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六指笑面小鬼

    以往有打哏節目,觀眾都是喊:使勁!再來一下!現在都是喊:輕點!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被打那個太好看了,觀眾捨不得。

    從道理來講,沒必要,打哏節目演了多少年了,沒有因為打哏出腦震盪的,演員下手有分寸,而且扇子打人也並不是很疼。

    當然這種事也不必上綱上線,兩種喊法其實都是起鬨,方向不同而已!

  • 2 # 行走的態度

    不想不知道,細琢磨琢磨,那把扇子作用還挺大:說它是本書,拿起來就翻;說它是把刀,拿起來就捅;說它是根筆,拿起來就寫;說它是碰瓷的,扔地上就踹;說它是國足,還是算了吧,估計全華人民都不樂意。

    如此看來,相聲演員手中的扇子就好比影視劇中武將手中的兵器,慶功宴上的美酒,守城士兵腳下的城樓,一個道具而已。

    相聲都流傳這麼多年了,從撂地開始,到登上電視的舞臺,他們一直這麼用扇子,這麼一個簡單的真理難道還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嗎?

    據我猜測,那些喊“輕點”的觀眾都是去現場聽相聲的(這個好像也不用猜),再猜測一下,去現場聽相聲的肯定比我這種透過手機聽相聲的更愛相聲,更理解相聲,我都知道相聲演員拿扇子打人那是情節需要,他們會不懂?進一步猜測,觀眾喊“輕點”是不是一種和臺上相聲演員的一種互動的方式呢?

    我覺得這種猜測想的靠譜!

    劇場相聲的魅力就在於這種互動。我看過一些小影片,面對觀眾“退票”的呼聲,郭德綱的說法是“不退票是德雲社的服務宗旨”,周九良的迴應是“要退就都退,別剩一兩個觀眾耽誤我們下班”。觀眾是真的要退票嗎?不一定,可能就是對於相聲演員某些口誤的調侃或互動,而那些相聲演員的精彩回覆,成了神來之筆的包袱,比情節之內的包袱更響,聽眾享受這樣的包袱,演員更享受。

    所以,何必一本正經的糾結“輕點”呢?

  • 3 # 月半的柚子

    謝邀。我覺得這個變化是隨著時間變化的,以前捧哏打逗哏,大家都會起鬨,使勁。現在就是心疼演員,輕點。也因為看相聲的群體發生了變化,以前看相聲的群體普遍年齡大些,隨著德雲社的發展,現在的群體都是年輕人。自然有不少人不是蹦著相聲去的,是看顏的,自然也會心疼,這種感覺就類似追星。只不過現在追的是相聲演員。

    輕點怪,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覺得設計的表演就是捧哏打逗哏,你在那說輕點就影響了相聲演員的表演。我覺得也是,適當就可以。但我更多的認為,這和之前起鬨一個道理,都是相聲演員把觀眾帶入了情景,和觀眾互動。想想沒有觀眾互動也是尷尬的呢,而且,儘管大多數的人還是奔著顏值去的,但最終也是愛上了相聲,也是在宣傳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儘管動機不純。稍加引導就好

  • 4 # 閒白社

    我想到一個故事,春秋時候,齊宣王看到有人牽著一頭牛去宰,他就制止那人,說那牛太可憐了,讓他不要宰牛。那人說,大王你得下令別讓祭祀,祭祀就得宰牛。

    齊宣王說,祭祀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怎麼能不祭祀。把這隻可憐的牛換成羊可不可以?

    齊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被人們解釋為,只看到殺牛殘忍,不知道殺羊也是同樣的殘忍,是一種需要拿起相聲的武器來批判和諷刺的虛偽行為。

    觀眾裡的“輕點怪”也是一樣的,無論裡你怎麼解釋這已經夠輕了,這根本都不疼,他也理解不了。

    我覺得這其實也怪不了觀眾,就算不打,你就是嚇唬一下,作為觀眾看著也不舒服。

    在打人這上面找樂,在過去撂地的時候也許行得通,你在街上撂地,觀眾不認識你,他站在那裡瞧你的相聲,就是去瞧熱鬧去的,你是跟耍猴的在一個水平線上的。

    上到劇場就不能這樣,觀眾都是衝著角兒的名字買的票,再表演《口吐蓮花》這樣的段子,拿捧哏的當鑼敲的,就真的沒有意思了。

    這類段子就是吵鬧的慌,尤其是觀眾知道這是假的,而且還知道捧哏的也知道這是假的,這時候捧哏的還假裝觀眾不知道這是假的,想靠這個逗樂觀眾,這其實是反人性的。

    我不是說所有的打哏都是反人性的,相對於《口吐蓮花》而言,我覺的《酒令》作為懲罰,罰酒三杯的打,合情合理而且很可樂。

    作為一向把觀眾當做衣食父母的郭德綱而言,能讓他說出來“你這個智商為什麼要買票?”也真是厲害了。

  • 5 # 皆大歡喜0530

    這對齷齪男女的所謂相聲,中國許多成語都適合形容它們——不學無術 卑鄙無恥 不以為恥 臭名遠揚 倒行逆施 寡廉鮮恥 鬼蜮伎倆 厚顏無恥 奴顏媚骨 奴額婢膝 奇恥大辱 全無心肝 曲意逢迎 認賊為子 認賊作父 聲名狼藉 恬不知恥 無恥之尤 威信掃地 向火乞兒 行同狗彘 搖尾乞伶 搖尾求食 蠅營狗苟 以怨報德 做小伏低 惹草拈花 荒淫無恥 荒淫無度 搔頭弄姿 聲色狗馬 聲色犬馬 水性楊花 貂裘換酒 斯文掃地 暗箭傷人 嫁禍於人 落井下石 青蠅點素 求全之毀 深文周納 投石下井 無中生有 無事生非 招是惹非 巧取豪奪 鵲巢鳩居 殺人越貸 無惡不作 敲詐勒索 臭味相投 朋比為奸 裙帶關係 同流合汙 同惡相求 同惡相濟 引繩批根 招降納叛 調嘴弄舌 挑撥離間 為虎傅翼 為虎作倀 助桀為虐 得魚忘筌 恩將仇報 反面無情 辜恩背義 孤恩負德 過河拆橋 鳥盡弓藏 棄舊憐新 六親不認 卸磨殺驢 不三不四 落魄不羈 趁火打劫 乘人之危 順手牽羊 投章摘句 買空賣空 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 日削月朘 藏頭露尾 腹有鱗甲 腳踏兩船 狡兔三窟 老奸巨猾 三頭二面 殺妻求將 舞文弄法 笑裡藏刀 心懷叵測 興妖作怪 胸中鱗甲 陰陽怪氣 鷹視狼步 髒心爛肺 鑽天打洞 害人不淺 謀財害命 血口噴人 無所不為 以鄰為壑 造謠中傷 包藏禍心 詭計多端 借刀殺人 居心叵測 人面獸心 蛇蠍為心 為鬼為蜮 別有用心 爾虞我詐 粉飾太平 佛口蛇心 鉤心鬥角 沽名釣譽 故弄玄虛 諱莫如深 口蜜腹劍 口是心非 兩面三刀 瞞天過海 瞞心昧己 欺世盜名 欺天誑地 欺人之談 上下其手 偷天換日 偷樑換柱 虛詞詭說 炫玉賈石 陽奉陰違 招搖撞騙 招搖過市 譸張為幻 自賣自誇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 狐假虎威 欺人太甚 倚勢凌人 倚強凌弱 倚官仗勢 倚財仗勢 依草附木 仗勢欺人 有恃無恐 公報私仇 患得患失 飢附飽揚 見利忘義 久假不歸 賣李鑽核 明哲保身 損人利已 為富不仁 小己得失 一毛不拔 一錢如命 一己之私 錙銖較量 自私自利 背信棄義 背恩忘義 言而無信 罄竹難書!

  • 6 # 娛樂New風尚

    首先呢,何為表演?

    表演:表演(Performing)主要指表演者利用技藝或專長來傳達具體的事件或非具體的意象,以達到藝術或是娛樂的目的。這裡所指的技藝或專長包含肢體動作(人或是動物)、聲音(如廣播)等等。由於在強調傳達的動作,因此不侷限於任何特定的媒介或型式。

    這才是表演,用動作、語言、肢體來達到一系列連貫的藝術,這就是表演。在相聲裡動作是少不了的,沒有了動作可以說相聲失去了骨架。

    推推嚷嚷是在所難免,都是為了節目效果,我想郭德綱老師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但是說話不能那麼直接。

  • 7 # 天雨146927234

    儘管相聲界有些紛爭,從整體看.相聲界,從北京到天津以山西陝西瀋陽河南山東等地市區,演藝隊伍還是普遍的存在,是可圈可點的。您對此有何見解呢?請指點。

  • 8 # 愚公有福

    只是互動罷了,沒必要拿出來說事兒。

    在郭德綱之前,沒有這種現象。尤其是過去那些撂地兒的老藝人們,他們很討厭有觀眾說話,他怕你給他刨了活,他演出就沒效果了。解放後,包括馬季之前的那些大師們,一直延續著這種觀念:你就聽你的相聲,聽到可樂之處哈哈一笑,精彩之處報以掌聲就完了,哪兒那麼多話,聽我的還是聽你的。

    而現在郭先生可不一樣了,他逗你說話,他不怕你刨活,他一個包袱能抖出八個底來,總讓你預料不到,哈哈,也算是開了先河了。但他的徒弟輩,包括小嶽嶽,相比較差距就大了,不過總算繼承了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晁蓋是否察覺到了宋江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