種蛋具有較高的抗體水平,對雛番鴨具有很好的保護能力。 如果種番鴨在開產前未免疫雛番鴨細小病毒疫苗,應對剛出殼的雛番鴨在1日齡內以免疫接種雛番鴨細小病毒弱毒疫苗,每隻雛鴨皮下注射0.2毫升,可以預防本病的發生。 如果診斷確定雛番鴨患“三週病”,應儘快注射雛番鴨“細小病毒”高免蛋黃抗體或高免血清,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 3 # 林夏123

    雛番鴨細小病毒病又稱雛番鴨細小病毒感染、雛番鴨“三週病”是雛番鴨細小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雛番鴨發病主要特點都有很高的度傳染性和死亡率。主要是3周齡以內的雛番鴨容易發病,發病的主要症狀是腸道嚴重發炎,腸黏膜壞死,甚至發生脫落,腸管腫脹,並有出血症狀。本病可造成雛番鴨大批死亡,即使耐過很容易形成僵鴨。

    雛番鴨細小病毒病沒有無明顯的季節性,在溫度較高和溼度大的區域容易發病,例如中國南部地區,就容易發生本病。散養的雛番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育雛室密閉不通氣,或周圍環境較差,都能造成雛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夏季通風條件好的情況下,發病率一般下降到20%-30%。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飼養管理有很大的關係。定期消毒消毒,經常通風換氣,種鴨進行免疫接種,本病發生率和死亡率可控制在30%以下;而相反,雛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能達到80%以上。

    預防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病原對鴨群的汙染,改善飼料營養,增加鴨群的抗病能力;定期對孵化室的一切物件進行嚴格的消毒,並空置一段時間再使用,並且引進的種蛋也要進行甲醛燻蒸消毒,剛出殼的雛鴨應應與新購入的種蛋分開放置。如孵化室被病毒汙染,應立即停止孵化,待嚴格消毒後再使用。

    做好疫苗接種:對1月齡雛鴨進行番鴨細小病毒的弱毒疫苗,接種疫苗後3天部分鴨產生可產生免疫應答,7天后全部鴨群會產生免疫,21天抗體水平達到高峰。也可透過免疫種鴨,使出殼雛鴨得到一定的保護。

    治療方案

    爆發此病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給雛鴨注射高免血清,使用劑量每隻雛鴨用量控制在3毫升,選用皮下注射,治癒率能達到70%以上。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及時諮詢獸醫專家,進行指導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2月份還會有新能源汽車的爆款上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