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叫我逗鬥

    首先,這兩個時代差了幾百年。而且劉邦出川的時候的路因為一次大地震而基本無法行通。所以蜀漢出川北伐糧道不好走,更別說曹操捨棄漢中的時候,怕劉備繼續北上,所以銷燬所有棧道,當然後果也有一個,蜀漢集團夷陵大敗以後,他也無法南下。所以運輸糧食,就會行進緩慢。不論徵糧,還是運送,都要大量的人員。人都要吃糧食的。路上用的時間越久,實際前線能吃的糧食更少了。

  • 2 # 津城沐雨

    其一,劉邦出川的時候,用的是奇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短時間內佔領了關中,而之後戰爭中劉邦已經擁有天府之國和關中兩大產量區,自然不缺糧。

    其二,諸葛亮出川北伐,比較謹慎,步步為營,結果打成“陣地消耗戰”,時間一長消耗巨大軍糧緊張,常常缺糧。

    其三,劉邦有得力的大臣蕭何在後方統一排程,後勤工作做的很好;而諸葛亮出征,戰事後勤都是自己統籌,精力不足,難以兼顧。

  • 3 # 獨悟365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蜀漢時期的地理條件與劉邦在川時地理條件有所差距,在劉邦佔據關中時巴蜀可以水路直通外界,進而解決了糧草問題,從而源源不斷地出兵支撐軍隊戰勝了項羽,而在這不久之後自然災害中的地震導致巴蜀的水路被阻斷,到了三國時期,劉備伐吳失敗,沒有打通蜀中到關中的水路,只好在艱難險阻的陸路去運輸糧草,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效率卻還是比水路緩慢很多,糧草經常匱乏,只好草草撤兵。

    二、主帥制定的戰略不一樣,劉邦運用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突然襲擊監視他的雍、塞、翟三地,佔據了關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糧餉和兵員,國力極大提高,打了一場持久戰,從而戰勝項羽,而諸葛亮制定的是穩紮穩打,與五倍實力強於自己的曹魏政權打消耗戰,而且不敢用魏延提出的子午安奇襲長安這步險棋,焉有不敗之理。

    三、整體的政治形式不一樣,當時北方曹魏政治穩定,國家屯兵屯糧,國富民強,百姓對復興漢室沒有渴求,而項羽統治期間,手下諸侯國時常爆發叛亂,劉邦出征時項羽在山東,忙著平三齊田榮,有了極好的戰略機遇期。

    四、劉邦與諸葛亮擁有的將星實力差距太大,諸葛亮時期,將星隕落,老的老,小的小,死的死,關張馬黃都不在了,趙雲太老獨木難支,有了個魏延還小心提防不敢放權,而劉邦這邊,蕭何運籌帷幄,張良出謀劃策,韓信決戰沙場,樊噲衝鋒陷陣,等等等等,劉邦用將大膽放權,賞罰分明,高低差距顯而易見

  • 4 # 海鏡清

    因為劉邦與項羽爭霸時期,漢中通往關中的一般是走褒斜道。

    褒斜棧道始於戰國範睢相秦時。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即經此道,原來的穀道此時已開鑿成能透過大部隊和輜重的棧道了。此後,褒斜棧道一直是漢中與關中來來往的必經之路。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故道。

    褒斜道

    只有韓信注意到了。

    故道是漢中與關中之間最老的一條通道。又稱陳倉道,早在西周時就已開闢,但當時由於褒斜道的興盛,再加上其僻處漢中西部,離關中的中心地帶遠,使用頻率不高,因此少為人知。

    韓信注意到故道沒有設防後,便向劉邦獻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原來劉邦入漢中時,為了讓項羽放心,一把火把棧道全燒了(有說法燒的是褒斜道,有的說燒子午道,其實應該是都燒了,要不然怎麼讓項羽相信劉邦無心進攻關中)。到劉邦決定進攻關中時,假裝派出大量民夫去修復被燒掉的棧道,實際上漢軍走故道,翻越大散嶺,出其不意地避開項羽分封的三王正面防禦,從側面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由於一戰定關中、勝利太迅速,所以劉邦不需要從漢中翻越秦嶺運糧,自然就不存在缺糧之患了。

    暗渡陳倉示意圖

    但是韓信這一計太出名了,連帶陳倉和故道也出了名,西漢為此在大散嶺修築關隘,稱散關,後來人想再玩這招已經不行了。於是諸葛亮北伐時,沒有選擇漢中的任何一條棧道,而是一面派趙雲佯攻褒斜道,一面不惜大迂迴,從魏軍沒有設防的隴西祁山道進攻。這實際上也是一個變種版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但形勢與楚漢爭霸時期已經大不相同。韓信暗渡陳倉之時,隴西尚未開發,還是羌人的地盤,韓信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進攻。而諸葛亮之時,隴西開發已經成熟,曹魏在隴西設立天水、南安、隴西、廣魏、安定等郡,諸葛亮不得不先平定隴西(至少得先平定一部分,否則後路堪憂),結果給了曹魏反應的時間,蜀軍在街亭被關中派來的援軍擊敗。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試圖乘曹魏注意力轉向隴西之時,再從漢中進攻,誰知曹魏早有防備,派將軍郝昭修築陳倉城。郝昭擅長守城,諸葛亮先後用雲梯、衝車之法,又令人運土填城壕,但都被郝昭化解。相持二十餘日,諸葛亮無計可施,因糧盡退兵。

    此後不管是走隴西,還是走漢中,所有的路曹魏都設防了,也就始終無法在秦嶺以北站住腳,不得不翻越崇山峻嶺運糧,難以保障長期作戰的需要,所以就總缺糧了。

  • 5 # 知未是也

    一句話,劉邦出川就很快達成了戰略意圖,不廢功夫就佔領了關中平原,有了關中立足之地,當然不愁沒有糧草。

    在看諸葛亮,六伐中原,沒有一次能達成孔明的戰略構想,無立足之地,漢中和成都距離作戰地區太遠,不論那條道路,都是崎嶇山道,糧草保障極為困難,加之古時運輸糧草的工具簡陋,裝運量有限,行動又太緩慢,保障一次需要途經數天,如果部隊不能以戰養戰,就很難做到及時保障。

    按照孔明第一次北伐設想,令馬謖和王平率一萬人守住街亭,擋住魏軍從東邊過來的增援部隊,自己爾後率主力迅速拿下隴右要塞,消滅駐紮在街亭以西之敵,然後以街亭以西之地為根據地,與曹軍做長期對抗之打算,可惜馬謖沒有守住街亭,造成蜀軍腹背受敵,為了免受蜀軍滅頂之災,諸葛亮不得意結束了第一北伐。

    除了第一北伐勝算較大以外,其餘五次根本就沒有什麼勝算,連達成戰略意圖的機會都沒有,後方較遠,前方又無立足之地,打仗又不能速決速勝,最終因糧草不濟等原因宣告北伐失敗。

  • 6 # 冷清先生

    劉邦出漢中,採取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由於劉邦漢軍出其不意,很快就搞定了陳倉,所以不需要大量運糧食。而,諸葛亮六出岐山都是循規蹈矩,不敢冒險使用魏延而走斜谷。蜀道出口都被魏軍把守,蜀道狹窄崎嶇,運糧十分困難,不缺糧才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本土文化,分享下給大傢伙知道、瞭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