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端一小

    【藥 材 名】柘木

    【拉 丁 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別名】原植物柘樹,又名:柘,柘桑,文章樹,灰桑樹,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黃桑,黃了刺,刺釘,黃疸樹,山荔枝,痄腮樹,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名稱考證】柘木 (《本草拾遺》),柘樹(《救荒本草》),柘(《詩經》)、柘桑(《淮南子》高誘注)、文章樹(《清異錄》)、灰桑樹(《湖陰縣誌》)

    【藥用部位】柘樹的木材。

    【性味歸經】《本草拾遺》:味甘,溫,無毒。入肝、脾二經。

    【功效主治】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治崩漏,飛絲入目,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l-2兩。外用:煎水洗。

    【資源分佈】分佈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浙江、安微、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古籍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①《本草衍義》:柘木,裡有紋,亦可旋為器。葉飼蠶曰柘蠶。葉硬,然不及桑葉。 ②《綱目》:楊,處處山中有之,喜叢生。幹疏而直,葉豐而厚,團而有尖。……其實狀如桑子而圓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

    【相關選方】

    ①治月經過多:柘樹、馬鞭草、榆樹。水煎兌紅糖服。(《湖南藥物志》)

    ②洗目令明:拓木煎湯,按日溫洗。(《海上方》)

    【原生形態】柘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以上。小枝黑綠褐色,光滑無毛,具堅硬棘刺,刺長5~35毫米。單葉互生,近革質,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13釐米,基部楔形或圓形,先端鈍或漸尖,全緣或3裂,上面暗綠色,下面放綠色;幼時兩面均有毛,成長後除下面主脈略有毛外,餘均光滑無毛;基部3出脈,側脈4~5對;葉柄長約1釐米,略有毛;托葉小,分離,側。花單性,雌雄異株;皆成頭狀花序,具短梗,單一或成對腋生;雄花被4裂,苞片2或4,雄蕊4,花絲直立;雌花被4裂,花柱。花期6月。果期9~10月。喜生在Sunny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

    【參考出處】《本草綱目拾遺》、《本草衍義》、《綱目》

    【相關藥材】柘木白皮

    【關 鍵 詞】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崩漏飛絲入目瘧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缸內直噴發動機是否一定要使用全合成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