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逆襲的子醜

    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篇》,原文為,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約”,窮困的意思。朱熹的註釋是“約,窮困也”。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德的人能安於仁道,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德對自己有利,故而努力去踐行仁德”。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這樣註釋,“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意思就是沒有仁德的人,失去人本質上的仁愛之心,長時間處於窮困的環境之中,必定會為非做歹。長時間處於安樂、富貴的環境中,必定會驕奢淫逸。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仁之人不會從自身修養的提高上去分析窮困或富貴的原因,即不會懂得“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的處世之道,也不會明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修養不到家的人,得意會忘形,失意也會忘形。

    仁者安仁,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仁人是安於仁道的,真有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貧困還是富裕、得意還是失意,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知者利仁,真正有智慧的人,對於事物發展的規律必定有其深刻的認識,他明白因果關係,知道善有善報,所以他樂於為仁,在為仁的過程中他的修養也在不斷的提高,最終定會踏上仁人之路。

  • 2 # 秋名山幣王

    譯文:沒有仁德的人不能夠長久處於儉約中,也不能夠長久處於安樂中。有仁德的人能夠安守於仁,有智慧的人能夠有利於仁。

    出自孔子所著《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 3 # 無功用行

    要理解這句話,我認為要先理解這三個字的含義:仁、約、樂。

    什麼是仁:在古代,對於什麼是仁,歷來有許多研究。歸納起來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隋唐時期的註解,這些註解偏向於說明這種情況:得仁之後的人是怎樣的境界,這是偏向於應用方面的註解。最著名的話語是韓愈的那句:博愛之謂仁。

    一種是宋儒理學家們的註解,這種註解偏向於解釋什麼是仁,仁是天理公道人心。人應該怎麼修身養性才能進入仁的境界。這是偏向於本體方面的註解,認為仁是形而上的概念。如周敦頤說的:“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

    如此說來,宋儒們的註解應該更對,但很不幸,宋儒的繼承者(明儒)向來的作風卻讓人心寒。“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明代的滅亡與明儒的作風關聯非常大。

    而現代人更喜歡隋唐之前的註解。因為形而上的概念太難理解。對於什麼是博愛,現代人卻是司空見慣。

    什麼是約:對於約,也有兩種解釋,朱熹認為約是窮困,王夫之認為約是窘迫拘束不得自在。我認為兩者都對。窮困的現狀,會讓人想辦法擺脫窮困。若是不讓道德約束自身,無論什麼辦法都會想,都能想。若是不讓道德約束自身,人如何能安於窮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仁者是做君子呢?還是做小人呢?

    什麼是樂:樂自然是安詳,寧靜,喜歡自身所做事,自身所處環境的意思。仁者對身心修養極高,安貧樂道是最基本的修養。仁者自然能長處於樂,不仁者就不行。

    理解了這三個字,整句話的意思自然明瞭:

    沒達到仁境界的人,不能約束自身道德行為,讓自身長久處於簡單生活當中,不能讓自己體會到心靈的快樂才是真正的永久的快樂,不能長處於樂境。

  • 4 # 陳廣逵

    這段內容出自《論語·里仁》,整段文字還缺兩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不仁德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生活,不能長久過安樂生活。仁德的人從實行仁中獲得安慰,聰明的人從實行仁德上獲得利益。”

    久處約,長久過窮困生活。約,簡約,貧困。

    安,以……為安。知,同“智”,智慧,聰明。利,以……為利。

    不仁者為什麼“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長久的窮困生活他們受不了,必然會做雞鳴狗盜之徒,行打家劫舍之事;在長期的安逸生活中必然生驕奢淫逸之心,行欺男霸女之事。

    《禮記·表記》也有“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的話,比本文還多了一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所以我根據“三者”綜合通釋的本章。“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是一個很有辯證法的定義:仁德的人安心於過貧困簡約的生活,從實行仁中獲得安慰,所以他們心安理得地實行仁。聰明的人把實行仁德作為立身處世的法寶,善於利用仁過安穩的生活,善於透過行仁保持富貴的生活,在實行仁德時得到豐厚的回報,獲得好處。有罪怕受到懲罰的人,從負罪心理出發,勉強地實行仁以贖罪,勉強地實行仁給人好感,以減輕罪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上學期間,為了能讓他多睡一個小時,家長們都付出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