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譚少盛老鴨
-
2 # 使用者7249456299495
我最愛《鹿鼎記》,看了三遍,也是為了學習寫作。感覺金庸過於浪漫,經常糾結於世俗的道德是非和想脫離塵世的衝動之間。只有到了《鹿鼎記》,他才真正放下了,看透了世事滄桑,真正做到了笑傲江湖。《鹿鼎記》也是他唯一一部可以比肩經典文學的作品,把自己對人性的理解表達透徹了,甚至超過清末那些諷刺小說的深度,還兼具巴爾扎克的大師範兒,絕對是他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聽說他本人最得意的也是《鹿鼎記》。
瓊瑤沒看過。雖然我是女的,但最愛戰爭和歷史類文學。張愛玲的作品因為刻畫人性真實,我還看了一冊。瓊瑤麼,我真怕看了會上吐下瀉,所以一直是躲著走的。
-
3 # l情感小窩
現在很多十七八的孩子已經不知道瓊瑤是誰了,更別提看她的書。開啟電腦電視就鎖定湖南衛視,看的都是小鮮肉之類的。武俠小說和瓊瑤書一樣的境遇,很少有人問津。風靡一時的瓊瑤金庸也都成了過去
時。
二十多年前,瓊瑤書看了一本就停不下來,就把整套一本本租了下來,看個遍。尤其喜歡《失火的天堂》,真佩服瓊瑤,透過那麼幾百頁的一本書,讀起來身臨其境。最終是個悲劇結局,更讓人心有不甘。
武俠小說,只是聽看完的同學講,但是電視劇倒是沒少看。《雪山飛狐》《陸小鳳》《韋小寶》《小李飛刀》等等,是那個年代人們主要的精神食糧。
我覺得,現在人心情浮躁,靜下心去投入的看書的人很少了。少男少女打遊戲,直播看娛樂節目,這種消遣方式更多。
-
4 # 英語老師Janny
看哦,我是95後,學英語的,也喜歡武俠小說,包括金庸,古龍,梁羽生的作品,金庸和古龍都是學外文的,學語言的人思維也很活躍,並且他們看書也很廣博,金庸讀古典詩詞,古典文學,國際法,佛學,辦《明報》,一生都在學習,並且還修改了自己的作品,並取名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70,80,90後如果沒看過作品,也應該看過其相關影視劇,金庸先生不為學位,只為學問的精神也是我們當代青年學習的榜樣。記得看書時才瞭解到金庸先生曾痛失愛子,所以在《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謝遜也是類似經歷,所以他很疼愛張無忌,人和人的緣分不是生離就是死別,活著的人只能靠回憶走下去,痛苦是常有的,歡樂是短暫的。即使楊過與小龍女隱居終南山下,絕跡江湖,他們也是等了16年,才在一起的,現實裡,這樣的愛情終是少見的,因為還要克服那麼多世俗的,倫理上的壓力。
喜歡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當時看小說,就覺得文字短小精悍,簡練,且看文字:
①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萬里飛雪,將穹蒼作洪爐,熔萬物為白銀。雪將住,風未定,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輾碎了地上的冰雪,卻輾不碎天地間的寂寞。
②‘’看,樹上的梅花開了‘’。
‘’嗯。‘’
“你可知開了幾朵?”
“十七朵。”
他的心沉落下去,笑容也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
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麼寂寞。
面對著這麼樣一個女人,面對著自己一生中最強烈的情感,面對著這無邊無際的黑暗!……
阿飛這一劍是不是還能刺得下去?
劍無情!人卻多情!
古龍愛美酒,美女,是真性情的一生,也是放縱不羈的才子,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古龍自己曾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確實,即使功成名就,古龍仍然感覺到孤獨和冷清,他小說中大多數是浪子,孤獨的漂泊者形象……
梁羽生先生的作品看的不多,只讀了《白髮魔女傳》,記得梁羽生先生在武俠小說裡很愛寫詩詞,比如《白髮魔女傳》開篇就有: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感覺讀起來有古韻,很美,其實記得讀書時瞭解到梁羽生先生理科也好,學過數學,化學,還有經濟學,可謂文理兼備的小說家。
說到言情小說,我想瓊瑤的作品我們都很熟悉,從最初的小說,到電影,再到電視劇,我想才女或者其他不足以形容瓊瑤吧,她只是以女性角度,細膩地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以及少女對愛情的渴望,人們常說,少女情懷總是詩,我想是的,瓊瑤做到了,雖然嚴肅文學史上,不太講瓊瑤的作品,但從閱讀量,讀者群來說,瓊瑤的作品的確很受歡迎。
哈哈,暴露很多,我自己也是一個瓊瑤作品的讀者,我想強調的一點是,網路上總是抨擊瓊瑤的價值觀什麼的,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如果有特定的價值觀,一般別人是影響不了的;
還有讀者喜歡作品,就去讀好了,畢竟有時候在我們這麼快速發展的時代,能夠靜下來心來,沉浸其中閱讀一本書是很難得的;
為愛而生的瓊瑤,說自己生時願像火花,燃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死時願像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
她賺盡華人的眼淚,只是因為我們太缺什麼,所以在作品中努力尋找著。
那時讀的較多的有《窗外》《聚散兩依依》《在水一方》《剪剪風》《夢的衣裳》《煙鎖重樓》《蒼天有淚》
《一簾幽夢》《昨夜之燈》《幾度夕陽紅》等等,有人喜歡的話,可以看看《我的故事》《不曾失落的日子》
我不後悔讀武俠和言情小說的歲月,那時一個下午沉浸在武俠裡神遊,或者讀著瓊瑤的小說,體會著男女主人公間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我覺得這些作品本身也是會帶給讀者思考意義的,比如金庸先生作品裡,一直引用《金剛經》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瓊瑤作品裡一直出現的,藝術作品,畫家,印象派,音樂,詩人,舞蹈,小說家,就像《浪花》裡說的‘’人有兩種,一種隨波逐流,平平穩穩地活下去就夠了,於是,他是正常的,正常的婚姻,正常的職業,正常的老,正常的死;另一種人,是命運的挑戰者,永遠和自己的命運作對,追求深處的真與美。於是,他就一切反常,愛的時候愛得要死,不愛的時候,不肯裝模作樣,他忠於自己,而成了與眾不同。‘’她也是生命意義的追問者,也有‘‘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的失落與悵惘之情……
回覆列表
18歲的時候,我看金庸跟古龍的小說,那完全是一腔熱血,我的武俠夢,現在的反過頭來看,金庸跟古龍,他感覺他是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人性好壞寫到淋漓盡致,尤其是古龍的小說,它能把一個男人的好寫道,感天動地,也能把一個人的壞寫道,無所不用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