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矮油的太陽

    我們一直生活在農村,父母都六十多了,現在的農村也不像以前了,土地都承包了,也不用幹什麼農作物了,大馬路都通到家門口,也都蓋起來新房,感覺現在的農村也不比城裡差。

  • 2 # 農言著實

    你的父母是農民嗎?他們現在多大年紀了?一輩子為兒女辛勞,他們的身體狀況現在怎麼樣?

    必須是農民,而且還是祖傳的農民!

    到了我,現在雖說在城裡有了房子,而且呆在城裡的時間要更多一些,但是總感覺是“寄生”的狀態。

    給我自己的定位就是——農民工——由農村來到城市的務工人員!

    在農村,一般五十歲左右的年紀,看著就很顯老。經年累月的在露天的田地裡勞作,尤其是臉上和手上,給人的觀感都是說不盡的滄桑!

    我是八零後,三十出頭;父母都是六零後,五十出頭!

    小時候那會,貪玩不好好學習,父母總是嘮叨: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是家裡的整勞力了!

    整勞力——這是他們一生的寫照!

    從小他們這一代人就是“修理地球的專業戶”,風裡來雨裡去,臉色焌黑,手上因為常年使用農具的原因,都結了一層老繭,顯得非常的粗糙。

    尤其我爸,總感覺我爺爺奶奶這邊的遺傳問題,我的幾位伯伯叔叔頭髮白的特別早,因為白頭髮的原因,看著要更老一些!

    像上面說的,他們六零後一代人都是跟土坷垃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人,他們年輕那會看著身上很有肌肉的感覺,年紀大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酸、痛,總之就是各種不舒服隱藏在這些肌肉裡!

    他們那一代人,腰疼、腿疼,尤其像是整整一代農村人的職業病!

    我爸,在前年冬天的時候,腰疼的直接走不了路,我跟他去醫院檢查——腰椎間盤突出。

    從他出院到現在,我一直提心吊膽。叮囑他不要幹一些下重力的力氣活。

    因為他不願意來城裡,只願意呆在農村老家,我隔三差五的給他打電話,就怕這病跟感冒發燒似的,不知道啥時候又突然而至!

    我媽好一點,但基本大病沒有,腰疼、腿疼常在!

    在我這村裡,有很多農村人,年紀大了,身體駝背的厲害,或者雙腿有些像“O”型腿,走路都顯得很怕大風的樣子。

    生活,對誰都不那麼容易!

  • 3 # 凱文叫你

    看見這個問題感覺又親切又心酸,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父親當過十年的兵,長島、濰縣這是他常常提到的地方,後來復原和母親在我們莒縣這邊的農村待了一輩子。

    父親心靈手巧,脾氣耿直,待人和善。說起心靈手巧,像理髮、炒菜、寫毛筆字每樣都做的很好。我們小時候一群小夥伴的頭髮還有我媽和爺爺大爺小叔的頭髮都是我爸理的。他沒學過,都是自己鑽研領悟的。他在鎮上糧所飯店幹過好幾年廚師,以後農村有個婚喪嫁娶的事,都找他掌勺,父親都是每求必應。說起寫毛筆字,更是激起了我童年的回憶。父親寫的一手好字,鋼筆字、毛筆字都寫的不錯。過年家家戶戶貼對聯,那時還沒有賣對聯的,每天都有好幾個人送紅紙過來,讓父親給寫對聯。父親幫忙裁紙,一會停下來想想這家幾個屋門口,廚房是不是有裡間,面面俱到,生怕給寫漏了。我們姐弟妹三個給扶著對聯父親寫,然後幫著晾對聯,我家的大院子裡紅花花的一片,滿院墨香……

    父親是一個勤奮的人,他早年有胃病,吃飯一直需注意,母親從來不做死麵或是燙麵的食物。因為身體瘦所以我家一直只種口糧地,冬天農閒時父親就種平菇,到現在我都記得父母在菇棚裡忙碌的身影。這在當時讓很多人羨慕,因為那時冬天農民就是閒著吃老本的日子。

    父親還是一個孝子,對爺爺奶奶說話從來都是輕言慢語的。春天父親會帶著奶奶逛我家的院子,陪奶奶看奼紫嫣紅的花兒,告訴奶奶花的名字。他是奶奶最得意的長子,整個人都讓奶奶感到驕傲。

    寫到這裡我已是淚流滿面,父親永遠活在了55歲,到現在已經去世十多年了。母親現在已經快七十歲了,身體不是很好,心腦血管的毛病,年年都要掛吊瓶衝血管,去年又加上了青光眼的毛病。父親的去世給母親打擊很大,病榻上的父親多數是母親照顧的,母親心細,幹什麼都是任勞任怨。前些天母親來縣城看動手術的大嬸,我本來想叫母親多住幾天,母親說買了十隻小雞離不開人,就和一起來的大娘嫂子她們回去了。今天老公還問我母親改複查眼睛了,哪天去。我打電話給母親,母親說正和大娘她們在街頭拉呱呢,等過幾天就來,手機來還傳來大夥的歡聲笑語。多好啊,希望時光走慢點,家中有老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最後祝天下的父母都長壽安康!

  • 4 # 菏澤張濤

    我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種著十多畝田地!基本一年到頭剛剛夠花銷的,種地大部分是掙不到錢的。這兩年種山藥光包地都得兩千七八一畝地,山藥價格還不穩定!

    爸媽都六十了,我爸每天腰疼腿疼。平時青菜買的都少,肉更很少買!過慣了苦日子了,不捨得花錢。在農村生活富足的還只是一部分……

  • 5 # WANG4049

    農民處於社會底層。一生勞作辛苦奉獻卻得不到回報,吃飯靠天,以地為命,老無所依,毫無保障。農民有大智慧,是唯一一群曾經能夠自給自足活命的人。現代農民群體正在分化瓦解,人數驟降,“鯉魚跳龍門”,大多轉化到其他行業,因為現在沒有幾個願意當農民的,基本上只有老弱病殘還在堅持。未來農民應該是政府扶持的比較精華的小群體。

  • 6 # 只若初見安

    我出生在一個北方的農村,我的爸爸媽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從小我就看著他們和土地打交道,一直到現在還在種地。

    我爸爸媽媽是1959年屬豬的,用農村的虛歲來說,今年已經61歲了。他們身體都不太好,所以我一直勸他們說,讓他們不要再種地了,我媽媽說,我已經幹了一輩子農活,你讓我突然一下不幹了,那作為農民收入來自哪裡?每天呆在家裡閒著也不習慣。

    我爸爸膝蓋骨質增生,肩盤突出,手指也骨質增生變形了。我媽媽也是肩周炎,腰間盤突出,因為腿以前受過傷,所以一到下雨就會痛,有的時候可能就痛的走不了路了,體質也是非常差的。有時回家覺得他們太辛苦了,就給他們給點錢讓他們拿著花就不要再去那麼辛苦的去種地了。因為有的時候種完地回來之後晚上可能都睡不著覺,因為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疼。他們拿著錢,也捨不得花。可能我覺得他們那一層人的成長環境造成了.骨子裡覺的不勞動就沒有飯吃的想法吧!我們覺得他們太辛苦,爸媽都覺得已經習已為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覺得生活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