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好玩
-
2 # 歷史系旅法師
打是不可能打的,簽了檀淵之盟之後老老實實在家數錢才是王道啊。
各位想想,一個王朝最具朝氣的時候就是剛開國得天下的前幾代君王,鞏固邊疆的事情一般就是這幾代皇帝確立的,比如朱元璋和朱棣時期的北伐,比如康熙到雍正時期的對新疆、西藏、準格爾的平定。
趙匡胤雖說也不算白得的天下,但是不得不說,他的主子柴榮給他打下了巨大的基礎,讓宋朝沒經歷過什麼開國大戰就一統天下了,所以氣勢不足:比起像是南唐、後蜀、北漢這種弱雞對手,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把腦袋別在腰上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數月,建立漢朝的劉邦四年屢敗屢戰才擊敗項羽,宋朝真是沒什麼太大的坎坷就建立了。
正因為奪了孤兒寡母上位傳出去不好聽,所以趙匡胤也是想幹出一番事業證明自己是天下共主的,比如他就數次進攻北漢和契丹,說白了北漢就是契丹衛星國或者僕從國,北漢是滅掉了,燕雲十六州也收回了幾個但是兵敗了,而且在這種時候沒過多久開國皇帝趙匡胤死了,趙二趙光義不明不白的登基。
趙二也想收復燕雲,但是又失敗了,楊家將故事裡的楊令公楊業就是在北伐中被俘虜而死。
所以說開國的這股氣勢是再而衰、三而竭,後世的帝王守成享樂多好,文官也不想一打仗就看武將做大,畢竟老趙家說好的“與士大夫共天下”嘛,宋朝甚至還立了封樁庫準備贖回燕雲十六州,在之後契丹南侵,宋真宗被宰相寇準硬生生拖到前線督戰,嚇得魂都沒了,各位覺得後面的皇帝那個還敢打一場動搖可能自己統治根基的北伐之戰,反正檀淵之盟可以說雙方都有好處。
當明朝大將徐達攻佔元大都的時候,這片地兒已經被佔領四百多年了。
-
3 # 浮沉於史
北漢直接就被宋滅了,這裡不提,我們來說說遼。
為什麼宋不打遼?這個話題其實並不成立,因為遼他們也是打過的,宋太宗燭影斧聲,繼承大位,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他內鎮親侄,外徵其國,只是這一仗打得灰頭土臉,宋太宗大敗,本人身中三箭,乘牛車逃回北方。自此,宋不敢輕提北伐之事。
宋打不過遼,首先是因為丟掉了幽雲十六州,這是一道極其重要的屏障。後晉石敬瑭為了獲得契丹的軍事支援,將之割讓,從此中原政權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時,就處於被動地位。
幽雲十六州易守難攻,又是天然的蓄馬場。
宋軍是以步兵打騎兵,這種弱勢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頻繁的去北伐。
其次,統治者問題。宋太宗結束了五代以來的亂世局面,武功鼎盛,如果是他去打,那可能還有點希望,只是趙老二提前上位,讓這一切成為泡影,論打仗,趙光義還是比不上趙匡胤的。
至於趙光義之後,那就更不用提了,按照慣例,開國前幾代皇帝還算血性,後期的君主大多偏於柔弱,或許他們也有徵伐,但也都是依賴於能打的將領,他們本身的武功是不怎麼樣的。
漢武帝名重天下,北御匈奴,那都是靠衛青和霍去病等人,他自己可不曾御駕親征。
其三,人才問題。北宋重文抑武,這是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的,宋太祖自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他當然不想部下們有樣學樣,所以極力抬高文人地位,不殺士大夫,美名馳於兩宋。
文人喜歡幹什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還有一個,那就是黨爭。
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是不好戰的,就算出了賢相,也大多傾向於治理好國家,而不是怎麼去侵略別人。
武將於宋之一代,地位低下,他們的聲音很有限,不能左右大勢,加上國內的風氣,自然而然,這個仗也打不起來。
其實宋徽宗之後,對遼倒是有過征伐,那是什麼情況?是金崛起於白山黑水,擾亂了遼國後方,並且勢如破竹,戰果不斷擴大,宋覺得遼國氣數將盡,可以欺負一下了。順便收回幽雲十六州。
大軍十幾萬浩浩蕩蕩出征,遼國出兵一萬,宋軍丟盔棄甲,奪路奔亡,踐踏死傷者無數。
後來的遼,其實已經差不多等於投降了,在金軍面前基本都不抵抗,就是這樣的部隊,也能壓著宋軍打,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低到了什麼程度。
他們也就是想撿個便宜,正常情況下,根本就不敢動這樣的念頭。
至於遼國覆亡,徽欽二帝被擄,國家危亡之際,才湧現出來岳飛這一批優秀的將領。這個時候的宋,雖然常年與金軍交戰,但受到朝廷文臣掣肘極多,獲得的戰果也很有限,岳飛欲直搗黃龍,於朱仙鎮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武將受到的壓制,可見一斑。
至於岳飛被殺,韓世忠兵權被卸,後期的將領就更不行了。
終觀兩宋,還是防禦多於攻伐,北宋滅亡之後,宋累遭金軍劫掠,國家積貧積弱,自保尚且無力,更不提向北用武了,而最終,宋也於崖山一戰徹底滅亡。
-
4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北宋怎麼不敢了,北漢直接被北宋滅的,這是歷史,隨後和遼也大幹了一場!
而且
北宋和遼打了很多回戰了。
宋幾乎被遼打的瓜兮兮的,好像就贏了一次。
北宋三次北伐,前二次被打遼打的一個慘字啊!
宋太宗第一次還中了一箭,就此箭要了他的命。
第三次沒分出輸贏,簽了澶淵之盟。
還好此盟還不算賣國條約,對兩方都有利,皆大歡喜。
當時
宋太宗就該先北伐,首先攻下幽州,平定燕地,北漢必為掌物。
而宋太宗急於求成,捨本求未,滅北漢得不償失。
打完北漢再帶著身心俱疲的宋軍去北伐遼,遼有多能打,自然是輸!
應該先打強的再打弱的。
燕地不收,河北不固。
河北不固,河南危矣!
山河險關終陷於敵國,攻取無成。
正是
由於宋朝君王對武將極其猜忌,使大將們勝則自危,避功避權,畏首畏尾,如此將帥,在關健時想太多,怎可集中全力去拼殺。
而第一北伐戰敗後,宋朝上下患了一種恐遼症。
完全沒了氣勢,請參考抗美援朝。
北宋得恐遼症後,後面怎麼指望還能贏,花錢買平安倒是上上策!
回覆列表
遼國確實沒有大規模的直接攻擊過,但是北漢可是從趙匡胤開始就被數次進攻而且還有幾次差點就被滅了。
北漢的劉崇效仿石敬瑭向遼稱臣,有了遼這個大哥給撐腰後漢才堅持了那麼幾年,不然早就被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