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邯鄲利濤
-
2 # 長齡學美食
中餐之所以能讓全世界的人們喜愛,不僅僅因為它種類豐富,還因為我們中餐各大菜系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和特點,更重要的,就是那極具地方特色的味道。
而在這“中國味道”當中,除了油、鹽、醬、醋、蔥、姜、蒜以外,香辛料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於香辛料的分類標準很多,其中之一是:
1.有熱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蔥、洋蔥、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眾香子、香莢蘭豆、肉豆蔻等。
4.香草類香料,如茴香、甘草、百里香等。
5.帶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薑黃、紅椒、藏紅花等。而國家標準對香辛料有三種分類:濃香型、辛辣型、淡香型。
那麼這些香辛料在中餐裡,都各自有什麼作用呢?
本文就對一些常用的香辛料,向廚友們逐一闡述它們的特性與用途。
中餐香辛料特點與用途1.薑黃:
根部作為調料,味道辛辣,有輕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餚金黃色。
2.白扣(白豆蔻、白蔻仁):
作為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香味十足,做滷菜必備。
3.白芷:
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
4.黃芪:
表虛自汗,陰虛盜汗,氣虛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5.草豆蔻(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
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羶。
6.草果(草果仁):
調味香料,味苦,增加辛香。
7.沉香:
調味香料,增加辛香。
8.陳皮:
消火,祛溼,開胃,去腥。
9.大紅袍花椒:
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10.丹皮:
有濃烈的特殊香味,味微甜,較為辛辣。
11.當歸:
很足的藥香味,入口先有甜味,然後是麻,滷料中常會用到。
12.黨參:
味苦,去腥。
13.丁香:
香味濃,有麻舌感,起增香、去腥、增味等的作用。
14.甘草:
味甜,在滷水中起回甜作用。
15.廣木香:
味道辛、苦,增加香味。
16.桂丁:
強烈芳香,味辛甘。
17.桂皮:
性大熱,味辛甘,有小毒,增加香味。
18.白胡椒:
驅寒,下氣,去腥去羶,增加辣味。
19.紅豆蔻:
味辛,去腥。
20.黃梔子:
有輕微甘草的味道,回口微苦,用於增色。
21.積殼:
味辛甘,酸,去腥,增香。
22.決明子:
味苦、甘、鹹,使滷菜入味。
23.羅漢果:
味甜,去腥,增加菜的色相。
24.五加皮:
味辛,去腥。
25.檸檬幹:
去腥,提味,增加菜香。
26.排草 :
增香,常用於滷料中。
27.千里香:
味微辛,苦而麻辣。
28.青花椒:
增加菜的麻味和香味。
29.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
香氣濃烈,滷料中必備。
30.山黃皮:
提香,增甜。
31.山奈(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
味辛甘,香氣足,開胃消食。
32.四川中江白芍:
味苦、酸,去腥。
33.香菜籽:
增加菜香,去腥去羶。
34.香果:
香辛料,整粒品作為湯類、烹飪、醃製等用,粉狀品常用於北方香腸。
35.香茅草:
味道香,微甘,味食香料,可研成粉用之。多用於燒烤類菜餚,也用於調製複合醬汁。
36.香砂:
氣味辛涼,增加香味。
37.香葉(桂葉):
香料,比較濃的香味,能為菜餚增香。
38.八角:
味道甘甜,內含有揮發油,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滷料的必需品。
39.小茴香:
增香,去腥。
40.紫蘇:
味道辛、香,炒田螺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也可用於牛羊肉。
41.甘松:
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濃厚,有麻味,是針對牛羊肉除異解騷的必用原料。
42.辛夷:
芳香四溢,是滷菜烤肉的必備材料。
43.陽春砂:
增香的作用,是做滷菜的佳品,價格算是昂貴。
44.羅勒:
芳香植物,味似茴香,香氣四溢。
45.蒔蘿:
味道辛辣,有特異香氣,可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
46.荊芥:
味辛、微苦,清香氣濃。
47.薄荷:
芳香調料,味辛,增加香味。
48.辣椒:
增加辣味,去腥。
49.紅曲米:
是糯米用紅曲黴發酵製成,一般用於調色作用,著色能力非常強,而且也不褪色,稍微有酸味,陳久的質量最佳。
50.紫草:
根部用於川式菜餚中,呈紅潤色,90%作用用於調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量一定要把握好,量過多會呈現紫色。
回覆列表
耐高溫的香辛料有
100℃以上的,花椒
八角
桂皮
陳皮
香葉
辛夷
小茴香
甘草
白扣
草寇
砂仁
肉蔻
草果
羅漢果
良姜
山奈
沙姜
梔子
千里香
百里香
孜然
白胡椒粒
黑胡椒粒
香茅草
香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