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令狐富貴

    最主要原因就是實力不夠,最根本上就是漢朝氣數已盡,無力迴天。當時天下十三州,曹魏就佔了九州,當時中原是兵馬錢糧的重要產地,人才濟濟,交通暢順,只要保持穩定,就可迅速發展,國力大增,就可以穩取天下。而蜀漢僅有益州,而且地處偏僻,地盤狹小,耕地和人口太少,經濟落後,交通不便,運輸困難,每次北伐也只有幾萬人,而且以步兵為主,騎兵很少,而且馬匹也不如曹魏的多而優良,機動性差很多。每次最後都因為糧草不繼,而不得不撤軍。諸葛亮深知北伐很難成功,只要曹魏穩定發展一段時間,攢夠了國力,就一定會先滅蜀漢。蜀漢地盤太小,是怎麼也趕不上中原的發展速度,只想在自己臨死前,儘量博幾把,以攻為守,儘量干擾曹魏的發展速度,或許還可以多佔些地盤,這樣才能變相延長蜀漢的國柞。蜀漢人才凋零問題很嚴重,本來蜀地人才就少,加上劉備和諸葛亮又不注意培養提撥,北伐徒勞無功,不僅難以休養生息,人才凋零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後期僅有姜維拿得出手,而且還是諸葛亮從魏國挖過來的,而曹魏卻是人才輩出,曹真、司馬懿、司馬師、鍾會、鄧艾、羊枯等等,層出不窮。而且蜀國派系鬥爭嚴重,不斷拖後腿,很多城池都必須分兵鎮守,根本無法全力北伐。原本的隆中對戰略,由於丟失荊州,從荊州進取中原,已經不可能,而從漢中攻取中原太遠,難度太大,中原又鐵板一塊,人心不思漢,雍涼諸郡皆是牆頭草,看魏國稍占上風,就會馬上倒戈,反攻蜀軍,蜀軍兵少,能安全撤軍都偷笑了。所以,基本可以說,北伐是註定失敗的。

  • 2 # 歷史笑春風

    諸葛亮根本不是三國的第一謀士,他甚至都不是蜀國的謀士。那些所謂的三國第一謀士是《三國演義》給封的。《三國演義》是本小說,不能當歷史瞧的。

    諸葛亮就是劉備的蕭何,主要是管政治方面的。劉備唯一一個出色的謀士就是法正。是法正幫助劉備順利拿下益州和漢中,有了立國的根本。

    蜀國由於荊州和夷陵之戰,軍隊和各方面的軍政人才損失一空。諸葛亮苦心經營,才讓蜀國儲存下來。但蜀國在三國中的實力是最小的。

    到後期,姜維窮兵黷武,劉禪昏庸無能,蜀國國力損耗太大,在鄧艾和鍾會的進攻下,很快就因為眾寡懸殊而第一個滅亡了。

  • 3 # 我想大聲告訴你1911

    魏蜀吳三國綜合實力中蜀國最弱,吳國比魏國弱,首先分析下為什麼

    魏國擁有和西域商貿的通道,同時擁有傳統意義上中原文化政治經濟核心區域,也有傳統意義上的糧倉區,土地廣闊,基本上繼承了漢朝官員體系與制度,再加上摸金校尉,提供充足的資金儲備,對民重經濟負擔就非常低了,同時核心區域不會因為戰亂影響生產,

    吳國地區未進行大型戰爭,同時兼併了山越人,徹底穩固了土地,有將部隊更新換代,戰鬥力進一步提高,同時進一步穩定了生產,吳國為穩,吳國既沒有多次戰爭也沒有大規模動亂,經濟平穩穩步上升

    蜀國,經濟最為脆弱,丟了荊州,蜀國就剩巴蜀平原一出穩定糧倉 蜀華人口最少可利用土地很有限,蜀國唯一能管的錢財的蜀錦又因為北有魏國,無法和西域直接商貿,而劉備的經理策略更為殺雞取卵直白五珠錢和劉禪時期的太平百錢,直接對百姓經理掠奪,用以供養軍隊支出,而且因為地震當年秦國挖的靈渠無法暢通,導致蜀國戰爭經常缺糧,劉備和劉章打了三年,和吳國夷陵一敗塗地,兵員急劇減少,本來就地少還養著為數不少常備軍,不停北伐,所以越打越弱,

  • 4 # 9紫氣東來

    這一題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諸葛亮也不能說是第一謀士,陳壽先生就諸葛亮做傳時也沒有說諸葛亮軍事第一,僅說他事必躬親,鞠躬盡瘁,善謀政治,軍事上穩紮穩打,缺少出奇謀的妙招,並沒有描寫得十全十美完人的形象。

    蜀國的首腦是劉備,他的興與衰不能完全記在諸葛亮的頭上,劉備如說是司令員而諸葛亮只能說是參謀長,參謀長的作戰方案還是要經司令員簽發後才能執行,而劉備一生作戰無數有幾次帶過諸葛亮的,例如關羽守荊州是授假節鉞的,全權處理荊州之事,導致荊州失,關羽亡,丟了半個蜀國,這可不是諸葛亮的權力能做到的。

    緊接的失著就是夷陵之戰時,劉備己傷失理智,諸葛亮,趙雲都知不該發起的這一戰爭,勸阻無效,劉備一意孤行,其結果觀眾都十分清楚就不再交待。這重大損失的職任不能說是孔明的。

    即使劉備死後,孔明雖大權在據,內部不穩定,坐在上面的劉禪並不是演義說的扶不起來的阿斗,有些事諸葛亮說了不算,還得後主點頭。

    所以蜀國的勝衰不能都記在孔明一人頭上,蜀漢的首領才是第一責任人,再見!

  • 5 # 寒鯤

    季漢政權只是在明面上第一個滅亡罷了(263年),可若論朝政權柄的喪失,明明曹魏才是第一個撲街的。

    高平陵政變以前,曹魏的政權好歹還是掌握在曹丕、曹睿、曹真、曹爽等曹魏君主或宗室手上的,而高平陵政變(正始之變)後,曹魏的政權不僅被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如同世襲一般地把持(249年),而且宗室諸王全被軟禁在鄴城(251年),君主曹髦甚至都被司馬昭手下當眾弒殺(260年)。

    上面的三件事,奪權、禁王、弒君,件件發生在季漢滅亡以前。反觀同時期的劉禪政權,劉禪再昏聵,也只是鬧出個黃皓、陳袛之流貪腐亂政,並未喪失君主權柄;而同時期的孫吳政權,再怎麼搞政變,政權也是在孫氏宗室與君主之間轉移,權柄並沒有被異姓人竊取。

    西晉建立以後,在國史書寫問題上,甚至有一派大臣主張把《晉史》的起點限斷到高平陵政變前的正始年間(239年-249年)或高平陵政變後的嘉平年間(249年-254年)。可見,在西晉一部分人看來(荀畯、荀藩、華混主張正始;荀熙、刁協主張嘉平),西晉王朝的起點正是高平陵政變前後的公元249年,甚至是司馬懿接受曹睿託孤之時的公元239年,而非另一派人所主張的泰始元年(公元266年)。

    再考慮上,唯一能夠做出有力反抗的“淮南三叛”,分別在251年、255年、257年發生並被司馬家平定,那麼,最晚在平定諸葛誕之亂的公元258年,司馬家便消滅了全部有實力反抗司馬家的曹魏地方軍政長官的反撲。

    綜上,無論是從司馬懿父子篡魏的哪一個標誌性事件起算,曹魏政權在公元249年-260年之間便已然被解除了一切能夠反抗司馬家篡位的力量,無論是宗室力量還是地方武裝,甚至皇帝本人,都能被司馬懿父子抹殺,當然是三國之中真正意義上第一個走向滅亡的政權。

  • 6 # 人間漫談

    蜀國就是諸葛太強了,最後沒啥人才了。拿的出手的武將,文臣都很少,魏可是聚在中原糧食富裕區,夏侯,司馬,將才輩出。東吳盤踞魚米之鄉,人才也不少,還有長江天險。

  • 7 # 筆下發白

    諸葛亮確實厲害,他在沒有出山之時便對天下有了自己的猜想,而在出山以後更是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王朝,使得劉備在亂世中有了稱王稱霸的資本,但是諸葛亮他不是萬能的。

    劉備相比於曹操還是孫權,他的起點都比較低,儘管他是漢室後裔,但因為沒落而沒有任何地位,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他除了劉關張等等數位大將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而諸葛亮能讓他之後擁有三分天下的基業,離不開隆中對的戰略指導,但是劉備卻因為夷陵之戰的大敗打破了諸葛亮的戰略計劃。

    就因為劉備的失誤,使得諸葛亮從頭再來,之後被劉備託孤後,他因為劉備失敗所留下的隱患不得不北伐,但都被曹魏拒於國門之外了,而在諸葛亮死後,蜀國可以說是群龍無首,能在諸葛亮死後依然存在那麼多年已經是不容易了,而蜀國本來就弱,被司馬懿篡權後的曹魏所滅很正常。

  • 8 # 木子楓偉

    諸葛亮,千古賢臣。從後世對他宣傳的力度就可以看出。他已是光環滿身。正如一個團隊,單個人能力太強就會掩蓋其他人的才能。諸葛亮以他的權力掌控,不允許其他不同的聲音。再者凡事親歷親為,已經失去了一個領導者應有的作用。導致其他人無法發揮出能力。

  • 9 # 芥菜糰子

    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未必是傑出的軍事家。蜀國是三國時期最弱的國家,國家整體實力不行不能因為個人力量可以快速崛起。西蜀最終第一個滅亡最主要還是整體實力不如其他兩國,軍隊數,人口數 財力都不如其他兩國。同時,劉備建立的西蜀政權實在原先益州主人劉焉、劉璋父子集團和荊州部門集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三股力量在一起,劉備這一股佔據統治地位,最關鍵的是,都是先打敗之前原政權建立的,劉備取代劉表拿荊州、劉備拿下益州取代劉璋,所以這種政治勢力把持朝政極其不平衡。諸葛亮在,以他傑出的政治智慧尚且微妙把握,死後更別說了。。

  • 10 # 膝蓋先森

    我是膝蓋先生,我來回答。

    諸葛亮作為蜀國管理的一把手,蜀國最後還是滅亡,究竟和他的管理之道有沒有原因?

    01 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負主要責任

    益州和荊州互為犄角,缺一不可。劉備入川時的安排是“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

    這個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證明對荊州的重視程度。

    但是,當龐統在西川意外身亡後,劉備招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卻將張飛、趙雲一併帶走,留給關羽的只有文官馬良,武將麋芳等人,看似人多,但無一人能擔負輔佐關羽的重任。

    荊州的人員配備上嚴重不足,這直接造成了後來關羽攻樊城時,顧前不顧後的困局,才讓呂蒙趁機“白衣渡江”。不但失了荊州,而且讓關羽丟了性命。

    要知道,荊州直接面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且無險可守,縱使關羽蓋世英雄,也雙拳難敵四手,沒有得力的幫手,丟命、丟荊州都是可以預見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諸葛亮不待見關羽,想看到關羽遭受適當的挫敗!

    畢竟諸葛亮和劉關張三人不同,劉關張三人是股東,諸葛亮是職業經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認的。

    再加上諸葛亮和關羽都是那種自視甚高的人,那麼兩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但戰爭豈是兒戲,稍有不慎便是敗局。諸葛亮在守荊州的安排上不妥當,可以說關羽之死、荊州之失,主要責任在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02 未能竭力阻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導致國力大損

    關羽之死,荊州之失,是劉備發兵攻打東吳的主要原因。而攻打東吳這一戰失敗,導致了蜀國國力大損。

    因為關羽的死,作為兄弟的張飛,脾氣更加暴躁,出征前被末將範疆、張達所害,還攜張飛的頭顱投了東吳。這讓劉備征伐東吳的決心更加堅定。

    劉備欲起兵伐吳,趙雲就面諫:“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學士秦宓面諫:“陛下舍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諸葛亮為了救秦宓而上了一表勸劉備放棄伐吳,“苦諫數次”後再次率百官在校場諫阻。

    為什麼劉備聽不進去?

    要知道,諸葛亮不僅是丞相,更是軍師將軍,勸阻劉備並出謀劃策他責無旁貸!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在荊州人員配置上最後依了諸葛亮的方案,而不是劉備之前確定的方案,因而造成的荊州之失、關羽之死,劉備心中有怨,諸葛亮心中有愧。

    在劉備心中對諸葛亮的怨恨消除之前,諸葛亮關於荊州和關羽的任何建議,劉備是聽不進去的。

    在事關國家大事的關口,諸葛亮必須盡全力勸阻劉備,哪怕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

    如果諸葛亮能誠懇地向劉備承認自己的失誤,並謀劃更合適的報仇方案,劉備怎麼可能聽不進去呢?畢竟從關羽身亡到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中間隔了兩年時間,畢竟劉備非常清楚興復漢室比給關羽報仇更重要。

    而夷陵之戰的慘敗,不但將蜀國的軍事家底幾乎敗光,還搭上了劉備的性命。戰將折損、國力大損是後來蜀國曆年伐魏均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03 諸葛亮在治理蜀國時,並無長遠規劃

    《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說到諸葛亮治國“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其實並不盡然。

    《三國志》中曾提到法正,“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有人告訴了諸葛亮,建議諸葛亮報告給劉備進行約束,但諸葛亮卻以法正輔佐劉備立了大功而不做處理,可見諸葛亮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蜀國遭受夷陵之敗,國力受到了巨大沖擊,並且折損了關羽、張飛、黃忠三元大將,如何儘快恢復國力和挖掘培養人才應是重中之重。

    可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卻讓他自己“事無鉅細”、“皆專之”。沒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權,沒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國家,僅憑一己之力想扭轉乾坤。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人治之下,只有辦事人員,沒有才能之士,因為凡有才能者必有個性,但是在諸葛亮的治下,是不可能允許個性存在的。

    他需要的,僅僅是執行,而且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試想,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培養人才嗎,不但有才能的人不願意受過多的制約和唯唯諾諾,而且人才的主觀能動性被消磨殆盡。

    試想,一個對上級唯唯諾諾的執行者,他有能力、有習慣去質疑甚至改進他所接到的指令、任務嗎?

    後果之一,就是在諸葛亮伐魏不再朝中的時候,朝中基本上處於空轉的狀態,造成宦官傳播流言、搬弄是非,數次生事而朝中幾乎無人阻止,而諸葛亮能做的僅僅是將生事的宦官處理掉而未能加以制度上的約束。

    治國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國力儲備,沒有人才儲備,連年征戰,蜀國的人民幸福嗎?

    04 諸葛亮用人存在重大問題

    前面提到,關羽失荊州,原因是諸葛亮不待見關羽,因為關羽做事的風格可能不讓諸葛亮滿意。

    或者說,只要與諸葛亮的想法不同的人,諸葛亮都不會喜歡,諸葛亮只需要執行者,不需要有頭腦的屬下。

    第一次伐魏,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拒絕的理由:“此非萬全之計也!”

    易中天解釋說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過簡單了,但退一萬步說,即便是魏延的想法簡單了,但這五千精兵僅僅作為主力的策應用來牽制魏軍也是相當不錯的。

    諸葛亮為何在沒有與魏延進一步商討之前就武斷地否定呢?畢竟魏延在鎮守漢中長達五年以上啊!或許是魏延太有自己的想法了,並且當眾傷了他的面子,諸葛亮才不喜歡他。

    這就為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互指謀反、內鬥埋下了導火索。

    後來司馬懿說:“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這說明,連諸葛亮最忌憚的敵人——司馬懿都認可了魏延的方案,也認可了魏延的軍事才能。可諸葛亮卻扼殺了魏延的才能,也失去了多麼難得的機會。

    在馬謖的使用上,同樣暴露出諸葛亮用人的問題。

    馬謖是馬良的弟弟,諸葛亮很喜歡。平定孟獲時,馬謖的意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諸葛亮也一直將馬謖帶在身邊,馬謖也發揮了很好的參謀作用,但是馬謖並沒有單獨領軍作戰的經驗。

    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竟然用馬謖為主將去守街亭要地。守街亭只要穩、謹慎,讓王平為主將,馬謖輔之豈不更好?

    對一名已經體會到自身缺陷的人才,諸葛亮非但不去保護、教導,反而將整個戰役的失敗歸罪到他的頭上,並把他殺了,試問今後還有誰肯獻策、賣命?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麼以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導致他“用人也疑,疑人不用”,手下人要麼窩火,要麼窩囊。

    能接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能放手鍛鍊新人,能勇於承認自身不足,能積極反思總結,善於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等等,在這些方面,都是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的人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05 諸葛亮做事不是謹慎,而是自負

    單獨把這個方面拿出來,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講過了,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潔癖”。

    事必躬親是針對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但是這種特點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則變成了弱點。

    很少有人提到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敗原因:

    司馬懿早就料到諸葛亮欲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而舉薦郝昭在陳倉道口築城把守,城中只有三千守軍。

    諸葛亮出兵之前,竟然沒有做任何偵查,直接出兵陳倉道,到了跟前才發現魏軍已經築城把守,無奈之下強攻陳倉城,“二十餘日,無計可破”,隨後魏軍後援趕到,諸葛亮糧盡而退兵。

    諸葛亮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曾想世事皆變化,哪怕是一次戰役,不去做好偵查工作也是致命的。

    民間總是傳說諸葛亮如何如何戲弄司馬懿,可實際情況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研究深入,諸葛亮屢屢敗於司馬懿之手,而諸葛亮對司馬懿的認識僅限於“司馬懿深有謀略”。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諸葛亮不把心思用在研究敵人、研究戰況、,而是“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與處理內政時的“事無鉅細,亮皆專之”一樣,這樣的主帥,怎麼可能制定出料敵制勝的作戰方案?

    謹慎和自負是根本不同的,謹慎建立在儘可能全面瞭解事物的基礎上,而自負是建立在自認為無所不能的基礎上。基礎不同,結果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出現失誤後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 11 # 孟煩了的歷史

    作為蜀漢的開創者,劉備的失敗可以歸咎於夷陵之戰,這場戰爭之後,劉備深受打擊,覺得光復漢室已經沒了希望,被東吳打敗後,直接連成都都不回了,留在了白帝城,最終病逝,而這一戰,也成為蜀國開始走下坡路的開始,之後蜀漢一次次失利皆因這一戰的影響,很多人可能搞不明白,為何一戰就把蜀國打廢了?這就得從夷陵之戰的緣由說起了。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最後一大戰役,這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這場戰役的起因是關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殺害,劉備一心要被二弟報仇,於是準備發動戰爭,消滅東吳,張飛作為三弟肯定鼎力相助,專門從閬中趕到江州,準備和劉備會師,一起進攻東吳,結果出發前夕被自己的部下殺害。

    二弟和三弟的相繼離世,讓大哥劉備無比憤怒,急火攻心之下不顧朝中群臣的反對,硬是要東吳為自己的兩位兄弟付出代價,當時諸葛亮和趙雲等人都有阻止劉備,別衝動用事,但此時的劉備已經聽不見別人的言語,只想為自己的兄弟報仇。

    當時劉備集結了七十萬大軍,準備一舉攻破東吳,但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被陸遜一把火,燒了七百里連營,造成這樣的結果,想必當時很多人都能意料到,甚至包括諸葛亮,應該能推測出夷陵之戰的結局,但畢竟相繼有兩位兄弟被東吳殺害,擱誰都不能冷靜,所以諸葛亮也沒多言語。

    而劉備自己,首先就是在氣頭上,再加上當時東吳派出的將領是陸遜,只是個新人,劉備就更瞧不上眼了,低估了陸遜的實力,到了佈置七百里連營的時候,劉備手下也有勸諫他,但劉備執意要這樣,誰也沒辦法。

    劉備在夷陵之戰兵敗後,並沒有回到蜀國的都城成都,而是留在了白帝城,一方面,劉備也知道,自己這次損失慘重,根本沒臉再回到蜀中,這一仗,可以說講劉備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了,當然留下來也並全是因為劉備自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魏國方面,也派出了三路大軍,進攻東吳,劉備留在白帝城,其實也是在等機會,一旦能把握住機會就可以東山再起。

    當然孫權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讓劉備白撿這個便宜,所以也安排了陸遜一直看著白帝城的劉備,對於劉備自己而已,當時已經60多歲了,跟著自己征戰這麼多年的兩位好兄弟,先後離世,再加上這次孤注一擲的夷陵之戰,兵敗對他的打擊也很大,讓劉備都看不到光復漢室的希望,最終急火攻心,因病去世。

    劉關張的逝世對於蜀漢來說就是天大的打擊了,首先就是根本無人可用,年輕一批的將領,沒有太多戰場上的經驗,五虎將也只剩下趙雲和馬超,再加上夷陵之戰給蜀國帶來巨大的兵力和物資的損失,讓諸葛亮用了五年時間才緩過勁來。

    夷陵之戰對於整體三國局勢的影響就更多了,首先就是交戰的雙方蜀吳都元氣大傷,唯一一點有益的可能就是給以後蜀吳合作抗魏打下了基礎,在夷陵之戰後的四十年裡,三國的局勢也變成了穩定的蜀吳抗魏,不過當時曹魏的勢力已經太大,蜀吳聯合起來都不是對手,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也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夷陵之戰可以說是敲響了三國落幕的序曲。

  • 12 # 滑稽美滋滋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

    1.他一個人並不是全能的,而一個國家的偉大不能歸功於一人,他一個人不能事事鉅細,把事事都攥著自己的手上,而且他有一個豬隊友(劉禪),劉禪不說雄才大略,有明主之稱但是你也不要①寵幸黃皓這個奸臣②在北伐時,召回諸葛亮

    2.與蜀國對立的國家,人家也不弱呀,魏國和吳國也兵強馬壯。人家也人才濟濟,絲毫不差你呀!

    3.諸葛亮他死得早,五十四歲就在五丈原病死。

  • 13 # 文士野

    因為諸葛亮太拼了。太拼的人,容易把別人應該做的事情,都搶著做了。

    首先,因為諸葛亮太拼,把劉禪培養廢了。

    劉備臨終前,囑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從此以後,劉禪每每尊諸葛亮為“相父”。二人名為君臣,有時候又有似父子。

    只是這對“父子”,做家長的太操勞;做子女的太安逸。

    劉備託孤之後,劉禪謹遵父命,對諸葛亮充分的授權,“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只有像祭祀這種不費腦不費力的,劉禪才自己參與,其它的,都統統的交給了諸葛相父。

    也不知是做家長的是拼習慣了,還是對這位子侄智商不放心,於是大蜀之國“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朝廷上下,諸葛亮都勞心勞力,親力親為,不僅自己身先士卒,策劃北伐大業:“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又安排一群人一插到底:“將軍向龐……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即使是家庭生活,諸葛亮也彷彿對阿斗的智商不放心:“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

    即使在自己身死之後,也怕劉禪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又留下蔣琬和費禕等人幫忙幹活做事到底。

    十七八歲的劉禪,剛剛接手皇位,他的人生道路,所有的事都有人為他安排和決定好了。年富力壯,正是吸收大好知識,開拓大好視野,掌握大好必殺技的阿斗,就這樣在慈愛而又操勞的諸葛相父的一手包攬下,失去了獨立思考、決策的鍛鍊機會。

    人都有惰性,有人替自己操心,自然就越來越懶得操心。

    所以等到阿斗四五十歲,熬死了一幫掌政大臣之後,終於能夠親自掌權的時候,不是力圖革新,開拓銳氣,而是親近權臣,追求安逸人生,“此間樂,不思蜀”,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太拼的人,會讓同僚和下屬無事可幹。

     同一時代的孫吳,周瑜、魯肅、呂蒙之後,尚有陸遜、張昭、顧雍、諸葛瑾等重臣,後期也有諸葛恪、丁奉、陸抗等名將;

    魏國則更為人才濟濟,不僅有像陳群、司馬懿這樣的“太子四友”;有張郃、滿寵、蔣濟、郭淮等一眾老臣;也有像鄧艾、鍾會、郝昭、毋丘儉等一批後起之秀;

    反觀蜀國的人才池,到後期基本凋零,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諸葛亮太拼了。

    五虎上將,黃忠、馬超早逝,關羽敗走麥城,張飛戰前被刺殺,剩下趙子龍又難以獨擋一面;

    老臣宿將麋竺、孫乾、簡雍、伊藉等早先追隨劉備的這類人,又都扎堆死去。

    能跟得上諸葛亮步伐和思路的,託孤副臣李嚴因罪被廢;魏延又不符合諸葛丞相口味,總是難以達成一致方向;

    能達成一致方向的,馬謖還沒有培養起來,就因為失街亭被斬;姜維才剛剛投奔過來。

    稍微知名的黃權、孟達之徒,又先後降魏。

    其餘的費禕、蔣琬之徒只能固守畫一,沒有突破性的見解;至於諸葛瞻、關興、張苞、趙統之輩,不過是普通的官二代,沒有一個是能夠挑大樑的人。

    諸葛亮自己都悲哀的說:“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奈何?

     

     

    蜀漢人才凋零,或許跟蜀國地處偏僻西陲,地盤狹窄,人口數量少,開化程度低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還是跟諸葛丞相太拼有關。

    自從劉備、龐統、法正和關羽、張飛等人的離世,舉國之內,論功勞、智謀、能力、名望,能夠與諸葛亮匹敵的,幾乎沒有。

    受了顧命重任的諸葛丞相,此時彷彿是武俠高手獨孤求敗一般,一凌絕頂,一覽眾小,四顧茫茫,找一個說話的,徵求意見的都沒有,更不用說可以跟他提出不同意見的,可以否定他的人。

    扛著復興漢室,揹著北定中原的重大責任的諸葛亮,“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偏偏又碰到阿斗這樣一個“什麼都你做主就是”了的主子,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衝在第一線。

     這樣一來,就造成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拿主意拿的多了,習慣了自己的套路,最後別人的意見可能就不容易聽進去;

    最典型的就是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於是慣於謹慎套路的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另一種,因為個人能力太強,底下無人能與之匹敵,在處理國事上,就不容易放權,久而久之,蜀國的其他文臣將領,大都只要“入賬聽令”,等著諸葛丞相“一一吩咐”,最後 “吩咐已定”,“依計進行”就是了。

    不放權,則下屬就缺乏實踐和鍛鍊成長的機會。

    毛主席說了:“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在蜀國,做前鋒的一輩子都只能做前鋒,管糧草的一輩子都只能管糧草;最後有能力,敢提不同意見和決策的人“不敢用”;有潛力、沒挖掘的人“不能用”,於是在劉備去世後,蜀國就開始走向衰弱,最終“環顧左右,無人可用”。

    最後,太拼的人,方向一旦走錯了,越容易鑽牛角尖,往錯的方向死磕到底。

    雖然諸葛亮是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但是要兼顧的事情實在太多,既缺少說不同意見的人,又缺乏跟他參謀議事的夥伴,或許他的決斷能夠十事八中,九中,也難免最終會有出漏的時候。

    比如諸葛亮後幾年都把精力投入到北伐事業之中,所以在其它各個領域的投入失去均衡,和魏國和蜀國比較起來,蜀國的政治改革、人才培養、經濟發展、人口培育、軍隊改造、戰略改良、選官改制等均處於滯後狀態,原本底子就薄的蜀國,和其它兩國比較起來就更加滯後了。

    又比如正史中諸葛亮五出祁山,又五敗祁山;第一次是算錯了人,用了馬謖,失了街亭;第二次是攻錯了地方,被郝昭守衛的陳倉給牽制不前;第三次是算錯了天氣,被連綿大雨給堵了運輸交通;第四次是忘記了後防,結果劉禪聽信讒言下令班師;最後一次是漏算了自己,積勞成疾,最終與世長辭。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又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人再聰明絕頂,也總有顧不來的時候。

  • 14 # 教予知老張說

    說諸葛亮是第一謀士,可能有些過了,說是蜀國的棟樑更為準確。很多問題中我都說過,恰恰是因為諸葛亮治國太厲害了。所以才會讓蜀國第一個滅亡。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是否會滅亡,有內外兩個因素,而蜀國會滅亡,更多的是內因。

    首先在劉備入蜀之前,巴蜀地區分為兩部分,也就是益州當地和劉焉、劉璋父子的東州勢力。東州第一、益州第二。劉備入蜀之後,巴蜀地區就被分為三個勢力,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別忘了益州可是土生土長的。在自己的地區,自己做不成官,說話沒有分量,久而久之,益州的當地勢力能不盼著蜀漢亡國嗎?我認為益州勢力會想,劉備不來,我們排第二,劉備來了,我們排第三;蜀漢亡國我們排第二,說不好弄個蜀人治蜀,我們就能當老大了。所以這是蜀國滅亡的內因之一。

    還有一點,也就是諸葛亮的治國,在我們現在看來,他的藍圖是非常遠大,有法可依。但是放在當時,就未免有些不接地氣了。為什麼怎麼說?蜀漢連年征戰,土地人口遠不如魏,可以說人力物力財力什麼都不如,諸葛亮長期北伐導致本來就生活很苦的百姓,變的更加艱苦。這一點恰恰失去了最重要的民心。但是諸葛亮同樣很偉大,他和老百姓吃的穿的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家中同樣也是很貧窮。可是也正是這一點,說明了他還沒有真正明白到百姓到底想的是什麼。百姓不是看你吃的是什麼,我們只關心沒有每頓飯能不能吃飽,至於你吃的是什麼我們不關心,也沒必要關心。你穿的暖不暖,我們不關心,我們只關心我們會不會受餓挨凍,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所以我才說蜀國滅亡的真正原因,恰恰是諸葛亮治理蜀國太有方法了所以才導致蜀國是第一個滅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瑜伽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