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冉哥運動康復
-
2 # 骨科王健醫生
首先,醫生的醫囑是要休息六週後才能負重行走,當前為術後四周,那麼現在必須避免的就是進行負重行走。由於手術後無法正常行走,腿部的肌肉現在已經出現了萎縮,對此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措施。
對於腿部肌肉的力量訓練,主要涉及到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三頭肌等肌肉,我們可以從最簡單最輕鬆的訓練開始進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長期臥床後上肢的肌肉也會出現萎縮情況,所以在使用柺杖之前需要提前對上肢肌肉力量進行訓練。
下面主要說一下下肢部分的訓練。
①踝泵訓練:這個主要作用是促進下肢的血液迴圈和保持肌肉的活性,對半月板不存在損傷,使用在術後就開始做了。動作為把腳踝作為支點,腳掌做勾腳和繃腳的動作,一組為50次為宜,三組為一週期,一天2個週期訓練。
②抗阻勾腳訓練:這個需要一個彈力帶的幫助,藉助彈力帶的力量加強勾腳訓練的強度,可以增加脛骨前肌的力量,一組為15個為宜,四組為一週期。
④壓毛巾練習:可以在患側的膝蓋下放墊一個毛巾,在做牙毛巾的動作時把小腿提離創面就可以了,一組10次為宜,保持住的時間為10秒,一天三組,可以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
⑤直腿抬高:在④壓毛巾訓練的基礎上,爭取把下肢抬高至床面20釐米左右,保持大概10秒,動作要輕慢,一組為15個為宜,四組為一週期。
⑥俯臥抬腿:人趴在床上,膝蓋伸直後向後向上做抬腿的動作。每次保持大約10秒。一組為10次,一天四組。可以加強臀肌的力量。
⑦側臥抬腿:在側臥位的情況下,把膝蓋伸直後側向抬腿,離開地面20釐米。保持大約10秒,動作要輕柔。一組為15次,一天四組。可以增強臀中肌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訓練的時候,動作要緩慢,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來調整,不要做使膝蓋彎曲的動作。
-
3 # 廣東骨科專家團
因為半月板縫合手術後肌肉萎縮既有神經失用性的原因,也有病理萎縮性的原因,所以可以先去檢查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縮,再看透過鍛鍊是否能夠康復。
首先,由於半月板縫合手術後出現的肌肉萎縮一般是沒有什麼藥物可以用來治療的,所以患者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只能靠自己在術後堅持加強對肌肉功能的鍛鍊。
對腿部肌肉的功能鍛鍊可以先從腿部前側肌肉開始,利用靠牆蹲的姿勢,即由另一側的腿向外伸的同時,身體的重心慢慢地往下壓,再將身體的支撐點轉移到傷患腿部的腳後跟處,最後再將重心往肌肉萎縮的大腿移動。
最後一個動作目的是集中全身的力量在患肢處,透過對肌肉的壓迫來加強對肌肉功能的鍛鍊和啟用肌肉神經。
其次,如果患者行動不便的時候,可以在病床上進行肌肉鍛鍊。在病床上進行肌肉鍛鍊主要是為了鍛鍊大腿後側的肌肉,需要藉助臀部與腿部的力量來促使患肢的抬起,以及支撐點是在另一側的腳後跟處。
最後,也是可以在病床上進行大腿內側肌肉的鍛鍊。這個鍛鍊主要是用肌肉萎縮的腿部內側肌肉發力進行鍛鍊。這樣更有利於恢復。建議患者儘量下床走動,鍛鍊腿部肌肉,才能儘快得到康復。
回覆列表
膝關節伸直時,有50%的負荷經半月板傳遞,屈曲時則增加到88%~90%。所以對於半月板的恢復來說,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不能負重。但是在膝關節恢復到能負重之前的康復也至關重要,積極的康復訓練能維持現有的關節活動範圍、增加肌肉力量、防止關節攣縮和增強本體感覺意識。
1.關節活動度訓練:透過對關節的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主動助力運動及關節功能牽引等方法,防止關節攣縮及組織粘連,恢復正常地關節活動度。
關節活動訓練前可以對患者膝髖踝關節的活動範圍進行測試。如果患者能主動達到正常關節運動範圍的一部分,可由治療人員徒手、患者健肢等,對患肢的主動運動施加輔助力量。阻力常由肌力的增加而逐漸減小。
2.肌力訓練:早期對肌肉進行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訓練。逐漸增加肌力助力運動、主動運動及抗阻運動,藉助彈力帶、沙袋、啞鈴和等速肌力訓練裝置等儀器,進行適量的肌肉耐力訓練。
肌力訓練前要進行肌力測試,再依照肌力情況選擇相應的方法。當肌力為0-1級時,採用肌肉刺激療法及肌電生物反饋療法。肌力為1級,有主動收縮,可以開始主觀努力地引起肌肉收縮,或者誘發產生收縮反應。當肌力為1-2級時可進行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或消除重力體位下進行訓練,也可以做助力訓練,如利用懸掛或水中運動常可較明顯地提高肌力。肌力超過3級時,可採用常規的主動運動,並逐漸過渡到抗阻或加負荷法以進行肌力訓練。可在專業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
等張訓練:直接或透過滑輪舉起重物,如舉啞鈴或沙袋。等速練習器上練習等張離心練習。(圖為動態舉啞鈴)
等長練習:利用肌肉的等長收縮排行的肌力練習,等長練習不因其明顯的關節活動,又稱靜力性練習。等長練習中肌肉張力大幅度增加,可產生明顯的訓練效應,同時操作方便,可在肢體被固定、關節活動度明顯受限或存在某些關節損傷等情況下進行,可及時預防肌收縮和促進肌力恢復。(圖為靜力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