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鎮月明
-
2 # 石頭說歷史
作戰的勝敗看的不是傷亡數字,而是看是否達到了作戰目的。從這個角度看,美軍是失敗的。
《黑鷹墜落》是最為經典的戰爭片之一,取材自1993年的摩加迪沙之戰,這座非洲最為動亂國家——索馬利亞的首都也因此而廣為人知。90年代初期的索馬利亞因軍閥混戰而導致無政府狀態,產生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國家陷入全面飢餓。聯合國為了讓索馬利亞儘快結束無政府狀態,解決人道主義危機,決定派出維和部隊。1992年,安理會透過794號決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索馬利亞。
此時索馬利亞最為強大的軍閥是艾迪德將軍,他敵視聯合國,認為聯合國在索馬利亞的維和行動會對他的地位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控制區域內大肆散佈聯合國、美國的負面訊息,並宣稱這是對索馬利亞主權赤裸裸的侵犯。於是這次維和行動的政治性就顯得很明顯——那就是要瓦解艾迪德將軍的勢力。1993年6月,聯合國部隊試圖關閉艾迪德將軍設在摩加迪沙的電臺,制止其反對聯合國言論的散佈。在行動中,艾迪德所屬武裝進行了反擊,造成23名巴基斯坦籍維和部隊死亡。艾迪德的強硬態度讓聯合國和美國始料未及,所以美國決議剷除艾迪德。
1993年10月3日下午3時,在得到線人的情報後,美軍派出160人組成的部隊,在數架黑鷹直升機的援助下,對艾迪德的兩名助手實施抓捕。抓捕過程很順利,但在返回基地時,美軍被數千名索馬利亞武裝分子包圍在摩加迪沙的街道中動彈不得,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美軍不得已又緊急派出150人的增援部隊實施救援。本來預計是一場小範圍的戰鬥,進而演變成大規模的巷戰,甚至有進一步失控的危險。經過一晚上的激戰後,10月4日凌晨美軍押解著俘虜衝出包圍返回基地,戰鬥結束。
這場戰鬥,美軍有18人陣亡(另有一名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士兵陣亡),1人被俘。索馬利亞方面估計有近千名武裝分子和平民死亡。雖然美軍陣亡人數遠遠少於索馬利亞方面,但這卻是自海灣戰爭以來美軍損失最慘重的一戰。不僅如此,兩名陣亡美軍的屍體還被索馬利亞武裝分子扒光衣服,拖在大街上游行,這種恥辱是美軍從未有過的。這一畫面傳到美國後,引發美國民眾的強烈不滿。摩加迪沙之戰不僅沒有讓艾迪德將軍的實力得到削弱,還讓艾迪德的號召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克林頓政府不得不改變對艾迪德將軍的強硬態度,轉為進行對話。經過多次談判後,美國許諾不將艾迪德作為打擊目標,艾迪德也釋放了被俘的美軍。
這場戰鬥也使索馬利亞民眾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產生了極大的厭惡,眼看行動無法奏效,在這個東非國家駐軍就顯得沒有必要了。1995年,聯合國部隊全部撤出索馬利亞,這場維和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
3 # 兵說
經典電影《黑鷹墜落》講述了美國特種部隊在摩加迪沙的一段真實經歷,給電影取這個名字不只是告訴你美軍直升機黑鷹墜落了,其實它還有著更深的諷刺意味。一直稱霸世界傲視驚鴻的美國陸航,這一次卻被民兵打了下來。
電影裡有很多細節表現了這次行動中的很多小失誤。一開始,抓住重要相關人審問,然後線人提供資訊,情報給人的感覺似乎都有一點不確定性,好像美華人也不確定,武裝頭目是不是真的來了。其次美軍在出發前,士官們普遍都很輕鬆,似乎只是出去演習,並不是實戰,沒什麼緊張氛圍,甚至還計劃著行動回來後幹嘛,對行動的重視程度不夠。美軍太小看對手,有個美軍士兵計劃帶個夜視儀,戰友還嫌他麻煩,說天黑前肯定回家啦,但那個士兵還是帶了,後來到了晚上頂住民兵進攻全靠這個夜視儀。這個細節取材自真實情況,當時參加這次行動的美軍確實只帶了一部夜視儀,很多士兵把夜視裝備丟在了營地。對摩加迪沙的城市地圖並未完全掌握,當時派出的黑鷹有執行任務運輸人員的,也有在空中指揮的。悍馬車隊進入城內後,多次出現路線錯誤,拐彎修正的情況,摩加迪沙這麼一座小城道路狀況並不算特別複雜,然而美軍還是準備不足。
美軍對民兵的數量和民兵的藏身之地知之甚少,等到美軍衝進城裡,打算抓了頭目,就返回,沒想到民兵從四面八方,各種地方冒出來,沿路設定障礙,使用火箭筒攻擊。在這種情況下,空中指揮和偵查的黑鷹也未能及時給出便捷或者可靠的出城路線,反而受到了火箭筒的攻擊,造成墜機。車隊只能在城內多次轉圈,悍馬車的防護能力實際上不足以應付火箭筒的攻擊。美軍的這次行動,缺少足夠的武裝直升機護駕,小鳥武裝直升機的數量感覺不夠。最後一點,美軍的這次行動,並未得到索馬利亞人民的廣泛支援,反而引起了民眾的反感,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執行一個不被當地人支援的行動,即使是訓練精良的美國特種部隊,也只能接受失敗的結果。
回覆列表
戰爭可不是看誰犧牲的人少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而是要看最終的結果由沒有達成目標。
日軍在整個二戰期間死亡人數為212萬,其中131萬死於美軍之手,死在中國戰場的也就60萬左右 ;反觀中國軍人在抗日戰爭中死亡人數高達400萬,還不包括那些無辜的平民。但最終的結果是,我們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獲得了勝利。
同樣,《黑鷹墜落》其實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93年10月3日,美國的一支特種精英部隊前往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抓捕當時的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根據計劃,這個任務會在1個小時內完成,並安全撤離。
但實際上,這支精英部隊非但沒有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任務,還因為準備不足和情報錯誤,被索馬利亞軍隊圍困了15個小時之久,同時還有兩架黑鷹直升機被索馬利亞軍隊擊落。
如果只看雙方的傷亡對比,美軍有1人被俘,19人陣亡,73人受傷,索馬利亞軍隊有上百人陣亡。
但是從結果上來說,美軍的這次行動無疑是失敗的,艾迪德沒抓到不說,還犧牲了不少人。
更為重要的是,美軍的這次行動直接被索馬利亞公之於眾,讓美國遭到強烈的國際輿論。
德國一家媒體指出:美國正在索馬利亞進行“一場骯髒的戰爭”;法國指責美國的所作所為超出了“人道主義使命”的範圍,變成了“不能容忍的對抗”。實際上,這是由於美軍的這一行動曝光,激起了索馬利亞人民的反感。本來是要被美軍捉拿的軍閥艾迪德,在1995年成為了索馬利亞的總統。
無論從哪一個層面來說,美軍的這一次行動是失敗的。
說句題外話,艾迪德在1996年死於暗殺,當時他的兒子還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