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對於皇帝來說,每一個武將,都是潛在的反賊,特別是唐中期到宋朝建立的這二百多年裡,每一個武將都可能造反,幾乎沒有忠臣。

    五代十國裡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這幾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前朝的武將,他們都是李克用一系的,或是子侄,或是手下同僚,

    這些朝代的滅亡,都是皇帝想削奪武將的兵權,最後武將造反了,改朝換代,這能說是皇帝猜忌武將?能說逼他們造反的?

    一個武將的權力大到皇帝睡不著覺,大到隨時可以造反了,哪個皇帝不想削奪兵權?這已經不是武將了,而是徹徹底底的軍閥了,

    軍隊(武將)是什麼?是刀子,有一天,皇帝睡醒了,發現刀子自己會動,你說你怕不怕?

    石敬瑭造反,絕不是皇帝逼的,而是他有實力造反,且皇帝讓他交出的時候,不想交出權力,於是就造反了,就像郭威、趙匡胤黃袍加身,也絕不是皇帝逼的一樣。

  • 2 # 秋風涼

    為什麼石敬瑭被急著造反!並且認了契丹人作父自稱“兒皇帝”還割讓了燕雲十六州,最後遺臭萬年。

    原來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兩人都戰功赫赫,實力相當。本來李嗣源在位的時候,兩人能達成平衡,互相牽制,然而933年冬天,唐明宗李嗣源死後,親兒子李從厚登位,為閔帝,閔帝年幼,朝政由馮贇、朱弘昭把持。兩人為奪取軍權,攛掇閔帝“換鎮”來削弱各節度使的力量。將李從珂從鳳翔節度使換任河東節度使。這引起了李從珂的不滿,遂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閔帝逃亡,在衛州與進京的石敬瑭相遇,雙方發生衝突,石敬瑭將閔帝的侍衛全部斬殺,把閔帝扔給了衛州刺史。

    自此李從珂和石敬瑭的地位發生了改變,本來都是臣子,就算是彼此不服氣也能相安無事。現在成了君臣,彼此忌憚。李從珂怕石敬瑭造反,一再壓制他;石敬瑭怕李從珂將他除去,一再稱病,欲消除嫌疑。況且他們倆的身份曾經差不多,兩人互相猜忌,終於在936年,李從珂欲調任石敬瑭為鄆州節度使,石敬瑭不肯,反而上表讓李從珂退位給李嗣源的幼子李從益。李從珂大怒,兩人徹底撕破了臉。

    李從珂命張敬達攻打太原,不久,太原的糧草緊張,石敬瑭漸漸撐不住了,遂聽取部下的意見求助於契丹主耶律德光。

    石敬瑭為了取得徹底的勝利,向契丹稱臣稱子,並承諾事後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耶律德光很滿意,遂承諾中秋一過立即出兵。

    九月,石敬瑭與耶律德光見面,父子相稱,張敬達兵敗,李從珂在京都戰戰兢兢,失去了判斷,頹廢度日,各地藩鎮紛紛投降。

    十一月,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後晉建立,後唐滅,李從珂攜皇族重臣登上玄武門自焚。

    自此,石敬瑭成了“兒皇帝”,遵守原來的承諾,將“燕雲十六州”獻給了契丹,並承諾每年給契丹步帛30萬匹。雖然石敬瑭請來契丹幫助自己得到了皇位,但是由於割讓了燕雲十六州,背上了賣國賊的稱號。

  • 3 # 文史磚家

    在帝制時代,皇帝雖然說權勢最高,手握對天下臣民的生殺予奪之權,但同時卻也是一個“危險係數”最高的職位,一旦言行不慎,很可能會釀成大禍。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上並不鮮見,其中後唐末帝李從珂堪稱典型。

    李從珂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養子,因在戰場上勇猛異常、屢建殊功,故而深得義父的喜愛,最終被拔擢為鳳翔節度使,與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一起,被視為朝廷的“頂樑柱”。等到明宗駕崩、愍帝李從厚即位後,考慮到李從珂、石敬瑭的勢力太大,所以便下令將他們調到其他藩鎮,想以此消除隱患。

    沒想到李從珂抗命不從,竟然在鳳翔舉兵造反,僅用了兩三個月時間,便迅速攻陷京師洛陽,自己當了皇帝。與此同時,石敬瑭為了討好新皇帝,便親自帶領部下截擊逃難的李從厚,將他囚禁在衛州,隨即又在李從珂的授意下將其殺死,時在清泰元年(934年)五月。

    考慮至此,李從珂便以為明宗舉辦葬禮為由,將石敬瑭夫婦扣留在洛陽,遲遲不肯放他們回去。等到葬禮結束後,石敬瑭因為沒有得到皇帝的命令,不敢提出返回太原的要求,所以每日裡愁眉不展,時間一長竟然瘦的不成人樣(極有可能是裝的)。妻子魏國長公主既心疼又擔憂,便向母親曹太后求情,請她在皇帝面前說情,放石敬瑭回去。

    曹太后可憐女婿的遭遇,便替他在李從珂面前說情,而李從珂由於自幼受太后的撫養,對她極其敬重,再加上看到石敬瑭形銷骨立、沉痾在身,誤以為他不會活多久,於是心一軟,便答應放石敬瑭回去。李從珂沒想到的是,他這次無心之失,竟給自己親手種下無窮的“禍根”。

    石敬瑭回到河東後,非但沒有死掉,反而身體康泰,活得倍兒精神,李從珂聞訊後,心裡懊悔連連,從此對他更加提防。然而李從珂對石敬瑭猜忌歸猜忌,但從未在表面上表現出來,直到某次酒後吐真言,才將真實的想法大白於天下。這件事,還要從魏國長公主參加皇帝的千秋節(即皇帝生日)說起。

    等到皇帝酒醒後,侍從便將情況告訴他,李從珂聽後懊悔不迭,趕緊把公主召來辯解,稱自己是在開玩笑而已,讓她不要放在心上,同時又下令賞賜公主,讓她返回太原。魏國長公主回去後,便將此事告知石敬瑭,後者聽後憂懼不安,很擔心皇帝會除掉他。

    自廢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節,辭歸,留之不得,廢帝醉,語公主曰:“爾歸何速,欲與石郎反邪?”既醒,左右告之,廢帝大悔。公主歸,以語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見《新五代史·卷十七·晉家人傳第五》。

    不久,石敬瑭為了試探李從珂是否對他有加害之心,便上書假意辭去馬步兵總管的職務,並要求到其他藩鎮任職。在石敬瑭看來,如果皇帝同意他的請求,那麼便代表朝廷確實猜忌他,必欲除之而後快;如果皇帝下詔挽留,那麼就代表沒事。沒想到石敬瑭的奏表剛遞交上去,李從珂便在大臣薛文通的建議下,罷免石敬瑭的馬步兵總管職務,並調任他為鄆州節度使,命他即刻上任。

    石敬瑭見李從珂擺明想除掉他,便決意造反,並以割讓幽雲十六州、向對方稱兒稱臣為代價,向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求援。清泰三年(936年)五月,石敬瑭正式舉旗造反,並在契丹的扶持下,於當年十一月僭號稱帝,建立後晉政權。同年底,後晉、契丹聯軍攻陷洛陽,李從珂與劉皇后、曹太后、太子李成美等人自焚而死,後唐隨之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中有哪些不得了的女裝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