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常容

    每一個國家使用的語言不同,每一個國家的交流的口語也不同,但是不要忘記當時屬於周朝,周朝作為皇朝的存在,肯定有官方語言,所以大臣之間交流沒有問題,他們學習的是官方語言,普通老百姓不認識字人,交流肯定很困難,但是對於識字的貴族來說,那並不存在任何問題。

    孔子曾對自己的兒子伯魚說:“不學詩,無以言。”意即:“不學《詩經》,就不會說。”《詩經》裡有十五國風,融合了各國語言。《詩經》的語言也被稱作“雅言”。所以詩經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商鞅也好,呂不韋也好,去其他地方做官是不會有任何語言表達上的問題。

  • 2 # 看鑑福州

    先秦時期,有中國第一步詩歌總集名曰:詩經。《詩經》又分為風、雅、頌。

    風:指國風,是周朝各封國之間的民間歌謠。雅:指周朝時期的官方正音。頌:指祭祀是用來歌頌先輩功德的音樂。

    由此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雅音作為官方正音,很可能就是當時人們貴族之間的交流的通用語言,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只不過這種語言可能指流傳在上層貴族與知識分子之間。而平民百姓還是用他們所在國的方言。

    那麼所謂的正音雅言又是指哪裡的官話,一般來說,中央政府所在地的語言就是屬於官方正音。自古以來,夏商周開始中原地區一直以來就是朝廷的所在地。那麼自然,中原地區的語言也就成了正統的官方語言。

    作為周遊列國的知識分子們,要想進入上層並且有一番作為,那麼學習官方正音自然必不可少的功課。

  • 3 # 白眼看綠茵

    嚴格來說,戰國時期各國語言文字不通不準確,許多國家之間還是通的。《呂氏春秋·貴直論三·知化》中載伍子胥言:“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能處,得其民不得使。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得其民能使之,越於我亦然。”這說明吳越在語言文字方面與齊不同,但吳越則同。同理,齊魯晉燕等中原國家言語文字也是通的,雖有差異,不會很大。另外,當時周王室也有官話,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官方場合,大家都將官話,也就是所謂的雅言。《論語》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就是說,孔子在正式場合,講的都是官話。周代貴族要接受教育,其中就包括雅言,另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文字。周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文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學書記。”《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六書就是象形、指事、轉註、假借、形聲、會意六種造字法。各國文字在演變中有差異,但都符合六書,差別不大。以郭店楚簡為例:

    郭店楚簡是戰國初期楚國的文字,楚屬於和中原文化差別比較大的蠻夷國家,《史記·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但如果比較郭店楚簡的文字,和秦釐定的小篆其實差別不大。

    秦是後立的諸侯,平王東遷時才立,真正開鏡有土以立國,至戰國也就200年時間,所以秦文化尤其是文字受周王室影響很大。雖然秦也屬於夷狄,但秦是夏君夷民。所以秦釐定的小篆,可以說是在周王室正書基礎上形成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推知,各國文字差別不大。

    既有通用的官話雅言,文字又差別不大,所以遊士在各國做官語言文字不會成為很大的障礙。

  • 4 # 歷史吐槽

    文字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交流和記錄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國發現文字記錄最早是甲骨文,後來文字的發展就形形色色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各自為政,並不太受周朝的管轄了,不管是自己國內文字還是哪個方面,都有些修改了,有了自己國家的特色!咱們就來看下單一個馬字就有多種寫法!

    一個字就有這麼多種寫法,那更不要提長篇大論的書信和對話了,就像現在的北方人去聽粵語,能聽懂一句兩句的還都是蒙對的!既然是這種情況,那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豈不是每個人都要配備翻譯,或者會七八種語言???

    其實,用不了這麼麻煩的,你來看下我的分析。

    本是同根生

    中國歷史上存在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後的發展便是周朝和春秋時期的金文和銘文!隨著周朝政權的衰落,中央政令在各地漸漸失去了效力。而地方政權的興起賦予了地方政權極大的自由,其中就包括了對於文字的更改使用權。這時就出現了各地文字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特色!各國之間的文字自此出現了不同。但是各國文字的基礎仍是周朝金文為基礎。

    戰國後期,周朝天子也偶爾給各國發生的大事送上類似貼文之類的賀詞。雖然政權效力不如從前,但是獲得周朝天子的承認對於各國還是有一定的正面意義的!因此既然周朝天子可以將自己的貼文送於各國而通行,證明在文字上,還是以周朝的官方文字為指導!

    周遊列國

    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主張和思想,而且自己門下弟子也來自不同的國家,從小也是接觸不同的文字和方言,但是弟子在孔子這邊都可以聽懂並且書寫,證明文字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統一性。

    到了戰國時期,蘇秦佩戴六國相印,身為六國開啟自己的合縱之行,每到一個國家都憑藉自己的三寸之舌說服各國國君加入合縱聯盟,共同對抗秦朝。

    這就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各國的文字和語言發音有所不同,但是有周朝文字的存在,各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雖然當時的社會教育水平並沒有現在高,但是各國上流社會中通用的一種文字應該是周朝的官方文字,當然這種文字和發音的保留,為後來各國之間的交流和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做統一全國文字書寫的原因。

  • 5 # 吳說歷史

    我覺得各個國家的文字有可能有不同的地方,但是說話交流不影響。

    就像五六十年代一樣,大家基本都是文盲,根本不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說話絕對沒有影響交流。同時,普通話沒有推廣,有些地方過了一座山就是兩種方言,但是官方語言是一樣的,所以從北京到廣州,同樣的字型,只是讀音不同而已。

    因此,從五六十年代現象推測到2000多年前,應該也差不多吧。百姓不認識字也能語言交流。即使各個地方方言聽不懂也沒有問題,語言文字基本一致,不影響讀書識字人的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激戰場》國際服排位機制是什麼樣的?和國服是否是一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