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評說
-
2 # 半旅
太監源起與先秦時代,古時皇帝為了培養自己的心腹,而宮女卻又有太多的限制,於是將一些男子召入宮中。卻又害怕他們禍亂後宮,於是在一些男孩小時候,便將他們帶入宮中,將他們閹割,從而更好的掌控他們,也能更好的服務於自己。太監是古代封建社會畸形的產物,直到清王朝的滅亡,這種滅絕人性的制度才得以消失。
中國最後一批太監,是來自清王朝的宣統帝溥儀時期。1924年,隨著馮玉祥的一聲令下,溥儀也被趕出了自己從小就居住的地方,紫禁城。此時,據統計還有1137名太監,被溥儀趕走一大部分後,也人有200名左右,他們的前途黯淡,誰都可以預見他們的命運。有些聰明的太監,目光長遠,在進宮第一天起,就已經開始打算自己老年的退休生活了。這類人,往往油嘴滑舌,為人機靈。在宮中傍上了大腿。經過多年的累積,也搜刮了不少積蓄。在出宮後,也不過是換個地方繼續發展。他們憑藉豐厚的財產,在別地置辦酒樓,茶館,甚至還能納幾個小妾。雖然不能誕子留後,但還可以認幾個不想努力的人作為乾兒子。該有的照樣有。不過在解放後,這些東西都充公了,他們也只能靠賣煎餅果子維持生計。還有一類就比較佛繫了,他們不喜攀權附貴,在宮中每月發了俸祿之後,便跑到山裡的寺廟拿去捐了,以求和寺廟裡的老方丈打個臉熟,待到他老了之後,就可以在這裡養老送終。
最慘的不過是底層太監了,他們自小被送入宮中,每月家裡都會收到他寄回來的薪水,也就是靠著這層關係,他們再被遣散後,才得以留在家中。可即便這樣,也要遭受父母的不待見,親戚鄰里的嘲笑,上廁所都要備受歧視。畢竟,他一個不男不女的人,一不能留後,二的就業範圍又窄,沒什麼價值。過了不久,也只能出去乞討為生,到了冬天,也只能是凍死離世罷了。
有些太監,和那些一同被遣散的宮女一樣,無處安家。於是有看對眼的,也就那麼湊合過日子了,也被叫為對食。
建國後,國家對於這些歷史的遺留問題感到很悲哀,於是將他們領到政府的救濟處,還有相關機構,讓這些年邁體弱的太監有安生之地。
-
3 # 不入八分輔國公
清朝滅亡後,人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那些太監到底去了哪裡,他們的歸宿怎麼樣?我們知道著名太監信修明曾經說過,太監入宮後那真的是“身體毀了,精神也毀了”,宮廷的規矩把這些人的意志消磨,成為了十足的“奴才”,只會伺候人,連門謀生的手藝都沒有,脫離了宮廷的體制,這些太監的處境的確不怎麼樣。
我們知道太監分為三六九等,上到有李蓮英這樣的二品大太監,下到連名分都沒有的“效力”,出宮的待遇是天壤之別。
李蓮英出宮後家人會接納他,社會上也知道這號人,畢竟是有權勢的人,而且他還有自己的豪宅,彩和坊、軍機處等都是,很奢華。當然大太監李蓮英的死因至今是個謎,有人說他因吸大煙得了痢疾病死了,有人說是債主把他殺了,還有人說是仇家所致,總之李蓮英死的時候是六十多歲,當人們扒開他的墳墓僅僅發現了頭蓋骨和一條長辮子,但是屍身卻並沒有發現,真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這位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近五代帝王的大太監至今仍是人們筆下最為活躍的歷史人物。
像李蓮英這樣有身份的太監結局是這樣的,那其他的太監結局是怎樣的呢?真心很困窘,受盡人們嘲笑。首先那些重回到社會的太監,他們的家人是不接受他們的,而且不光是家人,社會的人們對太監們也是各種嘲諷,街上罵太監“老公”的人們比比皆是,相當於罵你八輩祖宗一樣難聽。還有出了宮的太監就算家裡人不介意,但他們很小就進宮的到了老了出來根本就找不到家人,再說了就太監們的家庭條件,送他們當太監的家庭基本都是窮的揭不開鍋了才來的,所以您仔細一想發現這些太監在社會上真的很可憐,身體毀了,謀生的手藝也沒有,那他們到底會去哪裡呢?
這裡我就要提到寺廟了,可以這樣講,絕大多數太監都去了寺廟去養老。太監們其實不傻,他們入宮後都知道自己會有老的一天,留的退路就是攢錢或者捐給寺廟,給自己謀個能生存的地方,比較有錢有地位的太監會成為寺廟的主持方丈,沒錢沒地位的好死賴活地也能在寺廟裡終老。這裡太監們還有一個組織,是北京的太監養老義會,那些離開宮廷的太監給這個協會交了規定的錢就能在太監蓋的寺廟生存下來,包吃住。您要問了,假如交不起這些錢的太監結局會怎樣?跟諸位說,那結局會很慘,只能凍死街頭,根本沒人可憐,沒人管。
萬壽興隆寺就是著名的太監寺廟。其實太監和寺廟的關係在明朝時期就有,有悠久的歷史。
1996年,中國最後的一個太監,孫耀庭去世,標誌太監這個群體徹底消失。雖然這個群體很卑微,甚至有些可憐,但這些人也值得人們去了解一下。畢竟也是一個歷史的見證。
回覆列表
清朝滅亡後,宮中還有不少的太監,除了溥儀帶走了二十來個,剩下的都只有自謀出路。這些曾經為皇家服務的人,在主子倒臺後,都面臨著什麼樣的命運呢?
有錢有勢的做地主在宮中那些有錢有勢的高層太監,相對來說日子就比較好過了。因為有錢,他們可以找個地方,或者回到自己老家,買地做地主做資本家。然後就可以悠閒的過完這一生,比在宮中的生活可能還要更加逍遙自在。
集體生活、出家為僧對於大部分的中下層太監,由於沒有生活技能,他們沒有什麼太多的追求,有沒有錢。所以,有一部分太監就聚在一起,抱團取暖,一起生活,有點類似於現如今養老院的形式。
當然,無慾無求的太監們也有一些出家為僧的,就這樣混口飯吃,一直到死,其實也是非常悲慘的一群人。
沿街乞討,上吊自盡還有一部分太監下場就更慘了,他們可能身體本來就不好,離開皇宮後,他們根本沒辦法養活自己,他們只能沿街乞討,靠別人的施捨渾渾噩噩地活著。但是這樣的生活根本就無法持久,所以有很多的太監就這樣餓死了。
還有一部分太監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他們在清朝滅亡後,選擇上吊自殺,這是最極端的一種方式。比如說有個名叫陳安簡的太監就在溥儀逃離後不久,吊死在了紫禁城外的槐樹上。
總結太監是中國古代獨有的一個人群,他們曾經在宮廷中有呼風喚雨的時候,如今大樹倒了,他們成為最可憐的一群人之一。作為時代變革的犧牲品,與其說獲得了新生,不如說是走向滅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