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笑春風
-
2 # 硝煙遠逝
歷史上確有血戰八里橋之說,參戰的騎兵是滿清最強捍的滿蒙八騎,他們平藉手中的戰刀,長矛,前卜後繼,誓死如歸的氣概令敵軍感凱。但戰爭並不是氣勢就能戰勝敵人的。面對擁有先進武器的八國聯軍,勇敢犧牲並沒有取得最後勝利。勝利是有條件的,人,武器,後勒,人民的支援度。或戰天時,或佔地利,如果什麼都不具備,勝利的可能性很小。血戰八里橋只表現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勇敢精神。沒有把勝利拿到手。
-
3 # 小潘縱史
八里橋之戰是清軍與英法聯軍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不言自明,清軍總體來說是比聯軍弱的,即便數量佔了優勢。
最重要的是戰略不當。清軍主將是蒙古親王僧格林沁,他手下有著數量不少的蒙古精銳騎兵,此時僧格林沁親王還沉浸在上次大沽口的勝利之終不改不能自拔,於是驕傲輕敵起來,卻忘了上次聯軍人數極為有限。又錯把西路聯軍當成主力,還荒唐的下令騎兵衝鋒,這本沒錯,因為蒙古騎兵衝鋒力極強,一開始也衝散了敵人的隊形。但他考慮差了一些因素:馬匹畢竟沒見過什麼克虜伯大炮,會被驚嚇;二,一開始的勝利是清軍找到了聯軍的薄弱處,但形勢誤判後方法便失效了。沒有肉搏,騎兵怎能以血肉之軀抵擋全副武裝,有著熱兵器的聯軍呢?(但此時聯軍的槍炮比較笨重,發射也費時)後世便看見了這樣一個畫面:蒙古騎兵瘋狂的向聯軍發動衝鋒,結果在聯軍的掃射下沒到陣前馬匹便應聲倒地,於是騎馬者也倒在血泊之中。一戰下來,清軍損失慘重,騎兵全軍覆沒,而聯軍不過傷亡不到十人。
當然,如果僧格林沁指揮得當,智取而不是勇猛的話,可能八里橋戰役能夠獲得勝利。
-
4 # 彭衙古風
八里橋位於北京城東二十餘里,是由通州入京的咽喉之地。1860年9月21日凌晨4時許,聯軍從郭家墳一帶向八里橋推進。當時的清軍總兵力達三萬多人,而騎兵就佔了近萬人。上午聯軍分東、西、南三路向八里橋清軍發起攻擊。清軍以騎兵從正面實施衝鋒,斃傷敵人千餘,但是,清軍騎兵在衝到踞敵四五十米時,遭到聯軍利用戰壕密集火力阻力和炮兵散彈的轟擊,造成大量傷亡,而被迫撤退。後英軍分兵一部向於家圍進攻,企圖抄襲清軍後路,僧格林心甚為恐慌,便於兩軍大戰之際自乘騾車而逃,造成軍心不穩,全線敗退。次戰,是關係北京安穩的關鍵性一戰。本來清軍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而聯軍由於戰線拉的太長,兵力相對分散,人生地疏,且無艦炮支援的情況下,仍然節節敗退,究其原因,首先是清廷的命令朝令夕改,忽戰忽和,出爾反爾,領前線將領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其次領軍將領戰法陳舊,兵力部署不當,在英軍偷襲抄後路時,竟然沒有可以用的預備兵力前去阻敵,而導致全軍潰敗。主將在軍心不穩的情況下,不是奮勇殺敵激勵軍心,而是先軍而逃,焉有不敗之理。總的來說,決策者的矛盾、主將的膽怯、戰法的落後、臨變的能力不足等等是導致八里橋慘敗的原因,其所導致的就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
-
5 # 使用者9668730768486
為君難,為臣不易,君臣封建社會要有勇有謀,道光帝是愚君,I84O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不吃一塹長一智,姑息且安,君主家有萬卷書,要想到宋代淵澶之盟,西夏歲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一雪前恥。但他沒做,得過且過十年後,傳位又犯錯,奕訢,奕濘,本來傳位皇位,德才廉配重中之重,道光傳位瘸子奕寧,又在騎射武功差夥奕寧。錯
在武功,詩書,史學都有才華的奕訢落選,悲後來在國家民族生死問題上顯出咸豐帝,逃避,玩弄貓伶狗俐的小把戲,與皇太極抱病騎馬指揮凇錦大戰,康熙御駕親征,天襄之別。真是把國家與個人自己拖入災難。在僧格林沁與英法聯軍交戰問題上,有勇,無智無謀是僧格林沁的真實寫照,三十天時間,一百八十公里的戰線上,伏擊戰沒有,堅壁清野沒有,夜襲戰沒有,奇襲戰沒有,失敗是必然,英法聯軍勞師遠征,戰線補給困難,我們以靜制動,以逸待勞,地形熟悉,你讓韓信指揮三萬大軍,對付八千侵略軍,零敲碎打,截擊後方,化整為零,埋伏村莊,撒豆成兵,火槍火炮照樣被吊打,打得滿地找牙,全軍覆滅,八千侵略者,給韓信弄死,塞牙縫都不夠。僧格林沁後來攻打土匪捻軍不成,反而被捻軍宰殺,屍首分離,就證明他無智,無謀當指揮。
回覆列表
八里橋之戰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戰役,它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這次戰役,清軍在戰術上,武器上都不能和西方侵略者相比,所以被打得潰不成軍。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僧格林沁曾經在大沽口炮臺打過一次勝仗。吃了虧的英法侵略者調集大批兵力,準備直攻北京。
而僧格林沁在獲勝後,產生了輕敵的思想。放鬆了對大沽口炮臺的防守,這使得英法聯軍輕易的攻佔大沽口,並沿白河向北京前進。最終,雙方主力相遇在八里橋一帶,進行最後的決戰。
在這次戰役中,清軍主要想依靠從蒙古調集的蒙古騎兵衝擊英法防線。但是,這些騎兵大部分是臨時徵集的牧民,沒有受過相應的訓練。戰馬也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武器則是落後的馬刀、弓箭和陳舊的火繩槍。
而英法聯軍的兵種齊全,步兵裝備訓練要強過清軍,而騎兵的質量更是遠超過清軍的蒙古騎兵。而炮兵裝備的阿姆斯特朗炮效能極佳,是這次戰役勝利的主要因素。這種炮體積小,重量輕,但是由於是線膛炮,射程遠,精度高。是英法聯軍野戰的主要火力支援。
1860年9月21日,八里橋戰役開始。這場戰役從開始就處於一邊倒的局面。很多地方都有描述,我就不贅述了。簡要經過就是僧格林沁的騎兵向英法聯軍發動衝擊。雙方的兵力,僧格林沁二三萬人,英法聯軍大概在八千人左右。
在阿姆斯特朗炮的轟擊下,僧格林沁沒有經歷過炮火洗禮的蒙古騎兵大亂,四處亂竄,把步兵也衝散了。最後,在聯軍炮火和步騎兵的進攻下,清軍潰敗。
雙方的傷亡比例極為懸殊,這也證明了,封建王朝時期的騎兵根本不是近代混合兵種軍隊的對手。
騎兵一直被當做遊牧民族克敵制勝的法寶,但是到了火炮出現後,騎兵便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因為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馬匹會四處亂竄,使得自己的隊伍潰亂,進而失敗。
八里橋之戰,就從實踐上驗證了這條真理。少量的,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火炮的聯軍,輕鬆的就打敗了龐大的,稱雄一時的蒙古騎兵。至於說機槍的出現,則是加大了殺傷效率,但對騎兵影響不大。因為在機槍面前,馬匹依然是保持直線向前衝的態勢。只有火炮才是騎兵的天生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