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53322899700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釋義: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淒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賞析: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2、《哭孟浩然》

    唐代:王維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釋義:老朋友我再也見不到了,漢水滔滔仍然日夜東流。

    請問襄陽遺老今在何方?江山依舊何人再遊蔡州?

    賞析:王維這首詩並無華辭麗藻,其動人心魄處全在於情深。誠如明末清初黃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貫金石,動鬼神。”

    3、《對酒憶賀監二首》

    唐代:李白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

    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釋義:

    四明山中曾出現過一個狂客,他就是久負風流盛名的賀季真。

    在長安頭一次相見,他就稱呼我為天上下凡的仙人。

    當初是喜愛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卻已變成了松下塵。

    每想想起用盎龜換酒的情景,不禁就悲傷地淚滴沾巾。

    御賜一池鏡湖水,為您遊賞在山光水色之中。

    人已逝去僅餘故居在,鏡湖裡空有朵朵荷花生。

    看到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場大夢,使我悽然傷情。

    賞析:這兩首詩在藝術上主要採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隨著鏡頭的一再轉換,展現出詩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的心緒。

    第一首前四句著重對昔日的追憶,但後四句卻是在今——昔、今——昔的反覆重迭之中,來加強感情的抒發。

    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後四句言今,同樣是在對比之中展示出詩人那極不平靜的心緒。這一手法的運用,無疑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4、《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譯文:在採石江邊,無邊的野草圍繞墳地,遠接白雲。

    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只要是詩人,大都命運不好,而詩人窮困失意,誰也沒有超過李君。

    賞析:李白詩名垂於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淪落,死後蕭條,墓地簡陋。斯人而有斯遇,詩人憑弔之際,自是感慨萬千。

    詩中寫李白墓地的荒涼,對李白詩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欽慕,而對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無限的同情。

    5、《哭宣城善釀紀叟》

    唐代:李白

    紀叟黃泉裡,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譯文:紀老在黃泉裡,還會釀製老春美酒。

    只是陰間沒有李白,你老賣酒給何人?

    賞析:沽酒與釀酒是李白與紀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觸,然而,這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最令詩人難忘,最易引起詩人傷感。

    詩人善於抓住這一點,並賦予浪漫主義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摯自然,十分感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患血吸蟲病怎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