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不是個東西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雖然主要是講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故事,但其中對於劉備以及蜀國不吝讚美之詞,可以說個人喜好體現的非常明顯。演義不等於正史,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重新包裝過的。

      羅貫中喜歡劉備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劉備的出身問題,劉備是漢朝正統,無論是否屬於皇帝嫡親以外,都屬於根兒紅苗正。如果劉備得了天下,江山依舊掌握在劉邦的子孫手中,漢朝依然姓劉,沒有落入他人之手,算我的改朝換代。劉備傭兵自重的,打著旗號也是匡扶漢室,就因為他身上留著劉邦的不知道多少分之一的血。這不得不說是羅貫中一個美好的願望,這樣的結果也最容易讓他能夠接受。

      劉備的這樣一個身份,也正是他能夠招兵買馬的一塊金子招牌。在選擇主公的時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都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並不是造反叛亂,這一點的心理認同

      在羅貫中的眼中,曹操屬於一代奸雄,無論如何的雄才大略,都無法消除這個奸字。即使曹操在漢朝大廈將傾風雨飄搖的時候,討伐各諸侯,加強漢朝朝廷的統治,但終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替天子分憂用的旗號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終究是一一個奸臣而已。

      在羅貫中的眼中,江東孫氏家族也屬於一代梟雄。孫堅、孫策、孫權父子三人只不過是抓住了歷史的機會而已,在江東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和朝廷分庭抗禮。這一切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於漢室勢微,無暇顧及各個諸侯,才任由其坐大成勢。

      羅貫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大多數人的立場,那就是漢室是正統,縱然漢帝無力掌控朝局,接盤俠也必須是劉氏子孫,確保劉氏江山不落在他人之手。

      

  • 2 # 春秋風雲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之前,一定通讀了西晉陳壽的《三國志》,《三國志》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歷來被奉為經典。與羅貫中的觀點相反,陳壽對曹操評價很高:“抑可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也!”;而對劉備的評價不如曹操:“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一部宏篇鉅製,被列入四大名著,他基本採用了巜三國志》的史料,但是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完全摒棄陳壽的喜好,把曹操塑造成奷臣賊子,將劉備描繪成忠義賢良之君。羅貫中祖上跟曹操沒有世仇,與劉備也沒有親戚瓜葛,為什麼尊劉抑曹,這裡面的原因值得深究。

    但凡詩詞歌賦、小說雜談,無不注入作者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不外乎喜怒哀樂,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與性格有關,而性格的形成與個人經歷有關。要解釋羅貫中為什麼喜歡劉備,必須從他的人生經歷說起。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祖籍幷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中國章回體小說鼻祖。除巜三國演義》外,還參與巜水滸傳》的整理、加工、補綴,另著有《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隋唐兩朝志傳》、巜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巜粉妝樓》等作品。

    羅貫中起初的志向,並不是立志當一個大作家,而是“有志圖王”。

    元代中期,隨著南宋朝廷的覆滅,社會趨於穩定,經濟文化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杭州成為繁華的鬧市。這裡不僅商業發達,也是戲曲、雜耍、說話藝術(評書)的大都會,因此,很多知識分子、藝人紛紛雲集杭州。

    羅貫中7歲入私熟讀書,14歲母親病故後輟學,隨父親到蘇、杭二州做絲綢生意。羅貫中聽說慈溪人趙寶豐是個大學究,便徵得父親同意,繼續拜師求學。課餘時間,羅貫中喜歡聽評書,說書人妙語聯珠的口才,眉飛色舞的演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羅貫中也結識了一些劇作家,包括關漢卿、鄭光祖等人,其中還拜小說家施耐庵為師。因為他對民間文學的喜愛,從約1345到1355年十年間,是他過得最快樂的時光。如果不是要幹一番大事業,他真的不想離開杭州。

    元惠徵至正16年(1356),羅貫中見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有志圖王”的羅貫中投到張士誠麾下。張士誠窮苦鹽夫出身,時勢造英雄,一度佔領江浙廣大地區,初稱吳王,繼而又稱皇帝。然此人胸無大志,安於現狀,少謀略。當朱元璋與陳友諒激戰時,幕賓勸他襲擊朱元璋,但張士誠不聽,作壁上觀。隨著朱元璋的崛起,張士誠的勢力江河日下。羅貫中在張士誠的幕府作賓,曾獻妙計打敗朱元璋部將康茂才的進攻。至正17年,張士誠的弟弟被俘,在朱元璋、元軍、方國珍三方夾擊下,他選擇投降元朝。降元后本應蹈光養晦,藉機做大,卻不思進取,貪圖享樂,對部下疏於管理,致使軍隊渙散、缺乏戰鬥力。

    至正23年,張士誠見元朝風雨飄搖,不值得依靠,便又扯起吳王大旗。幕府眾賓苦勸張士誠暫時不能稱王,張士誠不聽,劉亮等人離去。羅貫中沒有立即離去,而是告假去了太原。同年9月,羅貫中正式離開張士誠,再度北上。至正27年,朱元璋攻破平江城,張士誠被俘,後懸樑自盡。

    本意投身軍旅建功立業的羅貫中,眼見前途渺茫,轉而發奮著書。至正26年,他從北方回到杭州,輾轉於江浙一帶。此時羅貫中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他一路走來,目睹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底層人民的痛苦和對清明政治和仁君的嚮往。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籠絡知識分子,下令各行省連試三年,由於曾經與朱元璋為敵,羅貫中不得不放棄做官的機會。正是由於羅貫中沒有入仕,才使他有機會接觸廣大窮苦百姓,從而與底層人民有了深厚的感情,繼而同情弱者,憎恨權貴。曹操出身權貴之家,劉備出身窮苦人家;曹操為了逃命而殺救命恩人一家,劉備幹不出這樣卑鄙勾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兒子曹丕簒漢,這些都是劉備幹不好,也不會幹的事;曹操和劉備比,羅貫中自然喜歡劉備,而不喜歡曹操。

    羅貫中還發現一個現象,他在杭州聽評書時,每當聽眾聽到劉備敗時,都皺眉頭、嘆氣,甚至有人哭泣。這說明人都是憐弱的,此現象無疑對羅貫中的創作影響至深。

    作為一個“有志圖王”的知識分子,羅貫中奮鬥過,但沒有實現自已的理想,而是落入了普通的階層,他對於“織蓆販履”的劉備自然是同情,而對於他的敵人--曹操自然是憎恨;當劉備艱難創業時,他為他點贊謳歌;當劉備成功時,他為他驕傲、歡呼。另外,出於文學效果考慮,把劉備當作正面人物來寫,無疑為《三國演義》出彩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有一本神話類的三國題材小說很火,究竟是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