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影隨形1

    哈哈,君不知成大事須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何況統一國家這樣大事?劉備得人和而不得地利,這是原因之一,四川沃野千里可謂天府之國,可養兵徐圖富國強軍。急於窮兵黷武卻受地利不佳。出兵只有一路方向,如何形成包圍,如何多路出兵?天時也算不濟,因為蜀國內部政權不穩,三方勢力互相傷害未能形成合力,內耗導致政權不能統一目標。謝謝

  • 2 # 老梁說歷史

    哈哈哈,為何劉備擁五虎上將,臥龍鳳雛軍師仍統一不了天下?

    第一,大將方面

    我們其他的就不多說,就看看他的老對頭曹操。曹操座下有五子良將,這些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光是勇武方面,軍事才能亦是不可小覷,都是可以領兵一方的將領,而不想是劉備那邊親戚啊,名分啊之類的摻了水分的大將(不要被三國演義所迷惑哈),更別說還有他 的保鏢護衛隊的人,如頭頭許諸之類的了(相當於劉備那邊的趙雲)。

    第二,謀士方面

    劉備這邊鳳雛龐統英年早逝,所以說拿得出手的謀士,前期也就諸葛亮了,而再看看曹操這邊,他手下“七大謀士”,荀彧,荀攸,郭嘉等等,哪個不是說有經緯之才,而相比於曹操這邊,劉備那裡無疑是“寒磣”了許多,所以說就算是單論謀士這一點,劉備也是遠不如曹操。

    最後我們綜合來看,論“人和”這方面,劉備對之曹操已是可以說完全落入了下乘(百姓方面對當時的戰局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再看看“地利”方面,曹操坐擁北方大部分疆土,依天險就已可以說坐擁不敗之勢了(“天時”不好說咱就不評論了),所以說綜合來看,憑什麼劉備他能一統天下?喜歡人文歷史的可以關注我,老梁帶你一起去看那些古代不為人知的秘密。手機碼點字真心不容易,歡迎大家的點贊和訂閱,你的支援,真的是對我原創作者最大的鼓勵,真心感謝!

  • 3 # 小文章大視野

    第一,在管理學上,1+1不一定等於或者大於2,在很多情況下會小於2.根據我們所知的,在武將方面,關羽、張飛、趙雲算一派,馬超算一派,黃忠也算一派。關羽與黃忠不和,這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初封五虎上將時,就可以看出來,關羽的原話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張飛、趙雲是自家兄弟,馬超威震平涼,這三人與我並列那是恰當的,那黃忠老匹夫一個,憑什麼和我並列”。大家可能發現,在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五虎上將根本就沒在一起打過戰。關羽鎮守荊州,馬超虎踞川西,張飛、黃忠、趙雲隨軍聽用,三將也很少同場出戰;在謀士方面,三國演義中也給我們透露了一點,那是劉備進取西川時,留諸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龐統則隨軍任軍師。此時劉備是意氣風發啊,水鏡先生曾經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現在劉備坐擁兩個大才,視天下為囊中之物。

    龐統

    可惜啊,龐統身死落鳳坡之前,諸葛亮從荊州去信提醒,說天上又有一顆星掉下來了,我掐指一算,應該是我軍中的一個大佬要掛了,這段時間主公先不要行動,等避避風頭再說。龐統當時正在劉備身旁,就懷疑是孔明怕自己奪了頭功,沒面子,於是他向劉備進言,說主公沒事,我龐統也掐指算了,我軍一切順利,要及早進軍,拿下西川。劉備禁不住龐統誘惑,下令進軍,結果隔日龐統就被射死在落鳳坡。諸葛亮和龐統都是謀世大才,本領可以說不分上下,然而才共事一主沒多久,兩人(三國演義中主要是龐統)就開始互相懷疑,這樣的組合,效率是不會高的。辛虧龐統死的早,要不然他還真有可能與諸葛亮高點摩擦,畢竟高人都是有脾氣的,誰也不服誰。所以,從文武兩方面來說,人才不是炸藥,堆得越多威力越大,關鍵還得看能不能合群,這是一個原因。

    三國鼎立

    第二,則是劉備的原因。劉備為沒落的漢室宗親,以仁義立本,放在今天,算是有點虛偽吧。然而,仁義並不適合大爭之世,這在戰國時期已經被證明過了。所以劉備扛的這一杆大旗,雖然給自己賺足了人望,但是於他的事業卻很少有幫助,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劉備自己是有才能的,但是在用人上,在聽取謀士的意見上,他差曹操還是差得遠的。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劉表病危時,曾像將荊州交給劉備,此時剛出山不久的諸葛亮勸他接受,他說,我不,這不符合仁義;劉表死後,劉崇投降曹操,諸葛亮又勸劉備攻下荊州,劉備說,我不,這不符合仁義;再之後,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要為關羽報仇。諸葛亮勸他說,不要去,以復興大漢為重,劉備說,我不,這不仁義。其實,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已經將。劉備的發展路線制定好了,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如此,劉備集團可以從東西兩路進攻曹操,可惜劉備愛惜名聲,不肯拿下荊州,之後曹操赤壁大敗,他才漁翁得利,佔據了荊州西部,就這樣,在關羽生前,向北打到襄樊,直逼洛陽,連曹操都幾次想要遷都以避其鋒芒,如果劉備真的佔據整個荊州,那對曹操的威脅無疑是巨大的。可惜啊,劉備雖然任用諸葛亮為軍事,但在大計上卻又不聽諸葛亮的計策,導致最後只能龜縮在白帝城,將一個爛攤子交給諸葛亮去收拾。

    五虎上將

    第三,是局勢原因。很簡單,你劉備強,他曹操孫權也不弱。你有五虎上將,曹操也有五子良將,孫權帳下也有甘寧、韓當、黃蓋等;你有臥龍鳳雛,曹操有郭嘉、荀彧、程昱等輩,孫權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拼兵力,你比不過曹操,拼經濟,東吳也勝你一籌。強強並列,也只能維持一個均衡的局面罷了。

    五子良將

    其實,從一開始,劉備走的,就是三國割據的路子。北邊曹操佔了,東邊孫權佔了,西邊也就只有益州,然而益州雖然是天府之國,適於耕種,但往來交通不便,大規模行軍更是困難,本來還有個荊州可以使劉備佔據一點主動地位,無奈只拿下半個,最後還全部丟了。諸葛亮說益州“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事實上並不準確,劉邦是被封在了漢中,巴蜀之地勢後來劉邦死皮賴臉從項羽那要來的,蜀地在楚漢爭霸中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因為劉邦受封后沒多久,他就打進關中了,之後戰爭的後勤供給也幾乎全部來自關中。諸葛亮如此謀劃,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現在太弱小,先找個安全的地方紮根,之後看天下的形勢,如果有利於我們,我們再行動,復興漢朝雖說不太可能,但還是有一點點機會的。一句話,先活下來再說。只可惜啊,魏國是越來越強,吳國勢頭也不錯,終諸葛亮一生,他也沒等到形勢有變的那一天。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式如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