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海的小船

     第一,當農民朋友一旦遇到農產品滯銷時,政府和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和協調當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和運銷戶、經營戶到滯銷地加大購買力度;另一方面組織和發動社會力量進行愛心採購;與此同時,還要設立專項補貼獎勵資金用於對銷售滯銷農產品的運輸車輛給予一定的運費補助,對銷售達到一定數量的商戶進行獎勵。

      第二,要大力推廣蔬菜保險,將蔬菜基本品種保險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範圍。透過農業保險來彌補價格波動給農民造成的損失,使農民在出險後能夠迅速恢復生產,實現生產的連續性。

      第三,要在農村逐步建立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優良品種,齊心協力抱團闖市場,瞭解市場需要什麼樣的農產品,哪些農產品好銷,做到農超對接、訂單銷售、網上銷售,多渠道、多模式經營,因為現在不是種植好農產品,而是要經營好農產品。

      總之,農產品滯銷,農民增產不增收,是個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積極解決好農產品滯銷問題,政府部門責無旁貸,社會各界須齊心協力。

  • 2 # 穡夫邦

    農產品為什麼會滯銷呢?主要是因為銷售渠道單一。

    在過去,發展傳統農業的時候,農民朋友就靠著雙腳和雙手,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叫賣。

    再到後來,變成了農戶與城裡人的交接,農民朋友將農產品低價賣給批發商,形成了一條單一的購銷渠道。

    具體體現在兩個問題:

    1、 發展農村電商的硬體條件遠遠不夠,尤其是偏遠山區的種植戶來說,交通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2、 農產品無法進行精加工和再創造,導致農產品產業延伸不足。

    綜上所述,想要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還是要拓寬銷售渠道,為農村創造電商的硬體條件。

  • 3 # 老范家信陽毛尖種植

    農產品直銷,主要是種植和銷售資訊不暢通,從頭一年的市場行情中,農民很容易跟風擴大種植面積或者減少種植面積,造成農產品大小年行情現象。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把農產品行業進行網路整合,分析供需環境,有序引導農民種植面積調整,或者全國聯網,根據市場需求,實行農產品訂單制度,這樣可以有效緩解農產品供需矛盾。

  • 4 # 所遇所聞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尤其是經濟落後的鄉鎮,道路交通不發達的農村,百姓種出很多農產品不能直接銷售到外面來,農民能種植農副產品,但是沒有豐富的銷售經驗和渠道,所以農產品很容易滯銷!但是現在有了三農自媒體,我們可以透過自媒體的方式宣傳農村滯銷的農副產品,為農民解決滯銷這一大難題。

  • 5 # 國際蒜都中心

    近年來有關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層出不窮。農產品的硬傷就是滯銷。這是農民很難扭轉的困局。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年的艱辛付出和努力成果化為烏有,有苦難言!

    造成這種困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盲目跟風種植。有人認為這是農民自討苦果。但站在農民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同樣是辛苦一年看到別人的收益是自己的幾倍,幾十倍。你還會無動於衷?堅持自我嗎?我想,換做是誰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賭上一把”。

    農民都想種植經濟效益高的作物,但種什麼?怎麼種?恐怕自己也是一頭霧水,兩眼迷茫。只能選擇跟風。別人種什麼,我就種什麼。由於不懂一些細節的種植技術,和盲目的追求高產量就造成了種出的產品品質低,賣相差。直接影響了經濟效益。

    再者就是,賭價!惜售!很多農民因此吃虧。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當然追求高效益是每個農民都渴望的。但盲目追求最高價而錯過了最佳銷售期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就有點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了。

    俗話說:一分利,撐死人。三分利,餓死人。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遇到這種情況如何避免損失呢?都知道農產品暴漲暴跌往往是因為某一農產品短期內集中上市造成的。市場供大於求,而農產品保質期一般又很短,農民不得不出手。如果能扶持農民或企業建設保險冷庫,把農產品銷售期適當延長,也許能緩解一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拋售局面。而一些不適於冷庫保險的農產品想辦法深加工,提高一下附加值,那麼抵禦風險的能力就大大提升。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離不開宣傳疏導和大力扶持。農民本身就是弱勢群體,失去政策的庇護只能是認認宰割的羊!

  • 6 # 農之

    農產品滯銷,每年都會發生,其中蔬菜表現最為明顯,以香菜為例:今年最貴的時候每斤達30元,到市場上還搶購。現在還不足0.3元,市場上基本無人問津。兩者價格相差100倍,對菜農朋友的收入影響之大,令人咂舌。不只是香菜,所有應季蔬菜價格都跌到低谷,賣菜難已經是一句口頭禪,出現了嚴重的滯銷。

    現在菜農朋友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今年菜價這是咋滴啦,為啥這麼便宜?在各個蔬菜批發市場,都是人滿為患,為了賣菜,一等就是一天,大家都感到奇怪,為啥賣菜的這麼多?

    其實這也回答了蔬菜為啥這麼便宜的問題,蔬菜太多了,當然就要便宜了。人們對於蔬菜的需求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某個時間段,蔬菜少了,人們需求還是那麼多,價格自然就上去了,蔬菜多了,人們吃不了那麼多,自然就價格下跌,出現賣難現象,甚至爛市,沒人要。

    對於這個如何避免出現農產品滯銷,諸位大神們也是各抒己見,歸納起來就是菜農不要跟風種植,蔬菜滯銷後政府幫著銷售。緩解滯銷現象,我也認為可以。但是還有更深的原因需要我們深思。

    第一:農民收入途徑有限,種菜是農民實現在家增收的主要途徑。有很多由於各種原因出不去打工的農民,他們為了增加收入,只能選擇種菜,什麼菜貴就種什麼菜是他們的本能反應,不管什麼菜,多了就便宜是價格波動不變的真理。所以,我認為增加農民收入途徑,減少農民對種菜收入的依賴,不用一窩蜂都去種菜,也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滯銷現象的發生。

    第二,城市資本的加入,嚴重擠壓了真正農民的市場。對農產品的滯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家都看到了,幾千畝的種植基地,幾萬頭牲畜的養殖場,普通農民怎麼能做到啊?這些都是城市資本在操作,菜價高的時候,普通菜農種植規模有限,掙不到幾個錢,他們可以賺的盆滿缽溢,菜價低的時候他們有雄厚的資本可以支撐,普通農民只能賠的傾家蕩產。關鍵國家政策還支援規模化,城市資本還可以享受政策補貼,普通農民達不到補貼標準,只能望補空嘆。

    所以我認為,國家應限制城市資本做農業,給農民多留一點存活的空間,同時對普通農民的補貼,降低補貼門檻,提高補貼力度,增強農民抗擊滯銷風險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傷認定必須要有醫院初次診斷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