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吳新建
-
2 # 妙爸超努力
我說是命運在逼著孩子補課,這話會不會聽著很荒謬?
是抗爭命運?還是向階級固化妥協?中國有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老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被口口相傳的,妙爸沒有去認真的研究,只是這句老話,放在階級固化越來越明顯的今天,聽著就是莫大的諷刺。。。
也許今天的中國階級固化還沒有那麼嚴重,但隨著經濟差異成為影響資源分配的首要指標,窮人和窮人的後代想要實現“階級”突破的希望,真的越來越渺茫了。。。
記得“錘子”羅永浩說過的那句話嗎?
高考在中國,幾乎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所以,誰在逼孩子補課?
我說是命運,這不誇張吧。。。
誰在替“命運抗爭”背鍋?背鍋最嚴重的群體恐怕是老師吧。
今年3月份,教育部在談到“怎樣才能真正為我們的孩子減負?”這個問題時提出“老師要按照大綱足額授課,覺不允許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後講,甚至鼓勵應答學生參加培訓”。
此話一出,一片譁然,很多不負責任的網路媒體開始跟風誇大事實,將輿論的矛頭刻意指向教師群體,“補課”是被老師逼的?
補課帶來優異成績的表象誰又看到了背後的真相?
什麼讓孩子成績提高了?
對於高考這座獨木橋,除了優異的成績,孩子能靠什麼脫穎而出?
如果靠逆天的顏值和純真的笑容能夠順利考上大學的話,還會有學生去補課嗎?
所以,逼孩子補課這個鍋,老師不能背!
看完妙爸說的這些,總該想明白了吧?誰在逼著孩子補課?
-
3 # 35880543
惡循競爭嘛,看日本,德國,美國都沒有補課,孩子就沒希望,國家就落後,補的越多國家才能強大,最好每個孩子考大學當領導。
-
4 # 語文老師李探花
想到補課,總能讓人想到孩子心不甘情不願被家長、老師逼著去補課,一副苦瓜皺臉的模樣,活像受苦受難的小奴隸。其實是我們成人想多了,很多學生都是被自己逼的。
1.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是人生態度逼他們補課的。這一類學生或一個巧合,或一個偶然,總之在他人生拐角處,突然有一件事觸發他思想觀念產生了改變,因而喜歡上了學習,並以此為樂,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於是他們自己逼自己四處為自己補課。
這樣的學生我接觸過很多,也交流過不少,他們聽說某位老師在某一方面有專長,於是自乘公交車登門拜訪,向老師請教。或者揹著各種樂器,長途跋涉,花錢求學。
這些孩子早慧,早早知道讀書學習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們不計較付出,只看重對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他們深知人生是一條漫長的馬拉松,人生最重要的行囊就是年輕時積聚的才華和一心向學的精神。他們願做一隻早起的鳥兒,所以才有資格品嚐到最豐盛的早餐。2.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是夢想逼他們補課的。談起補果,我接觸過許多學生,同他們談起是誰逼他們補課的話,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沒有人逼啊,都是我們自願的!”
他們說,如果假期沒有補課,我們會很痛苦的。首先家裡就不是學習的地方,電視響,大人吵,一點也沒有學習的氛圍;其次,沒有老師輔導,學習起來效率低還困難重重。有老師補課,教著學多好啊!您不要妄測這些孩子,也不要腹誹這些學生,別看他們年齡小,可是他們對人生的見解一點也不比我們淺,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有著正確的態度,他們有夢想,有追求,這些東西像鬧鐘一樣喚醒著他們的靈魂,讓他早起,讓他們加快前進的腳步!
那些經常說自己被家長、老師逼著去補課的學生,也許就是像孔子所說的那種“朽木不可雕,汙泥不上牆”的人吧!
真正優秀的學生都是自己逼自己去補課的。他們說,年青時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如何優秀呢!
回覆列表
放不開的家長在逼孩子補課。
補課怪老師,還真是怪錯了。
主要是一些腦子活絡的人摸準了家長的脾氣,在社會上辦起了補習班,該下手時就下手,收費沒商量,家長還樂此不疲,覺得值,應該補。
大體看了下這位科技新秀的成長之路,中學6年只用了2年,13歲就參加高考,錄取科大少年班。他的成長,得益於兩點,一是家庭給他最大學習自由,二是學校破常規老師嚴格要求。
這是正面的,家長和學校及時發現孩子好學天分,他的超常學習,除了做實驗,讀書這一塊都是不需要多花錢。
反過來,現在許多家長不是根據孩子的天資,而是根據自己的願望,這就催生了校外補習。
超常聰慧畢竟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智力都差不了多少。考試時導致分數差距的原因就兩:一個是認真細心不出錯,還有一個就是比別人多掌握了一點知識。
這多掌握的“一點”,就是補習班的辦班理論基礎。這“一點”,學生如果自己想,那就是主動,根本不需要上補習班,他可以找書、問老師就能解決,就像那位科技菁英,他整天就想著學新東西,看書,自己鑽研。
問題是,多學“一點”是家長們的普遍願望,許多學生正常的課程已是壓力山大。
好多家長走進了誤區,一個有出息的人,應該揚長避短,可絕大多數補習班成了“補短”,學生那一門差就補那一門。
導致這門功課差的原因,多數是不感興趣,讓一個學生補自己不感興趣的課,效果往往不會好。也就是,成績好的不用補,成績差的補來補去還那樣。
考試成績上不去就會在高考中敗北,一想到這,家長們便挖空心思幫孩子提高成績。高考追求總分,各科平衡很重要,有個水桶理論,最短的那塊板決定一切,這是迫使許多家長寄希望透過補短提高總成績的根本原因。
所有的家長,明面上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內心想的,都是希望自己家孩子超過別人家的孩子。有這個思想基礎,補習班還愁缺乏生源嗎?
想想上世紀5、60年代的父母親,他們真的放得開,基本不管子女上學讀書的成績。後來,特別是現在做父母的,對自己子女的學習成績關心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代做父母的。
這是正常,還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