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屋公子

    毛主席初出茅廬的第一戰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1917年的時候,毛主席當時24歲,還是湖南一師的學生,之前僅有過半年的當兵經歷,這時候毛主席就遭遇人生第一次挑戰。在1917年11月,因為桂軍大敗湘軍,湘軍傅良佐出逃,而桂軍尚未進入長沙,所以長沙一時成了無政府狀態。這時候有一支湘軍潰軍接近長沙城南,而湖南一師就在附近。面對這幾千人的部隊,毛主席沒有絲毫慌張,他先調動了學校學生編成一支志願軍,然後尋求了警察的幫助,有十多個警察編入志願軍隊伍。

    毛主席率領志願軍,佔據高地將潰軍包圍,警察們使用真槍實彈,而學生們則用鞭炮虛張聲勢,大家還一起喊:傅良佐已經逃跑了,你們大家繳槍不殺!結果呢,這群驚弓之鳥的湘軍還真以為被桂軍包圍了,完全不知道對面只有十多把槍幾百個人,所以根本沒有任何抵抗,馬上投降。之後毛主席帶領志願軍繳了他們的械,並且由長沙商會給每個士兵發補貼就地遣散。這是毛主席牛刀小試的第一戰,也是他波瀾壯闊軍事鬥爭的開始。

  • 2 # 手機使用者50090501550

    三大戰役中最大的是北平和平解放。這是典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用一槍一彈,傅作人二十多萬部隊開出城外,接受人民解放軍和平改編。使得千年古都,文物古蹟得以儲存,免遭戰火塗碳。

  • 3 # 淡看天上月

    何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重在一個詞:計謀。所以就得看作戰的統帥用何種計謀來做到屈人之兵了。

    李左車之獻計

    李左車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的孫子,楚漢戰爭之際,李左車所屬的趙國(項羽封的)被韓信攻破,活捉了李左車。但是韓信並沒有殺掉他,反而以禮相待,問李左車怎麼滅齊、燕的計策。

    李左車說漢軍才破趙,士兵現在很疲憊,沒有什麼戰鬥力。若是這時候去滅齊、燕只怕凶多吉少。所以勸韓信不如在趙地休整,恢復戰力。然後執書一封派個有膽識(個人猜的)的人去齊、燕,“恐嚇恐嚇”他們勸其投降。韓信聽從了此計,真的派人執書去了,而燕國果然就不戰而降了。

    春秋戰國有很多

    春秋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其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例子有很多,像是燭之武退秦師、王孫滿對楚子等等。他們都在大軍壓境,己方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不卑不亢,從容應對,最終使得敵軍退走。孫子其實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分析,再透過自己的大智慧寫下的傳世名作《孫子兵法》。

    就舉這兩個例子了,還有很多很多例子。畢竟古今中外的戰爭多的數不勝數。戰爭雖多,不過最後成為著名軍事家的倒是沒有幾個,這就是智慧的高下,像是四渡赤水的那樣的指揮,絕對堪稱神來之筆。

  • 4 # 白衣小太爺

    說一個近代的例子,美國不費一兵一卒讓蘇聯從古巴撤軍。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它是由於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位元導彈引起的, 蘇聯為了扳回戰略劣勢,而在古巴部署導彈。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差點兒釀成熱核戰爭。

    最開始,蘇聯只是想教訓美國,因為此前美國在土耳其部署了導彈,把導彈擺在了蘇聯家門口,然而蘇聯卻無法在美國家門口部署導彈,必須要尋求機會實現反制。恰在此時,美國總統把古巴領導人惹火了,所以古巴改頭換面,投靠了蘇聯。蘇聯人大喜過望,剛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了,而且這個枕頭實在是太值錢了。試想一下,如果古巴在非洲,蘇聯人肯定看不上,也不會玩命的支援你!可古巴恰恰在美洲,而且是在美國的後院,距離美國隔海相望,這就相當於天上掉了個餡餅。最終,蘇聯人決心在古巴部署導彈,以威懾美國,實現美蘇兩國的“核平衡”。

    雙方都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大戰一觸即發,但是最後蘇聯卻退讓妥協了。

    蘇聯最後不得不妥協,核武器又不及美國十分之一,經濟實力也沒美國強,最主要是美國態度太強硬,蘇聯都準備上了,奈何思前想後還是慫了。

    其實雙方都不願意打,但是作為世界大哥總是要面子的,美國政府就在世界上造勢,說蘇聯欺負人,說蘇聯想挑起核戰爭,還說蘇聯還想繼續第三次世界大戰。世界人民已經經歷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折磨,所以許多國家聯合發表宣告來譴責蘇聯,蘇聯也頂不住世界各國家輿論,最後只得從古巴撤出軍隊。蘇聯方面也順勢給了自己一個臺階,跟美國說,只要坐下來談判就好說。最終危機在談判中化解。

    美華人聰明,總是會用最好的方法保護自己利益,即擊退的蘇聯,還在道德上佔了上風。

  • 5 # 越山青

    不戰而屈人之兵,出自《孫子兵法·謀攻》,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透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在中國戰爭史上不乏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經典案例。較典型的有燭之武退秦師。

    晉文公和秦穆公會出兵圍攻鄭國。鄭國大臣燭之武去遊說秦伯,他列舉了鄭國滅亡對秦國沒有好處的理由,一是越過晉國把邊遠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邑,秦國非但得不到鄭國,反而是把鄭國送給晉國。鄰國的國力雄厚了,秦國也就相對削弱了。然後他又列舉了保全鄭國對秦國有益的理由。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這是對秦國有利的。

    接著燭之武開始製造秦晉之間的矛盾。他說,秦國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國。但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起防禦工事。而且晉國貪得無厭,他已經使鄭國成為其東部的邊邑,又想擴張西部的邊邑。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將如何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就會受益,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贊同燭之武的說法,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兵守衛鄭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秦國的幫助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最終鄭國只憑借燭之武的一張嘴就擊退了兩國雄兵,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矮星是一顆星球的中年還是老年,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