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徐永劍所長

    謝邀,目前性早熟問題很嚴重,大部分孩子沒有得到關注,導致了身高矮小,對未來健康也會引起負面影響,要解決孩子性早熟,核心是預防與監測和早干預控制。

    預防關鍵是教育,讓父母瞭解生長髮育過程中基礎知識,生長髮育中不良生活方式習慣,包括飲食習慣,睡眠,運動,舉例說明,孩子因該均衡營養,不能偏食,尤其女孩不能偏短週期肉食類食物,不能誤吃含雌激素保健食品牛初乳,蜂皇漿等。

    還有就是環境因素,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農藥,化工,生活中洗滌用品都可能影響孩子。

    藥物因素,孩子出現鼻炎哮喘面板病高燒時謹慎選擇抗生素與激素用藥。

    監測的重點就是每年檢測一次骨齡,最好去第三方專業骨齡檢測機構最可靠,準確預測未來身高,許多家長抱怨去醫院為了測一下骨齡,結果開了幾千元別的許多核磁共振等不必要檢查單。其實如果骨齡出現明顯偏大偏小,再進一步檢查也不晚。

    許多家長也會問,測骨齡要去省會城市不方便,當地沒有懂骨齡與性早熟的醫生。我告訴大家一個辦法,先去任何一家醫院,不管大小拍攝一張孩子左手手掌骨齡片,去淘寶淘一下骨齡檢測服務,許多專業骨齡醫生利用網際網路開了店鋪,服務態度很好,可以讀片分析諮詢建議,很方便。

    如果出現早發育,假性性早熟都可以從發育特徵與骨齡中表現出來,只要及時花幾十元中藥就可以控制解決,也不會影響孩子未來身高,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真性性早熟,家長只有花幾萬至十幾萬藥物干預了。所以預防最關鍵。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2 # 育兒網

    現在性早熟的的孩子並不少見,到底為什麼這些寶寶會出現性早熟的現象。不瞭解根源就很難防範,下面育姐就給大家盤點生活中四種常見的隱形“催熟劑”:

    1.成人化妝品

    媽媽們大多會購買和使用很多化妝品,模仿能力、好奇心強的孩子不僅會模仿媽媽塗脂抹粉的行為,還會對瓶瓶罐罐中的物質特別好奇,甚至還會用嘴去品嚐味道。另外,媽媽塗抹化妝品後和寶寶親密接觸,或是順帶著給寶寶也少量塗抹,長期如此,其中化妝品中的大量雌激素就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早熟。

    成人經常使用的洗滌劑、洗護用品、各種化妝品其中可能都含有雌激素、胎盤提取物等一些物質,這些是引發孩子性早熟的罪魁禍首。

    2.遺傳因素

    有部分性早熟的孩子,是因為遺傳因素影響而出現性早熟的現象。家庭成員中如果有性早熟的患者,或者上一代、兩代成員有過性早熟的現象,後代就很可能被遺傳性早熟的問題。

    3.某些飲食

    實際上,大部分性早熟的孩子都是因為“吃錯了”,才會導致問題的出現。在中國,有很多補品都可以入藥,而這些可入藥的補品非常不適合孩子們食用。很多家長刻意給孩子食用這些補品的初衷,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加茁壯地成長,但卻沒想到這些藥膳卻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內分泌環境,使孩子的身體心理發育受到嚴重影響。桂圓乾、人參、蟲草、黃芪、沙參等等都要讓孩子遠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農貿市場上的家禽和反季節的果蔬。農貿市場中的家禽,部分會使用快速生長劑,而這些會在家禽的頭頸部殘留,孩子一旦經常食用,就可能會導致性早熟。

    反季節蔬菜水果也是同理,大部分都是使用催熟劑催熟才使其提前上市,家長可不要經常購買反季果蔬,務必要謹慎!

    4.避孕藥

    家長如果沒有把避孕藥收好,導致孩子在好奇之下誤食了避孕藥,其中的大量雌激素很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的原因是複雜的,到目前仍然有很多尚未明確的原因,因此在孩子性早熟問題的診斷上,需要綜合起來全方位考慮各項因素。而在生活中,家長應更加細心注意使孩子避開一些常見的誘因。

  • 3 # 破乞

    很多父母都有這種感覺,說跟自己當年相比,現在的小孩發育得比較早。這可不是錯覺,而是真的。有很多調查表明,人類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一直在提前,女孩尤其明顯。比如,2006年丹麥的調查就發現,女孩開始發育的平均年齡是9歲10個月,與1991年相比,幾乎提前了一年。如果跟19世紀相比,就提前得更多了,那時候荷蘭女孩第一次來月經的平均年齡是17歲,而現在不到13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很多人都認為,罪魁禍首是食物裡包含的激素,是它們讓孩子提前發育了。《科學世界》雜誌有篇文章,說根本就不是這樣,性早熟跟食物裡的激素沒有半點關係。

    首先,咱們來了解一下發育到底是怎麼回事。人類大腦中有個區域叫下丘腦,它會分泌一系列的激素,而這些激素就會促進人類發育。也就是說,某些激素確實能起到促進青春期提前的作用。但是這些激素可不是從食物裡得來的,人們懷疑的大部分食物其實根本就不含激素,即使有,也不會被完全吸收,對人體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比如蜂蜜,99%以上成分是糖和水,沒有激素。牛奶中含有激素,但含量非常低,1升牛奶中所含的激素,還不到青春期兒童一天分泌的幾百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有些植物如大豆,含有類似激素的活性成分,但是活性很弱,除非吃得非常多,否則也不用擔心。

    所以說,把性早熟歸咎於食物中含有激素是沒道理的。可是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吃的好了,營養要比以前的人充足得多,甚至到了過分的程度。而一旦體重、脂肪量達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覺得已經為生殖做好了準備,從而開始青春發育。相反,要是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首先要保證的是自己活下來,而不是繁殖後代,進入青春發育的時間就會延遲。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環境中有很多化工產品和藥物,它們能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被稱作是內分泌干擾物或“環境激素”。比如有機氯農藥,還有一種用作塑膠新增劑的物質,都被證實可以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導致性早熟。

    所以說,性早熟是個很複雜的話題,千萬別一刀切,把所有罪責都推到食物激素上。相反,我們應該多關注下環境問題,減少“環境激素”的排放。另外還要注意孩子的營養結構,防止他們變得過胖。這才是預防性早熟的正確姿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教糖酒會的主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