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啟元伊始
-
2 # 經濟大縱橫
《三國演義》是中國明清四大小說之一,裡面塑造的諸葛亮的形象堪稱完美,但與真實的歷史還是有段距離的。比較接近歷史事實的《三國志》這樣敘述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未出山時就名氣很大,才有劉備的三顧茅廬。其實,歷史上當時諸葛亮並無名氣,只是一名有才氣計程車。跟從劉備時也不是劉備主動請的諸葛亮,而是諸葛亮主動投奔的。當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已在東吳孫權處做了很大的官,相當於丞相。諸葛亮沒有跟哥哥沾光,自己尋找事業,說明諸葛亮是很有志氣的。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一出山就被劉備拜為軍師,相當於蜀權力中心的二把手。歷史上諸葛亮最早的職務極低,是個督辦糧草的地方小吏,這個職務做了有十年才有升遷。不過諸葛亮是有能力的完全靠個人實力最後成為蜀漢的最高行政官。劉備臨終前託孤在歷史上是有的,劉備對諸葛亮說必要時可以取代王位,這一點和三國一致。劉備很明白,當時主政完全靠實力,而諸葛亮沒有取代王位,可能是其忠君思想起作用,也可能有其他原因,由於資料很少,不可推測。六出祁山是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情節,正史中記載諸葛亮兩出祁山是為了北伐曹魏。對孟獲七擒七縱,以諸葛亮事事謹小慎微的性格,絕對不會有這麼大的軍事冒險行為。一切史料記載上也沒有出現過“孟獲”這個名字。諸葛亮在治理蜀國的時候以身作則,使當地的土著,外來的利益集團都能和衷共濟,發展了蜀中經濟,修繕都江堰,發展農業。其組織才幹、治政才幹、軍事才幹都是冠絕當世。
諸葛亮最突出的是其政治才能。當劉備被打得走投無路之時,是諸葛亮出使東吳,力促孫劉聯盟。諸葛亮第一次參與軍事那就是在赤壁之戰中,可也只是遊說,並未領兵,也並沒有和周瑜有任何交集,也就沒有所謂的草船借箭,借東風之說。當吳蜀聯盟破裂,是諸葛亮力促蜀吳重修於好共抗曹魏。從中可見諸葛亮的外交才能十分厲害。蔣琬、廖立、龐統、馬良、馬謖、董允、蔣宛等重要人才,都是諸葛亮推薦的,出師表中更是推舉了很多人才,說明諸葛亮知人善任。劉備攻取益州,離不開諸葛亮在後方排程糧草,益州初定,又是諸葛亮聯合劉巴制定蜀科。諸葛亮幾年之間,外平南中叛變,內修政理。讓千瘡百孔的蜀漢變得民殷國富。《三國演義》說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不下於管仲蕭何的,算無遺策的賈詡評價諸葛亮:諸葛亮善治國。劉備當時顛沛流離一無所有,有的不過是興復漢室的大義之名和未知真偽的帝室之胄。當時曹操幾乎統一北方,良將千員,帶甲百萬。三分天下有其二,放眼天下再無敵手。武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等,文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司馬懿等為之謀。而劉備兵不過萬,將不過十,謀臣沒有能夠和曹操相比的。諸葛亮不會奇門遁甲,不能未卜先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普通人的諸葛亮依然出山輔佐劉備,無疑比《三國演義》中的神諸葛更加偉大。他臨危受命,身使東吳,連吳抗曹。顛沛流離的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如魚得水,先後奪取荊州益州,甚至在正面戰場打敗了昔日強大的對手曹操。
白帝託孤,又是諸葛亮,再次“受任與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扛起蜀漢大旗。諸葛亮一介凡人,卻能力挽狂瀾,只用了三年時間,讓千瘡百孔,瀕臨奔潰的蜀漢國治兵強。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神,卻敢以弱小的蜀漢主動北伐強大的曹魏,還打得魏國丟盔卸甲。至於七擒孟獲,由於沒有史據,後人大致猜測是摧毀了敵人的七個基地。諸葛亮寫下出師表,五出祁山,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一生功過,眾說紛紜。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推崇。
-
3 # 伴虎吃豬
諸葛亮蜀漢大臣。(181-234)
東漢末年隱居於荊州,因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輔佐。雖然博望坡之戰和草船借箭與諸葛亮無關,舌戰群儒,借東風是子虛烏有的。但是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了孫劉聯盟,在曹操從赤壁敗退後,進行了殘敵追剿,奠定了三分之基石。
諸葛亮在劉備入蜀及徵漢中的過程中,諸葛亮都總督後勤,提供糧草軍資。劉備死後為託孤大臣輔佐後主劉禪,率軍平定了南蠻叛亂。繼而五度北伐曹魏,力圖光復漢室,但在魏軍嚴防死守的戰術下,終未取得成功,被累死於軍中。
諸葛亮還是以治政為長,能做到“軍旅數出而民不怨”。其治軍和行軍佈陣之法也備受推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更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回覆列表
諸葛亮聰明才智,這點大家就不要質疑了,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黑他,武廟十哲看看就知道了,幾千年來為什麼就他們十個,雖然也有朝代換過幾次,但到現代最終確定下來,凡是能上過的,都是有名有才之人,就算提名沒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諸葛亮雖然北伐失敗,這是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與蜀魏兩國的綜合國力決定,大家都說司馬懿牛,曹真厲害,但是想過沒有,他們是背靠魏國這個靠山,而且還是屬於守勢,各方面全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畢竟蜀國是侵略嘛,入侵他國,就這樣他們面對諸葛亮也是隻有招架之功與還手之力,還有人說諸葛亮事必躬親,沒培養接班人,人才斷層,殊不知,夷陵之戰死了多少年輕將領,老本都敗光了,培養人才並不是三年兩年,夷陵戰敗到諸葛第一次北伐才幾年而已,時間也不長呀,哪有時間培養,即使培養了也不能直接帶兵打仗呀,再說了,蜀國內部矛盾重重,益州集團,荊州集團,劉璋舊部集團等等都是相互掣肘的,劉禪也無威望政績,你總不能讓小皇帝去領兵打仗吧,出兵北伐大部分是因為為了轉移矛盾,要是不打仗,比經濟人口增長,魏國不出十年碾壓吳蜀,距離拉鋸更大,說諸葛亮不行,還有就是汙衊諸葛亮殺魏延,好好看看歷史,再說了,諸葛亮死後,讓魏延放在最後,那是為何,因為魏延厲害,大軍撤退,而且還是主帥死了,軍心不穩,而且還是在敵國境內,形勢危急,搞不好全軍覆沒的,讓魏延殿後那是因為魏延有實力,能保證大家都能平安回家。要不然魏兵追來,擋不住怎麼辦,選擇斷後的都是猛人,就像打仗去衝鋒的先鋒一樣,提振軍心,再來個反證法,他死了,你魏國來打呀,為何還要等三十年才被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