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太龍
-
2 # 亮說史話
這個問題是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從這問題入手可以對一些類似問題有個思路認識。
一、蔡倫為古代造紙術的傳播是起到極大作用的。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紙張的發明創造是普通勞動人民的創造。但是具體誰是第一個人是很難確定的。蔡倫最大的作用在於使得造紙術的工藝更便捷方便廉價,更有助於推廣。蔡倫起到了推廣應用的作用。
在發明造紙術的時候,多次失敗,並不能造出一張滿意的紙張。所以他聯合起手底下的工匠,一遍遍嘗試一遍遍鑽研,終於找到了合適的配方,並且把早知的成本一再降低。
二,之所以說蔡倫改進造紙術,同樣是得益於他的貢獻和身份。蔡倫是東漢時期的宦官,在政治上也是很有名的。得益於他的身份,所以才能在史籍書冊上記載傳承下來。
在完成造紙術的研發之後,並沒有將其秘密儲存起來。而是將如何造紙的技藝上書給漢和帝,想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此技術,以此來造福更多的百姓,幫助他們生產生活
其他更多改進卻沒夠留下姓名,如指南針的改進,火藥的應用等。
三,四大發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代表。對於中國科技的統稱,是西方人現在近代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待的。我們常說的活字印刷術,很好但是卻不是實際的。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古代運用並不高。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週刊公佈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
3 # 火涅國度
推算曆史程序,我們知道,紙的出現是必然事件。
在中國古代,最先文字的記載是刻在石頭上,後來變成了竹籤上。因為文字不僅是一種符號,更是一種文化價值。不管是在石頭還是住街上,無論攜帶還是儲存都不是很方便。封建社會兩千多年,都有科考制度來選拔人才。考生出門就會攜帶書籍出門,如果是刻在石頭或竹籤上的,那麼這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可想吃,而大多數考生都是家境貧寒的。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必須要一種更簡單輕攜的東西來承載文化這種東西。而紙就這樣悄然誕生了。
雖然紙是具體何時出現在我們不知道。但為什麼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別人呢?
首先來看,蔡倫是18歲進宮成為宦官的。當時他是第一個中國華南地區進入朝廷,甚至為官的。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蔡倫要比一般人更聰明,更有能力。
到漢和帝時,蔡倫幫助而打壓竇氏政權,奪回屬於皇帝的權利。這讓他在皇帝的心中比別人多了些許分量。
而蔡倫也不是貪圖富貴之人。一心想用自己的才學為世人多做一點貢獻。蔡倫在皇城就註定了他與他比別人更有優勢,擁有更多的資源。不管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方面。在古代,不管一個人想做什麼,如果他能得到封建統治者的支援,那麼對於他來說,就已經事半功倍了。
當初,蔡倫改進的紙不僅工藝簡單,價格便宜。還被傳播到了阿拉伯地區。
回覆列表
一,紙的初始發明人,並不是蔡倫。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二,蔡倫主要是改進了造紙術,使紙的綜合成本大幅度下降,才得以廣泛推廣,並最終取代了帛和簡,成了最廣泛的書寫材料。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1]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三,蔡倫的造紙術之所以得到廣泛推廣,並傳了下來。離不開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1,成本的降低,這也是得到廣泛推廣的主要原因。由原來的麻為主要原料,改為一些樹皮,麻頭和破布,漁網等一些家庭常見的,用完也可以當垃圾扔掉的一些東西。同時,成本的降低,也會讓更多的人可以使用,這點就如我們現在的電腦和手機的廣泛使用一樣。
2,工藝的流程和系統化的改進。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決定一個技術能否的流傳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系統化和流程化。只有系統化和流程化後,除了發明者本人,其他人才可以更好的掌握。其他人更好掌握之後,才更好的去推廣,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
3,紙張的便利性和通用性。也就是如今我們說的一個產品的舒適度,實用度和易用性。實用,易用和舒適,在當時這三點比帛和簡太強了。帛雖然用起來也舒適,但是價格過於昂貴,不實用,也不易用。普通老百姓不可能隨便寫點東西就用帛,負擔不起。哪怕一些普通家庭的書生也是負擔不起。簡的話,不易用,太笨重,可寫的字也少。同時舒適度也不行,那麼重,多的時候,得多馬車拉。而且算一馬車簡也記載不了多少東西。
其實這三個原因,也是我們現在很多產品得以推廣和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原因。萬變不離其宗嘛!
綜上所求,造紙術雖然並非蔡倫發明,只是改進。但就是這個改進卻是一個飛躍式的改進,也是造紙術得以推廣,並流傳下來的主要原因。
就如智慧手機的喬布斯一樣!可以說,那時的蔡倫對於紙的改進,就如現在喬布斯對於手機的革新是一樣的!智慧手機完全取代了老式機,紙也完全取代了帛和簡。當然,這個比喻可能略顯不甚緊密。因為智慧手機,取代的還是自己原來的手機,而紙取代的是不同的產品。但效果差不多。如果是說,手機的發明取代了座機,或者數碼相機取代了膠捲,而手機相機又取代了一般的數碼相機,則更為恰當一些。
總之一句話,誰能一直舊中求變,一直不斷創新,誰才能在未來中一直立於不敗之地。而那些墨守成規,不求進取,不思創新的,只能被前進的巨輪碾碎,最終被淘汰。產品如此,人亦如此,當然,國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