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諾Donald
-
2 # 蕭湘居士__
無論官與民,有勢不可盡,留得三分情,日後好做人。這是非常有哲理的民諺,也是放置古今與四海皆准的道理。
你看霍光前半生仗著劉徹的寵幸權勢赫赫。後半生令利智昏聽從夫人橫霸朝綱。不管凌霸多時到頭
一定很慘。
張居正要比霍要好一些,但獨斷專行也有許多不是,主要是閉寒才路。
也得為霍張倆講句公道話,得勢的人一定會得罪人,一定會有更多妒忌的人,瞭解這一國民之心,所以行勢時要留三分。即是子孫功德。
-
3 # 坐看雨收雲散
中華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社會,君權永遠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任何臣子的戩越都會受到君權的反嗜和報復的。從秦朝的呂不韋到清朝的多爾袞都沒有好下場!
漢朝著名的大將軍霍光在漢武帝去世後,輔佐昭帝治理國家。不可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忠心耿耿輔佐幼帝。但是也有其私心權欲,在昭帝去世後選擇新君時體現了自私的一面。新君劉賀不聽其擺佈就廢掉劉賀改立毫無背景的劉病已。宣帝繼位後,霍光獨霸大權。宣帝就是個傀儡皇帝。但宣帝卻不是窩囊廢,臥薪嚐膽積聚力量,終於等到霍光死後,奪回政權。你說受壓迫多年的宣帝怎麼能饒過霍光呢?
張居正呢?生前風光無限,死後慘不忍睹!明朝的制度到了隆慶朝時閣權已是很大啦!大到什麼程度?皇上要修宮殿,首鋪如果不同意,皇上也修不成。萬曆十歲登基,張居正為首輔且是萬曆的老師,又深得太后的信任。可以說張居正是集相權與君權於一身是實際的掌權者。萬曆皇帝也不是平庸之輩,天資聰穎但是由於年幼,不得不接受張居正的領導。心裡雖有不憤但是沒有輔佐的勢力可依靠只能隱忍。張居正是個能力出眾強悍的政治家,但他不是陰謀家。一心為大明江山嘔心瀝血改革敝政。如果萬曆皇帝能夠按照張居正的路走下去,大明的江山也許會多堅持幾年。但是張居正的強勢改革一定會影響到利益集團的利益,和皇帝的君權。雖然成功了,但是在張居正死後,皇帝和利益集團對張居正卻來了個秋後算帳!
其實不僅霍光,張居正有此下場,歷史上的權臣有很多如此!權臣要麼謀逆成功,要麼遭到清算。隋朝的權相宇文化及,最後謀殺隋煬帝自立為帝。最後慘死於義軍之手!
秦朝的趙高,雖指鹿為馬權傾天下。但難逃被子嬰殺死的下場!南宋的秦檜權傾一時,雖殺死了岳飛,但是難逃老百姓的千古罵名。世世跪在嶽王墓前贖罪!
開創大清功高震主的懾政王多爾袞,一生戎馬為大清嘔心瀝血一生。但是卻遭到死後鞭屍的下場!
權力的鬥爭永遠是殘酷的,仁義道德是政治鬥爭不需要的。血淋淋的你死我活才是政治鬥爭的常態!歷史就是這麼證明的,是吧?
-
4 # 月輪皎皎
霍光和張居正都是治世能臣,王朝因為他們才得以興旺發達,但是我覺得他們都犯了一個毛病,就是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當年,漢武帝一個巫蠱案把賢德的太子逼死了,馬上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沒有成年的繼承人了,漢武帝欣賞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但是兒子太小,讓誰輔佐呢,漢武帝相中了霍光。
於是有一天,漢武帝派人畫了周公旦輔佐侄兒的影象,命令霍光抱著劉弗陵,讓大臣都去朝拜,於是確立了霍光輔臣的地位。霍光的權力也確實太大了,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他繼續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桑,使漢武帝時期由於連年征戰而被損害的國力得到恢復。在漢昭帝時期,霍光還族滅了和他同為輔臣的上官桀,可見霍光權力之大。
可惜,漢昭帝劉弗陵英年早逝,霍光立漢武帝的孫子劉賀為帝,但是劉賀一上任就顯示出了昏君的樣子,於是霍光又廢了他,立漢武帝的曾孫劉洵為帝,史稱漢宣帝。漢宣帝表面上處處聽從霍光,實際對他非常忌憚,加之霍光的家人也是飛揚跋扈,不知收斂,在霍光死後不久,霍家就被滅族,至此顯赫一時的霍家徹底告別了歷史的舞臺。
張居正也是如此,在萬曆皇帝初即位的時候,皇帝還只是個小孩,沒有辦法處理政務,張居正又能幹又忠心,很得太后的信任,也給了他很大的權力,據說萬曆皇帝要是不認真讀書,太后都會拿張居正嚇唬他,要知道即便現在的孩子,總是被拿來嚇唬他的人,都是他最痛恨的人,何況是身為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
張居正主持政務的時候確實為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勳,推行的一條鞭法為國庫積攢了大量的錢糧,同時平定了很多叛亂,讓已經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又煥發了生機。
但是由於張居正也深深地得罪了萬曆皇帝,在他死後,被抄家,差點被開館戮屍,家人或者被流放或者被下獄,一手提拔的官員也被清洗一空,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卻是不勝淒涼。
霍光和張居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失敗的原因也差不多,就是在為官過程中太飛揚跋扈,引起了皇帝的不滿,而且身邊的家人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不能阻止,最終落得族滅的下場。所以不論何時,身居怎樣的高位都要不驕不躁,謙虛謹慎方能長久。
-
5 # 紅黑聖西羅
霍光廢過皇帝,擅權專政,對皇權有極大的威脅。而張居正效忠萬曆和李太后,從未起過廢立之心,他把畢生的心血放在了小皇帝和國家上面,想把萬曆培養成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類的一代聖主,只是用力過猛,沒有考慮少年人的逆反心理。
要說下場慘,其實霍光和張居正都是死後被清算,相比之下,霍光的後人要慘多了,全族被誅殺個乾淨,之後也未得到平反。而張居正只是被抄家,幾個兒子受到了影響,大兒子張敬修憤而自殺,有人看不下去跟萬曆申述,萬曆也覺得過分了,就停止了清算。
回覆列表
自從有了丞相也好,宰相也好,首輔也好,身處相位,手掌相權,與君權一定程度上都是對立的。
能夠處理好君權相權的君王和宰相,少之又少。
君權相權需要一定的平衡。君權太過,丞相成了為君王打雜的,容易出現獨裁。相權太過,就是權臣,掌握君權的君王心理勢必不平衡。
雖然,有時候,相權大過君權不會因君王的失德導致國家混亂,國家也許會欣欣向榮,日漸富強,但是相權對君權的威脅,君王感受最直觀。
霍光與張居正,都是幼帝權臣的時代。皇帝年齡小的時候,處理政務的能力欠缺,前期自然相安無事。待皇帝成年後,都有親政的想法和自然慾望。
親政的道路上,權臣是最大阻礙,只要權臣不造反,結果自然是相似的,身死名毀,為皇帝的親政書寫一個絕對政治正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