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6說人文地理
-
2 # 風雲知音
1、首先德國的強大不符合沙俄利益
俄德關係破裂的根本原因在於德國發展太快了,就像昔日一起啃饅頭鹹菜的鐵哥們,其中一個突然有一天踩了狗屎運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那麼哥倆好必然會變味兒。
這就是德國和沙俄關係疏遠甚至破裂的最真實寫照。
在普魯士統一德國前,分裂是德國的封印,一旦德國統一,封印解除,體內蘊藏的力量瞬間爆發,德國必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衝上雲霄。而沙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國家,農奴制的根深蒂固,讓沙俄社會長期處於一潭死水的狀態,如果說同一天的德國體內蘊藏的是能量,那麼長期統一的沙俄體內蘊藏的就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隱患和危機。
而這樣落後的國家,是最害怕歐洲出現強權帝國的,尤其是近在咫尺的德國。所以隨著德國的崛起,俄國首先與法國結成了軍事同盟,對德國形成東西夾擊的態勢。因為英國和日本沆瀣一氣,特別是在日俄戰爭中支援日本將沙俄打的滿地找牙,所以英俄關係劍拔弩張。
但由於英法在對德問題上的一致態度,促使沙俄最終和英國化敵為友。
2、其次巴爾幹問題是最後一根稻草
英俄關係的水火不容由來已久,除了英日結盟的外線作戰,在歐洲內部,巴爾幹火藥桶也是英俄反目的重要原因,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是英俄關於巴爾幹半島的激烈爭奪。
但其後的歐洲各勢力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隨著1866年普魯士打垮奧地利完成統一的第二個步驟,失敗的奧地利從1867年開始與匈牙利組成二元制帝國,即奧匈帝國。
由於地處巴爾幹半島,大而不強的奧匈帝國成為歐洲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昔日的巴爾幹半島主人奧斯曼帝國雖有東山再起的野心,但已然淪為世人恥笑的西亞病夫。
由於奧匈帝國的崛起,巴爾幹半島開始成為奧匈帝國與俄羅斯角逐的平臺。而因為奧地利本來就具有德意志血統,在血緣上德國更加親近。
所以在俾斯麥卸任德國首相後,激進的威廉二世草率地在奧匈帝國與沙俄帝國之間作出了2選1,那就是和實力較弱的奧匈帝國組成聯盟,共同對抗沙俄。而因為奧斯曼帝國日薄西山,也不得不和實力較弱的奧匈帝國共同對抗沙俄,所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小國保加利亞共同構成了一戰時期的同盟國陣營,德俄兩國也徹底反目成仇。
回覆列表
一戰主要矛盾為英國與德國,英國為傳統海王國家,與傳統大陸國家俄羅斯矛盾並不嚴重。而德國也為傳統大陸國家,在東歐爭奪勢力範圍必然引起俄羅斯的敵意。而英國為拉攏俄羅斯東西夾擊德國,在巴爾幹等東斯拉夫問題上對俄羅斯做出了妥協。然後俄羅斯加入英國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