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祥如意

    夏季人們為了降溫,在電扇、空調未出現之前,扇子就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之物。人們在閒暇時間和飯後茶餘手搖扇子驅暑納涼。

    從實用價值來看,扇子大致可分為蒲扇,又稱巴蕉扇。用竹篾所偏的竹扇,還有便於人們攜帶的摺扇。由於受原料制約還有少量的羽扇,即鵝毛扇。當然還有團扇等。

    在古典戲劇、電影和電視劇中常常可以看到讀書之人、達官貴人和紈絝子弟等人手搖摺扇的場景和畫面,摺扇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好的摺扇不僅材質極佳,上面的繪畫及題詩充滿了文化氣息。在中國畫的品種中就有很出名的扇幅作品。

    針對題主所問“鵝毛扇子的風和蒲扇的風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從本質上講沒有什麼區別,無非是風力大小的區別。羽扇較輕,人在搖扇中所用力量較小。而蒲扇面積輕大,扇起來用力也比較大,當然風也大些。還有一點就是羽扇由於受原料所限,一般多有為官之人所用,而民間百姓多用蒲扇。

    現在已經進入到工業化、城市化的程序之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風扇、空調已經普及到尋常百姓家。傳統的用以降溫的各類扇子在城市裡很難看到蹤影,可能在偏遠的鄉村還有人使用。

    蒲扇來源於南方植物的葉子。摺扇由竹木做骨架,用紙或絲帛粘在上面。而羽扇就是由鵝的翅膀羽毛串制而成。所有的扇子作為非遺保留下來未償不可,但是扇子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也就失去了市場,這就是社會進步的表現。(2020/06/29)

  • 2 # 沁冷墨

    夏日的午後,我待在老家。

    天氣異常的悶熱,這時偏偏卻停了電。習慣了電扇空調生活的我,此時感到空氣特別的溽熱和蒸悶。汗嘩嘩地流下來,我只得不停地用手巾擦。

    這時候,父親從裡屋拿出兩把扇子,一把蒲葉扇,一把羽毛扇。啊,好些年不使扇子了,如今握著它,我竟然有點兒驚喜。扇子在手,酷熱霎時竟消去了一半。

    父親說,以前,熱天裡誰家能沒幾把扇子?父親所說的以前應是二三十年以前,扇子是每家每戶斷少不了的。

    我是自小就喜歡扇子的。上了小學後,我就知道了扇子不只可以用來扇風,它還有另一層意思呢。

    那時電視里正連播著《諸葛亮》,諸葛亮神機妙算,智慧高超。我們佩服他羽毛扇輕輕一搖,便是一條妙計的瀟灑和神奇。那輕搖羽扇的動作,太酷特酷,曾令我們眾多少年迷戀不已。我們的學校在村子西邊,我們上學要穿過一整個村子的長長街道。記得村子后街有一調皮少年,放學後多次站在路邊,搖著蒲扇,晃著腦袋,眯縫著眼唱道:“諸葛亮是我——”那樣子極為自得,好像他真有了諸葛亮的智慧似的。一路上,我們輪流著模仿他,連說帶演,笑個不停。

    吃飯的時候,人手一把。吃飯聲扇扇子的聲音攪和在一起,我們就在這樣獨特聲音的伴奏下,把飯給解決了。我吃飯快,放下碗筷後,就幫著大人扇扇子。我站在大人背後,使勁地扇,用力地扇。然後問,涼快不涼快,大人連忙說太涼快了。大人越說涼快,我越是用勁地扇。不一會兒,我就大汗淋漓了。大人趕忙說,好了好了,不熱了,你趕緊洗洗吧。我就撂下蒲扇,舀上一盆涼水洗了個痛快。涼快,在當時是一個多麼富有且極具顯擺的詞啊!

    逢著集會的日子,我給大人們要的不是吃食,而是一把可心的紙扇。

    好些時候,我們在一塊玩耍,也是人人拿著扇子。互相比著,像是比著比吃更為讓人羨慕的寶物一樣。記得那時有一逗笑段子,我們人人會唱:“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不中不中。如果要使,等到過冬。”唱完之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笑聲傳滿了一條街……

    上學的時候,我們也把扇子帶到學校。可是又擔心被老師沒收掉,就藏到了抽屜裡。有時我會一整天忘了拿出來,就忘在了學校。等在放學的路上找不到了才突然想起來。可這時學校已經鎖上門了,沒有辦法,我只能心裡掛念著,唸叨著千萬別丟了,便毫無情趣地回了家。

    第二天我早早地跑到學校,往抽屜裡一看,扇子穩穩的還在,這才放了心。於是拿起筆,構思著做個記號寫個名字什麼的。在扇面上龍飛鳳舞一番,我這樣子一折騰,被大家看到了,又是一陣陣的模仿。然後大家互相傳著看著,哈哈哈哈,教室裡熱鬧極了,一直到老師走進了教室才安靜了下來。

    那時教我們數學的是個女老師,姓程,還沒有結婚。她梳著兩條長長的辮子,一直垂到腰際。一雙大眼睛裡時時流著笑意,圓圓的臉,一笑就露著酒窩。她的聲音是那樣的清麗,綿柔。由這麼漂亮的老師給我們上課,大家都覺得好福氣。我們都願意聽她的課,同她說話,大家漸漸地把她當成了自家的大姐姐了。

    熱天裡,她會穿著一件白底碎藍花的短袖衫,配著長長的淺藍色長裙,手捧著一本書,靜靜地坐在操場邊的一棵大柳樹下。那幅情景竟如同畫中的一樣,美極了。更讓我們稱奇的是,她也搖著一把扇子。扇子是圓的,扇邊用黃綢鑲了的,扇面上是花草的圖案,扇柄下還墜著一束紅色的流蘇。

    我們愛學數學,課後也愛問問題。課餘裡,她總愛和我們說說話。見我們老好奇她的扇子,她就說那是她的“涼友”。我們都奇怪,她怎麼把扇子當成了自己的良友。她笑了,說,是“涼友”而非“良友”。接著便唸了句“淨君掃浮塵,涼友招清風”,並給我們講解了它的意思。我們都牢牢地記住了那個句子。大家都說,我們的老師是頂頂有才氣的老師。

    可惜,這樣的時光只持續了兩個夏天,她就調走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回憶。當然,美妙的回憶裡少不了那柄美麗的扇子……

    扇子一搖涼風至,諸多的往事細細碎碎的,捻指之間慢慢地流向了遠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欠信用卡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