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楂豐產的栽植技術
1.1 栽植
栽植,既是山楂種植的關鍵步驟,也是實現山楂豐產的重要舉措。要想更好地對山楂進行栽植,首先需要對地形進行平整處理。所謂平整土地,可以理解為將土地挖出1 m×1 m×1 m的坑,且在進行挖坑的過程中將土的表面與內部分開放置。填土時,還應該將表面的土填入到溝底部分,將心土填入到上層部分。當填好之後,則需要及時對坑內進行灌水處理。
1.2 選苗
還需要選擇品質量好、根部粗壯的苗。一般苗的地徑直徑為1.2~1.5 cm,且根系部分必須格外發達。側根的數量可以控制為5、6條,且不允許有病蟲害出現。只有健壯優質的樹苗,才能為山楂的後續種植與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1.3 定植
則需要對苗木進行定植處理。當坑中的土已經填實完畢,則需要將苗木的葉子去掉。將苗木的根部浸水處理,3~4 h之後進行定植。栽好之後的幼株需要封好,這樣才能避免風吹而任意擺動。一般來看,定植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10月中旬-11月中旬,這一階段對植株進行定植可以使幼株的傷口癒合速度加快,進而不影響第2年的發芽與生長。
2 山楂豐產的土壤管理技術
對於山楂種植而言,土壤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對土壤進行科學管理可以為山楂豐產提供基礎的物質條件,所以山楂豐產的土壤管理技術可以分為3種形式。
2.1 清耕法
清耕,就是每年多次進行耕作,使土壤始終保持一種鬆軟、通透且氣體流動性較強的狀態。且常年耕作還會使土壤當中的微生物繁殖與有機物氧化分解,從而提高了有機氮的含量,避免土壤當中過多的水分出現蒸發現象。這樣的方法有利於山楂種植過程中的水分儲存,從而起到除草、保水、保肥等重要功效。
2.2 生草法
生草,就是要求在果園內部長期種植草類,並且行間不進行耕作,這樣則可以有效改善果園內的水土流失現象。
2.3 覆蓋方法
這裡所說的覆蓋法分為2種。第一種為利用秸稈與雜草進行覆蓋,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果園當中出現嚴重的水分蒸發現象,從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劇。同時,還可以有效抑制草腐爛之後所出現的返鹼現象,確保了土壤的養分及有機質的含量,最終為山楂根系吸收養分提供條件。第二種,利用地膜進行覆蓋,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地表溫度,從而起到保水及防止乾旱的作用。
3 山楂豐產的施肥技術
施肥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當中的肥力,從而為山楂的生長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環境。對於山楂種植而言,其施肥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
3.1 基肥
也就是最為基礎的肥料施加。這一肥料的實施在秋季和春季比較常見,秋天效果最為顯著。一般而言,在秋季,施肥可以選擇果實採收前後直到完全落葉之前,且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選擇在春季施肥,則需要在早春時期,苗木開始萌芽階段就施行。基肥的選擇最好混合磷酸鈣以及骨粉等,其效果會更加明顯,且更加有利於山楂的生長。
3.2 追肥
追肥,是在每年施加基肥之後,所進行的再次肥料追加。一般還需要對根部再次追肥2~3次。在山楂的苗木開始萌芽之前需要追加速效性氮肥,這樣可以有效促進新梢的生長,且有利於之後的開花與結果。在山楂幼果逐步膨大的過程中進行追肥則可以有助於花芽實現分化,從而使果實逐步龐大。故而這一階段將磷肥、鉀肥作為主要選擇肥料。如果山楂在果實採收之後,生長狀態較差且結果相對較多,那麼就需要對其進行再次追加施肥,這樣可以提高山楂樹本身的樹體營養,進而提高其越冬能力。
3.3 噴肥
需要對山楂的葉面進行噴肥處理,一般在花開前後和新梢逐步生長以及幼果生長期間進行肥料噴灑。這一時期的肥料主要選用0.3%~0.5%濃度的尿素,這樣將有助於著果且促進幼果儘快生長。
3.4 埋壓綠肥
最後,還可以進行埋壓綠肥,其施肥時間則需要在綠肥成花之後的雨季進行。
4 山楂豐產的灌水技術
對山楂進行灌水,需要按照技術要求進行的。灌水的作用就在於當土壤處於乾旱狀態且水分嚴重不足時,新梢的生長將會受到嚴重阻礙。葉片本身會出現衰老現象,且果實體積相對較小,著果率相對下降。甚至缺水嚴重時,還會造成枝條抽乾現象。因此需要及時對山楂樹進行灌水處理。第1次灌水需要在萌芽階段,並且與第一次追肥相結合,這樣可以幫助樹木儘快萌芽開花與結果。第2次灌水需要在幼果逐步膨大的階段,這時候結合追肥,可以促進果實快速生長。第3次灌水則需要在土壤封凍之前,這樣可以確保山楂樹在冬季時期的抗寒能力有所提升。而最後一次補灌水則可以在果實逐步膨大的7、8月左右,且如果氣候條件較差且乾旱狀態加劇,則需要進行灌水處理。這時的灌水技術可以使果實不斷膨大且生長,增加果實體積的同時,也使山楂的產量不斷增加。
5 山楂豐產的修剪整型技術與病蟲害防治
5.1 修剪
修剪在山楂樹栽培過程當中至關重要,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修剪方式。冬季修剪需要防止內膛出現光禿現象;同時,也應該避免短截。注重這一時期果樹的復壯,可以使果樹本身的生長態勢增強,進而有效提高產量。而在夏季進行修剪則需要對其進行疏枝處理,因為山楂樹本身的抽新梢能力較強,所以許多時候會出現枝條過於豐富的現象。因此,對其進行修剪,可以將位置不當以及發育過旺的枝條及時清除,從而為樹木生長提供較好的透光條件。
5.2 整型
對山楂樹進行整型也是比較重要的。常見的整型結果主要有雙層五主枝分層形和開心型。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整型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在對樹木進行修剪整型之後,不可以忽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開展。病蟲害防治需要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儘可能將病蟲害消滅在發生之前。並且在實際種植過程當中儘可能選擇無機農藥,避免農藥對樹木產生嚴重影響。
1 山楂豐產的栽植技術
1.1 栽植
栽植,既是山楂種植的關鍵步驟,也是實現山楂豐產的重要舉措。要想更好地對山楂進行栽植,首先需要對地形進行平整處理。所謂平整土地,可以理解為將土地挖出1 m×1 m×1 m的坑,且在進行挖坑的過程中將土的表面與內部分開放置。填土時,還應該將表面的土填入到溝底部分,將心土填入到上層部分。當填好之後,則需要及時對坑內進行灌水處理。
1.2 選苗
還需要選擇品質量好、根部粗壯的苗。一般苗的地徑直徑為1.2~1.5 cm,且根系部分必須格外發達。側根的數量可以控制為5、6條,且不允許有病蟲害出現。只有健壯優質的樹苗,才能為山楂的後續種植與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1.3 定植
則需要對苗木進行定植處理。當坑中的土已經填實完畢,則需要將苗木的葉子去掉。將苗木的根部浸水處理,3~4 h之後進行定植。栽好之後的幼株需要封好,這樣才能避免風吹而任意擺動。一般來看,定植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10月中旬-11月中旬,這一階段對植株進行定植可以使幼株的傷口癒合速度加快,進而不影響第2年的發芽與生長。
2 山楂豐產的土壤管理技術
對於山楂種植而言,土壤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對土壤進行科學管理可以為山楂豐產提供基礎的物質條件,所以山楂豐產的土壤管理技術可以分為3種形式。
2.1 清耕法
清耕,就是每年多次進行耕作,使土壤始終保持一種鬆軟、通透且氣體流動性較強的狀態。且常年耕作還會使土壤當中的微生物繁殖與有機物氧化分解,從而提高了有機氮的含量,避免土壤當中過多的水分出現蒸發現象。這樣的方法有利於山楂種植過程中的水分儲存,從而起到除草、保水、保肥等重要功效。
2.2 生草法
生草,就是要求在果園內部長期種植草類,並且行間不進行耕作,這樣則可以有效改善果園內的水土流失現象。
2.3 覆蓋方法
這裡所說的覆蓋法分為2種。第一種為利用秸稈與雜草進行覆蓋,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果園當中出現嚴重的水分蒸發現象,從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劇。同時,還可以有效抑制草腐爛之後所出現的返鹼現象,確保了土壤的養分及有機質的含量,最終為山楂根系吸收養分提供條件。第二種,利用地膜進行覆蓋,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地表溫度,從而起到保水及防止乾旱的作用。
3 山楂豐產的施肥技術
施肥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當中的肥力,從而為山楂的生長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環境。對於山楂種植而言,其施肥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
3.1 基肥
也就是最為基礎的肥料施加。這一肥料的實施在秋季和春季比較常見,秋天效果最為顯著。一般而言,在秋季,施肥可以選擇果實採收前後直到完全落葉之前,且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選擇在春季施肥,則需要在早春時期,苗木開始萌芽階段就施行。基肥的選擇最好混合磷酸鈣以及骨粉等,其效果會更加明顯,且更加有利於山楂的生長。
3.2 追肥
追肥,是在每年施加基肥之後,所進行的再次肥料追加。一般還需要對根部再次追肥2~3次。在山楂的苗木開始萌芽之前需要追加速效性氮肥,這樣可以有效促進新梢的生長,且有利於之後的開花與結果。在山楂幼果逐步膨大的過程中進行追肥則可以有助於花芽實現分化,從而使果實逐步龐大。故而這一階段將磷肥、鉀肥作為主要選擇肥料。如果山楂在果實採收之後,生長狀態較差且結果相對較多,那麼就需要對其進行再次追加施肥,這樣可以提高山楂樹本身的樹體營養,進而提高其越冬能力。
3.3 噴肥
需要對山楂的葉面進行噴肥處理,一般在花開前後和新梢逐步生長以及幼果生長期間進行肥料噴灑。這一時期的肥料主要選用0.3%~0.5%濃度的尿素,這樣將有助於著果且促進幼果儘快生長。
3.4 埋壓綠肥
最後,還可以進行埋壓綠肥,其施肥時間則需要在綠肥成花之後的雨季進行。
4 山楂豐產的灌水技術
對山楂進行灌水,需要按照技術要求進行的。灌水的作用就在於當土壤處於乾旱狀態且水分嚴重不足時,新梢的生長將會受到嚴重阻礙。葉片本身會出現衰老現象,且果實體積相對較小,著果率相對下降。甚至缺水嚴重時,還會造成枝條抽乾現象。因此需要及時對山楂樹進行灌水處理。第1次灌水需要在萌芽階段,並且與第一次追肥相結合,這樣可以幫助樹木儘快萌芽開花與結果。第2次灌水需要在幼果逐步膨大的階段,這時候結合追肥,可以促進果實快速生長。第3次灌水則需要在土壤封凍之前,這樣可以確保山楂樹在冬季時期的抗寒能力有所提升。而最後一次補灌水則可以在果實逐步膨大的7、8月左右,且如果氣候條件較差且乾旱狀態加劇,則需要進行灌水處理。這時的灌水技術可以使果實不斷膨大且生長,增加果實體積的同時,也使山楂的產量不斷增加。
5 山楂豐產的修剪整型技術與病蟲害防治
5.1 修剪
修剪在山楂樹栽培過程當中至關重要,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修剪方式。冬季修剪需要防止內膛出現光禿現象;同時,也應該避免短截。注重這一時期果樹的復壯,可以使果樹本身的生長態勢增強,進而有效提高產量。而在夏季進行修剪則需要對其進行疏枝處理,因為山楂樹本身的抽新梢能力較強,所以許多時候會出現枝條過於豐富的現象。因此,對其進行修剪,可以將位置不當以及發育過旺的枝條及時清除,從而為樹木生長提供較好的透光條件。
5.2 整型
對山楂樹進行整型也是比較重要的。常見的整型結果主要有雙層五主枝分層形和開心型。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整型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在對樹木進行修剪整型之後,不可以忽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開展。病蟲害防治需要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儘可能將病蟲害消滅在發生之前。並且在實際種植過程當中儘可能選擇無機農藥,避免農藥對樹木產生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