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雷哥趣味讀史

    吐谷渾【讀音 tu yu hun】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國家,很多人對其的瞭解僅限於唐擊敗吐谷渾之戰,有關它的很多知識不為大多數人所知。

    第一,吐谷渾不是西域土著人,而是遼東鮮卑族慕容氏的一個分支,西遷到西域的。

    吐谷渾又稱吐渾、退渾,是中國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吐谷渾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分支。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今甘肅臨夏)。經過多年征戰,吐谷渾打敗當地土人和主要勢力,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匕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

    關於吐谷渾西遷,不少觀點認為是鮮卑族內部權力鬥爭的結果,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不過,周偉洲先生在《吐谷渾史》一書中指出,隨著遊牧經濟的發展,相互爭奪人口牲畜和牧場的鬥爭是十分激烈的。當時慕容部還比較弱小,佔有的牲畜、牧場十分有限,各個部族之間經常發生爭鬥,這是促使吐谷渾最後遠徙的根本原因。

    第二,吐谷渾最初是一個人的名字,其後代將祖先的名字作為國號確立下來。

    《晉書》卷九七《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慕容庾之庶長兄也,其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

    也就是說,吐谷渾原是遼東鮮卑慕容部首領涉歸的庶長子,而是慕容庾是涉歸的嫡次子。涉歸死後,部族擁立慕容庾為可汗,作為長子的吐谷渾因為庶出,僅從父親那裡領導了1700戶的牧民。

    後來因為一場馬鬥,在慕容庾的譏諷下,吐谷渾一怒之下率領部屬離開遼東,遠遷別地。吐谷渾走後,慕容庾因為經常思念兄長,便作了一首《阿幹歌》來紀念。慕容鮮卑建立了“大燕國”後,《阿幹歌》就作為皇帝出巡或者祭祀宗廟時演奏的樂曲。

    遠遷的吐谷渾,經過長途跋涉,到達西域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後來繼任首領葉延,就以祖父的名字為族名、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唐後期稱之為退渾、吐渾。

    第三,吐谷渾是秦漢以來,建立的國家中延續最久的少數民族政權,達360年。

    史載,吐谷渾活了七十二歲,生了六十個兒子,才去世。從公元313年,吐谷渾在西域建立國家,到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所滅,這個古代國家竟然存在了整整350年,存在了350年,都說胡運不過百年,可吐谷渾王國卻是中國少數民族建國最長的一個國家。實際上,即使加上中原政權,吐谷渾也是秦漢以來,中國古代歷史上,享國最長的一個國家政權。

    第四,土谷渾尚馬,好戰。

    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吐谷渾是還一個崇尚馬、產良駒的地方,而在鮮卑民族中,馬一直是瑞獸和神獸的象徵,其墓葬中也常常用馬殉葬。因此,馬在吐谷渾的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 地位。

    《魏書吐谷渾傳》載:“其(指吐谷渾)刑罰:殺人及盜馬者死”。就是說盜馬與殺人等同而視,將處以死刑。可見,吐谷渾人把馬等同自己的生命。

    此外,吐谷渾盛產寶馬良駒。《北史,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人把當地的優良種馬與波斯母馬進行雜交,所生的就是“青海驄”,據說這種馬可日行幹裡。

    優秀的馬匹成為吐谷渾對外征戰的有力武器,吐谷渾能夠立國三百多年,佔據一個龐大的國土面積,就是依靠能征善戰的戰馬,當然,這種好戰的性格,也最終導致了吐谷渾的覆滅。

    第五,吐谷渾善於發揮自身優勢,政治上合縱連橫,經濟發達,國內生活長期穩定。

    吐谷渾不僅僅好戰,還善於學習。5世紀中期,吐谷渾仿效漢族政治制度建制,修築城池宮殿,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貿易使吐谷渾空前強盛。

    此外,吐谷渾憑藉它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的交通和貿易的通道。吐谷渾王國也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由於青海道橫貫吐谷渾邊境,所以也被後人稱之為“吐谷渾道”。吐谷渾靠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扮演著“中介”的角色,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出現了許多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

    公元417年,阿柴繼立為吐谷渾王,為了儲存實力,主動遣使與西秦求和,並接受西秦的“徵西大將軍”、“安州牧”、“白蘭王”等封號。同時,又遣使與南朝劉宋通好,藉以抗秦。

    阿柴合縱連橫的外交策略,使吐谷渾很快走上了興盛道路。而這種外交策略,也使吐谷渾在一個狹小的生存空間中左右逢源,避免陷入多國戰亂。當時,中原地區正處於五胡亂華時期,政權更替頻繁,戰亂不斷,人口銳減,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唯有吐谷渾猶如世外桃源。

    第六,隋唐的多次打擊,致使吐谷渾實力大減,最終被吐蕃所滅。

    吐谷渾依靠馬背上的征戰,一度成為地域霸主,持續的勝利,讓吐谷渾開始蔑視一切,狂妄自大起來,不斷騷擾周邊國家。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政權忙於亂戰,無心他顧。

    隋朝建立後,面對吐谷渾的多次騷擾,隋煬帝兩次派兵進攻吐谷渾,並將青海大部分收入版圖。

    隋朝未年,吐谷渾可汗伏允又收復失地,吐谷渾國復興。唐朝建立後,吐谷渾仍舊奉行既往對外政策,在不斷向唐朝遣使,加強雙方交往的同時,乘唐朝忙於鞏固政權之機,頻繁滋擾唐朝西部邊境,阻礙唐朝從河西入西域的交通。

    吐谷渾為患唐朝邊境,史書中記載的就多達24次,岷、鄯、洮、疊、芳、旭、扶、蘭、涼、松、河等11個州深受其害。

    直到貞觀八年,面對吐谷渾猖狂的騷擾,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派遣大軍征討吐谷渾。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10萬唐軍兵分三路直指青海。唐軍路勢如破竹,以不到半年的時間,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全面勝利。

    第二年,李世民下詔讓吐谷渾復國,並封國王慕容順為西平郡王。從此,吐谷渾終於成了中原王朝的從屬之國。

    隨後,吐蕃在青藏高原興起,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其勢力進入青海南部,並多次攻掠吐谷渾。公元663年,吐蕃一舉攻佔吐谷渾全境,擁有350年基業的吐谷渾就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總結:吐谷渾立國350年,把互不統屬的的羌,氐等族納入王國之內,促進了民族融合,從而形成如今的本土民族,同時吐谷渾透過與中原和周邊政權的長期交流,把先進的生產方式、制度、文化、宗教等帶入西域,也加快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一定程度上開啟了民智,這是吐谷渾最大的歷史貢獻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癲癇患者,換藥的風險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