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針滿地
-
2 # 豫州劉志遠
楚辭有兩個概念,①楚辭是一種文體。楚辭,亦作“楚詞”,本為楚地歌謠。有詩論者說:“楚辭者,楚人之辭也”。這裡的楚人具體是指:“屈原及其跟隨者”。
屈原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有主名的大詩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和屈原爭第一。大約生於公元前343年,初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後來,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屈原愁憤幽思而作《離騷》,《離騷》皆是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謂之楚辭。其後雖有許多非楚人作楚辭,雖未必皆紀楚地,名楚物,然其作楚聲則皆同。
《詩經》時代之後,繼之於《詩經》就是楚辭的時代。
②《楚辭》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詩歌總集。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剖析註釋章句。收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和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辭賦。全書以屈原的作品為主,其餘各篇均承襲了屈賦的形式。作品具有楚地文學特色,故名《楚辭》。
《楚辭》影響深遠,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古樸的《詩經》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比較活潑,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與《詩經》相對,分別是中國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鼻祖。
楚辭用辭跌宕神奇,其思繾綣惻隱,義兼《風》、《雅》,其它詞賦不可與之相比,於是楚辭代《詩》而興,蔚然成家。
《詩經》的影響,至秦漢已微。雖高居聖經之林,然而在文學上的影響卻已經不是很深廣了。而《楚辭》的影響至深且久、至巨且廣。因為漢代是“辭、賦”的時代,自漢、魏、晉、宋、齊、梁、陳,自隋唐以至明清,幾乎沒有哪一代的作家不模仿《楚辭》而作詩。闢如項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劉邦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劉徹的“草木黃兮雁南歸”,“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等等。
請欣賞漢高祖劉邦作的具有楚辭風韻的《大風歌》。有詩論者認為,劉邦的《大風歌》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楚辭,只是有楚辭之韻的楚風。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請欣賞漢武帝劉徹楚辭題材的《秋風辭》,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軍事才能和文學水平出眾,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楚辭》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極大,後世詩人變更了強勁而不易流轉的四言格式,變更了純樸短促的民間歌謠,變更了教訓式的格言詩,變更了拘謹素質的作風,詩人們大膽的訴說出自己抑鬱的情緒,開始婉曲入微,真摯美麗的傾訴。
-
3 # 待曉兒
楚辭地位的拔高是在漢代,有一群人為它的文體、流派、內容而爭吵,無形之中對它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覆水難收的故事,為楚辭的傳播增加了趣味性漢代曾經有一個叫做朱買臣的讀書人,天天讀書,不去謀生。他的老婆看不下去了,言語羞辱他一番,大概就是:“你天天就知道讀書讀書,也不去賺錢,讀這些東西能當飯吃嗎?”然後他的妻子就離開了他。
不料,朱買臣用實際行動告訴她,這東西還真能當飯吃。因為他會讀《楚辭》,而被漢武帝劉徹欣賞,入朝做官。這個時候他的前妻又來找他要求複合,朱買臣馬前潑水,意為覆水難收,拒絕了他的前妻。
可見《離騷》等楚辭在漢代是多麼風靡。但可惜的是,隨著楚語失傳,楚辭的讀法也失傳許久了。
漢代《楚辭》曾被當做儒家經典《離騷》在漢代被稱作《離騷經》,很多人把它當做儒家經典來看待,所以後面加了一個“經”字。也有人反對這一觀點,所以二者之間就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論戰。
淮南王劉安做了一篇《離騷傳》,認為《離騷》兼具了“國風”、“小雅”的長處,好色不淫,怨誹不亂,所以是一部具有儒家思想內涵的著作。
王逸認為,屈原就和古時的詩人一樣,他的作品是根據儒家經典來寫成的。並列舉了其內的一些語句,與《易經》等儒家著作聯絡起來。
漢宣帝說《離騷》的內涵完全符合儒家的思想。
文學家揚雄也也說,這部作品其實就是南方版的《詩經》。
然而,有一個人站出來表達了不同的意見,這個人就是《漢書》的作者班固。
班固給屈原楚辭的評價是,文辭雅麗,詞賦之宗。雖非明哲,可謂妙才。意思是屈原的作品雖然不是儒家經典,但也是很不錯的。
楚辭不是儒家經典,但其地位並不因此而衰減透過這些文人的口水仗,楚辭的熱度也就越吵越高到南北朝時期,劉勰在《文心雕龍》裡對其《楚辭》一一點評,並做了一個詳盡分析,認為楚辭不是儒家經典,但質量極高,並留下了八字評語:
取熔經意,自鑄偉辭。楚辭的地位還和屈原的文化內涵相關屈原在古時就是愛國的代表,所以歷代文人在表述愛國熱情的時候都難免聯想到屈原和其作品。因為屈原的象徵意義,所以楚辭的地位自然就被抬得極高。
當然,這也和楚辭自身的確精美異常有關,對後世漢賦、七言樂府詩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另一發源。
-
4 # 編劇白天
屈原是夏啟,是天帝,死於亞特蘭蒂斯沉沒。天國文治,夏啟才華橫溢,《楚辭》和《詩經》都屬於天書,都記載了全球文明,藝術造詣也與眾不同,故地位等同。
-
5 # 心向青山
《楚辭》和《詩經》一樣都是中國古代詩歌的源頭。
假如以史書對比,那麼《詩經》就像官修正史,而《楚辭》則個人風格更加明顯。
與《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不同,《楚辭》主要以屈原的作品為主,而屈原不畏逆境、特立獨行的節操,被歷代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廣泛認同。
1、《楚辭》的句式結構比《詩經》更自由而富於變化,並直接影響力漢賦。
2、與《詩經》的現實主義相比,《楚辭》更偏重浪漫主義,富於想象和瑰奇,李白、李賀、李商隱多受其影響。
3、《楚辭》強烈的象徵手法影響巨大
比如以“香草美人”象徵忠君愛國的思想和忠貞賢良之士,並被後世所繼承。
比如東漢的張衡《四愁詩》便以美人比喻君子: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或者我們可以說,《詩經》猶如儒家,《楚辭》類似道家,均是中國文學領域的兩大源頭。
回覆列表
《楚辭》是《詩經》之後我中華民族第二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它的主要作品是屈原之《離騒》等。之外有屈原的學生宋玉,及同為楚人的唐勒,景差追仿屈原而創作,共同形成了燦爛的辭賦作品。至西漢劉向將他們的作品與漢代東方朔,淮南小山的同類作品輯集,總命為《楚辭》。東漢王逸為之作章句。
《楚辭》發展了《詩經》的比興創作方法,開創了中華民族詩歌的浪漫傳統,是《楚辭》超越《詩經》的卓越藝術成就。當然《楚辭》在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學地位還在於,它是第一部士大夫文人的文學創作總集。從此詩歌從民謠式的群體活動轉變為個人窮畢生精力的獨立創作,開啟了詩歌專業創作的歷史。《楚辭》不但打破了《詩經》四言詩格調,而且在內容表現,風格神韻,句式修辭諸方面都為後人的創作作出了典範。不僅如此,《楚辭》以屈原崇高的愛國主義的人格力量,為後人的創作作出了文學創作靈魂的傍樣。以此上承孔子之政教,下啟文學之浪漫而與《詩經》共在古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