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後新晴原創

    吳宓先生,學貫中西,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辦《學衡》雜誌,三年出79期,進行中西文化比較,闡述漢字漢語的優勢,竭力保護了漢字漢語,使母語沒有被日文或拉丁字母所取代。這都是昨天的故事,講多了也許不好。吳宓先生當年在“文革”中,就是因為“反對魯迅就是反革命”而被打倒的。

    文章脫離不了時代語境,好與否,對與錯,有時真不好說。因為時過境遷,我們對過往雲煙,有些細節並不瞭解,一瞭解會大吃一驚,顛覆以前的概念——怎麼會是這樣!有的事,知道的少一點比較好,知道的太多並不好。

  • 2 # 張文禪

    魯迅這篇文章寫法奇特,如果我們不知道以上的事實,誰能領會其意呢?他以"愛我者"的口吻說話,把自己比作那一片楓葉一一他稱之為"臘葉",因為那是陳舊的,乾枯的。主人因為同情了它,因它有病。

    全文分兩段:笫一段交待臘葉的來歷。笫二段闡述收藏一片楓葉的經過。以自己憐惜愛護病葉的心情,來比喻青年們對作者愛護和珍惜,並流露出親切感激的情意。

    表面上寫作者去秋和今冬待病葉不同的心情,實際是以"臘葉"自喻,通篇表現了對於愛護他的青年們溫情善意與和藹可親的感激心情,還喑含著對青年們的叮囑,希望"愛我者"再不要用寶貴的時間來關心他,而要儘快站出來,去關注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

    綜上所述,這篇散文詩寫得異常精彩,作者把豐富的情感濃縮在不到400字的篇幅內,從中可看出魯迅先生不凡的文字功底和卓越的寫作才能。最後用以下一句話作結束語:君子如蘭,空谷幽香。

  • 3 # 趙子曰原創

    魯迅的文章,在我們這一代人,可以說讀的是最多的。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土地的作家”,他是為數不多的被毛主席推崇認可的文學家、思想家。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因此,我們上學時的課本里,現當代作家中,自然是魯迅的文章選入的最多。幾十年過去了,還略有些記憶,比如《一件小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藤野先生》、《祥林嫂》、《藥》、《秋夜》、《論雷峰塔的倒掉》、《拿來主義》、《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友邦驚詫論》、《為了忘卻的紀念》、《紀念劉和珍君》,當然還有《阿Q正傳》及《狂人日記》的節選文章等等。其中不少情景及語句是要背誦的,還真是令人難以忘記啊。魯迅到底夠不夠偉大我不知道,但他的文章或者雜文那可真是超一流的。

    題主所說的《臘葉》這篇文章,我以前沒有讀過,現在去讀,也應該不錯吧。但哪裡還有少年時的情懷?不管怎樣,也不論年代,魯迅的文章還是值得一讀的。也許魯迅現在不吃香了,聽說語文課本里也難得見到他的影子,但如今網路發達,想讀魯迅還是可以找得到的。

    魯迅是反傳統的,他是新文化革命的主將。傳統的東西是有一些需要反的,但並非全盤否定,全盤否定之後怎樣建立起新的文化思想,恐怕太難了。在魯迅和胡適之間,我是更喜歡胡適的,雖然胡適的文章不一定有魯迅的吸引人。但魯迅畢竟是魯迅,他啥時候都值得我們一讀。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還是以魯迅的話結尾吧!

  • 4 # 一往文學

    這篇散文其實很短:

    燈下看《雁門集》,忽然翻出一片壓乾的楓葉來。

    這使我記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葉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楓樹也變成紅色了。我曾繞樹徘徊,細看葉片的顏色,當他青蔥的時候是從沒有這麼注意的。他也並非全樹通紅,最多的是淺絳,有幾片則在緋紅地上,還帶著幾團濃綠。一片獨有一點蛀孔,鑲著烏黑的花邊,在紅、黃和綠的斑駁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視。我自念:這是病葉呵!便將他摘了下來,夾在剛才買到的《雁門集》裡。大概是願使這將墜的被蝕而斑斕的顏色,暫得儲存,不即與群葉一同飄散罷。

    但今夜他卻黃蠟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復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過幾年,舊時的顏色在我記憶中消去,怕連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夾在書裡面的原因了。將墜的病葉的斑斕,似乎也只能在極短時中相對,更何況是蔥鬱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樹木也早經禿盡了,楓樹更何消說得。當深秋時,想來也許有和這去年的模樣相似的病葉罷,但可惜我今年竟沒有賞玩秋樹的餘閒。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裡說:"《臘葉》,是為愛我者的想要儲存我而作的。"又,許廣平在《因校對〈三十年集〉而引起的話舊》一文裡說,"在《野草》中的那篇《臘葉》,那假設被摘下來夾在《雁門集》裡的斑駁的楓葉,就是自況的"。

    我們今天嘗試哲學式地解讀這篇散文。

    傷春悲秋的時間感

    有個詞語叫做"傷春悲秋",林黛玉春末葬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情感自古便是有的。這篇文章裡的葉子是臘葉,臘月是一年中最寒冷地月份,我們常說:寒冬臘月,臘葉的色彩是古籍冰涼,對應生命歷程中的尾程。而且這臘葉不是完整的,一片獨有一點蛀孔,鑲著烏黑的花邊,在紅、黃和綠的斑駁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視。與其說魯迅先生是寫臘葉,不如說是寫魯迅先生對於死亡以及殘缺生命的體悟。

    他在去世前一個月完成的《死》中表示,希望自己死後,活著的人將他"趕緊收殮,埋掉,拉倒。""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又表現出一種豁達。"晚年,他時常對朋友說:"我覺得那麼躺著過日子,是會無聊得使自己不像活著的。……我總這樣想,與其不作而多活幾年,倒不如趕快工作少活幾年的好,因為結果還是一樣,多幾年也是白白的。"這種在今天仍挺難為世人普遍接受的觀念,也折射出魯迅對生死矛盾而獨特的理解。 如他在《死》中所道:"大約我們的生死久已被人們隨意處置,認為無足重輕,所以自己也看得隨隨便便,不像歐洲人那樣認真。"

    有學者認為"這篇散文詩,在它現實生活的層面上的表述中,已經包含了面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因此它本身就包蘊一種人生的哲學,並在象徵中構設了通向更深的哲學層面的橋樑。片山智行:"散文詩《臘葉》的主題重心應該說是在於現實構成的緊張感之中。

    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寫給愛他的人,他藉由臘葉於是自己生命的無悔,就算是戰鬥的殘缺也不能停止揮舞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貧富差距太大能成為真心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