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掌中文娛

    看問題,不知道您是不是想問?唐朝與契丹之間進行的冷陘(xing)之戰。因為縱觀整個唐朝歷史,在與契丹進行的一系列戰爭當中,唐朝多數情況下均取得勝利。至於敗仗,則有三,分別為硤(xia)石谷之戰,東硤石鼓之戰、冷陘之戰。在這三場與契丹的戰爭當中,唐朝均以失敗告終。其中硤石谷之戰,東硤石谷之戰之戰發生在唐武周時期,雖然武周被稱為貞觀遺風,但嚴格上來說已不是真正的唐朝。而冷陘之戰則發生在唐玄宗時期,所以我猜,作者應該想問的是,唐朝與契丹之間進行的冷陘之戰,為什麼唐朝會失敗?

    從冷陘之戰的戰果來看,這一戰無疑是唐朝敗給契丹最慘的一戰。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唐朝和契丹,為什麼會打冷陘之戰?

    景雲元年(710年),因戰敗而依附於東突厥的奚部(與契丹同族異部,後歸順契丹),在唐朝漁陽(今天津薊縣)、雍奴(今天津武清縣西北)等地殺伐擄掠。而此時,幽州(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東北)大都督薛訥與燕州(今北京順義縣)刺史李進有隔閡,為避免貽誤戰事,唐睿宗將薛訥調為幷州(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長史,另派左羽林將軍孫佺為幽州大都督。

    景雲三年六月(及開元元年),由於營州被契丹佔領,孫佺立即率領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率步步兵20000,騎兵8000,分為三路進攻奚和契丹。將軍烏可利諫阻道:現在天氣正熱,行軍路途艱險,我軍孤軍遠襲,敵方以逸待勞,犯兵家大忌,此戰必敗。由於急於求勝,孫佺並沒有理會烏可利的話,命令李楷洛率騎兵4000作為前鋒,自己率主力跟在後面,向北開進。

    6月22日,孫佺大軍進入冷陘地區,李楷洛所率前鋒,與奚酋李大酺(pu)所率的8000騎兵相遇,李楷洛部初戰失利。而此時,本應去救援的孫佺,卻臨陣怯懦,不敢前去救援,想要率兵撤退。奚酋李大酺見孫佺所部引兵退卻,隨即乘勝追擊,大敗唐軍。孫佺率殘部,依山結為方陣,以求自保!李大酺陣前大罵孫佺,孫佺則謊稱自己並非是來攻打契丹。而是奉皇上的命令,前來慰問談和的。說李楷洛擅自用兵,並非他的本意。孫佺怕李大酺不信,隨即將自己軍中的絲帛近萬段及紫袍、金帶等贈予李大酺,以示和好!李大酺假裝相信,並讓孫佺引兵退去,唐軍撤退時,由於將士們恐懼,陣容不整。李大酺於是乘勢揮軍追擊,唐軍潰敗。孫佺和周以悌被俘,後被斬,只有李楷洛和烏可利僥倖逃脫!

    這場戰役,從兩方的將領來看,奚酋李大酺指揮靈活果斷,雖然和李楷洛初戰得利,但並沒有為此放鬆警惕,當觀察到唐軍撤退陣容不整時。立刻抓住戰機,以快速機動的騎兵隊伍迅速追擊,最終大敗唐軍,取得全勝。而反觀唐軍將領孫佺,行軍打仗,不知勝而戰,在部下烏可利曉之以利害後,仍執意開戰,可謂愚蠢而又貪功,而唐軍選擇這樣一位將領,駐守邊關,豈有不敗之理!

  • 2 # 麻花的故事

    對於契丹是如何打敗唐朝的這個問題,可能麻花孤陋寡聞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契丹出現在歷史中的時間應該是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國,後改國號為遼。而我們都知道公元907年唐朝剛好滅亡了,中原再一次陷入了軍閥割據,進入了五代時期。所以理論上來說唐朝是沒有機會被契丹打敗的,不過麻花還是來分析一波。

    契丹

    但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是突然就出現在歷史中的。契丹也不例外,但有關於契丹來源的相關書籍太少,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定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契丹發源於東北,而東北少數民族最早是東胡,東胡在漢初的時候被匈奴人打的躲進了鮮卑山,所以就有了鮮卑。到了東漢時期,匈奴被東漢打到了中亞地區,鮮卑藉機佔領了蒙古高原。

    但鮮卑內部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分為宇文鮮卑、慕容鮮卑、拓跋鮮卑等等。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可以說是強盛一時,宇文鮮卑依附後趙的石勒,被慕容的前燕所滅,慕容的前燕又被拓跋的北魏所滅,拓跋的北魏又分裂為東西魏,西魏又被宇文泰篡權變成了北周,而皇室宇文氏就是宇文鮮卑的後裔,反正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就是鮮卑各部的鬥爭。而宇文鮮卑其中一個分支迭剌部則發展成了後世的契丹,所以現在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契丹是宇文鮮卑發展來的。

    唐朝

    這個麻花就不細說了,關於唐朝相信很多人比麻花都熟悉。簡單的介紹下,唐朝的建立者李淵本是隋朝的唐國公。而楊堅竊取了北周的江山,建立了隋。沒過幾年,李淵就奪了楊家的江山,而且用的方法和楊堅當年有異曲同工之妙啊。李淵可以說幫宇文鮮卑報了仇,可謂是和契丹有那麼一點淵源啊。好了,言歸正傳。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大唐,歷經二十一帝,於公元907年滅亡,享國二百八十九年。而耶律阿保機在同年建國。真巧,難道真是宇文鮮卑部感激李淵當年幫北周報了一箭之仇,所以唐朝立國期間就沒不挑事?唐朝才一滅亡,就建國。又跑偏了,言歸正傳、言歸正傳。那契丹這兩百多年間在幹嘛?這可能就和這個問題有關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唐朝時期的契丹

    既然契丹有了說法,那唐朝時期自然就應該有契丹了,只是可能還不叫契丹,那叫什麼呢,我也不知道,也懶得查了。反正當時的唐朝北方要麼突厥、要麼回紇。所以聯絡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這個說法可以斷定當時的契丹應該也是由一個個的小部落組成,沒啥實力,所以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著突厥、回紇這些大勢力。那提問者的問題就應該是突厥或者回紇是怎麼打敗唐朝的。因為保不準哪一戰裡邊就有契丹的影子。

    唐朝與突厥、回紇的戰爭

    回顧歷史,唐朝與突厥的戰爭基本是在唐朝早年,姑且叫它“唐突戰爭”。為什麼後面沒打了呢,因為唐朝把突厥滅了建立了都護府,變成了唐朝的領土。所以唐朝在與突厥的戰爭中不存在打不過。那再看回紇,後改名回鶻,回紇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臣服於唐朝的,甚至在唐朝安史之亂時還出兵幫過唐朝,但因為回鶻是個奴隸制社會,已經不適合當時的一個發展趨勢了,長期統治無道,自己內部就崩解了。有一部分回鶻貴族選擇了向南遷往唐朝邊境,這一部分回鶻貴族想借唐朝的力量復國,唐朝沒同意,回鶻就開始攻打唐朝邊境,後被唐朝打敗了。而且這時候的回鶻已經分崩離析了,契丹不可能還依附這樣一個政權。就算還依附著,結果也沒打贏唐朝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善美的定義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