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個南山人
-
2 # 雲水間的笑客
作為人類生活的一種符號,節日的歷史極為悠久,且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諸多節日。有節日就有相應的風俗,透過節日風俗來彰顯本民族的文化特徵與傳承。
威縣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區域,對節日很是重視,但明清時期威縣的節日風俗與今天略有不同,這種變化一方面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威縣包容開放的精神魅力。
明清時期的威縣每年傳統節日共有十六個,分別為春節(當時稱元旦)、春日(立春)、上元(元宵節)、寒食日、清明、夏至、端午、七夕、中元(七月十五)、中秋、重九、十月一日、冬至、臘月八日、臘月二十四和除夕。
現在這些節日雖然我們還部分保留著,但風俗與原來已有所不同。
春節:明清時期要寫桃符、繪門神,也就是在辭舊迎新之際,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影象,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現在已演變為貼春聯了,桃符這種形式已很難見到。
立春:明清時期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揭鍋清理,清理下大鐵鍋外面的灰垢,同時用泥巴把鍋邊的螞蟻洞補好,使得做飯更加衛生,這一風俗在上世紀80年代前還保留著,以後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這一風俗就慢慢消失了。另外就是用紅布條掛在門上、石榴樹上,號稱“迎春”,現在這樣的做法也很少見了。
元宵節:元宵節的風俗基本上儲存了下來,看燈、放鞭炮,正月十六早晨“走百病”等。
寒食日:時間是在冬至後的第105天,清明節的前一天或兩天,現在這一節日的風俗基本沒有了,明清時期是這一天去掃墓,並非清明當日。
清明節:明清時期威縣的清明節,並非掃墓的日子,而是從這一天開始種柳樹,在合適的地方架鞦韆,婦女穿上好衣服可以外出遊戲。可見在當時這是婦女放鬆遊戲的節日。
夏至:明清時期各村都要進行祭祀,祭祀上天和村裡廟觀的神仙和菩薩,稱為“麥秋報”,意為感謝神靈保佑麥季、秋季的豐收。現在這一風俗基本沒有了。
端午:明清時期威縣的風俗是親朋之間互相饋贈粽子,小孩子身上要佩戴彩色的布條,大門上懸掛虎形的工藝品以避五毒,可見當時的威縣根本沒有划龍舟的風俗。現在除了吃粽子,其他風俗基本沒有了。
七夕:與全國各地一樣,女子在屋裡放上瓜果,穿針乞巧。現在這一風俗也基本不見。
中元節:掃墓祭祀的風俗基本保留了下來,但祭祀的程式和時間是不一樣的。明清時期,一早人們就要把芝麻桿放在屋門外兩側,到晚上拿著這些芝麻桿去上墳祭祀,而現在僅是白天去墓祭而已。
中秋節:賞月飲酒,給親友送月餅。現在這一風俗基本沒變化。
重陽節:製作面糕,也叫“重陽糕”,互相饋贈。現在這一風俗基本消失。
十月一日:明清時期除了上墳掃墓,給去世的親人“送寒衣”外,各村還敲鑼打鼓,互相比賽,看哪個村的聲音響亮,這實際上秋收後當時農民的另外一種娛樂方式。現在除了上墳掃墓之外,其他風俗已經不存在。
冬至:明清時人們這一天門市關門停業,親戚朋友互相祝賀節日。現在有的人家除了吃餃子外,其他風俗已經沒有了。
臘月初八日:煮豆粥,這一風俗基本沿襲了下來。
臘月二十四:明清時期的威縣是這一天祭灶,與其他地區臘月二十三祭灶的時間有差別。因為古代社會規定祭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除夕:風俗基本保留了下來。放鞭炮、請祖先回家過年、祭祀各方神靈、守歲等。
-
3 # 稷山禾子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稷山縣,是后稷教民稼穡發祥地。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山西考察時,就講到了“后稷教民稼穡在稷山”。
稷山地處晉南最邊緣,黃土地有高崖有深溝,溝壑縱橫,汾河貫穿整個東西走向。物產豐富,除五穀雜糧之外,有馳名中外的稷山板棗、紅提葡萄、柿餅蘋果、麻花、餅子等等。
稷山自隋朝命名以來,歷經數千年,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高抬花鼓、走獸、神獸、四味坊麻花、螺鈿工藝等。國家級文保建築有大佛寺、稷王廟、青龍寺、宋金墓、宋代磚塔等。
改革開放以來,稷山發展飛速,全力打造四基地一名城,受到了海內外廣泛關注。
回覆列表
先不說我的家鄉是哪?只說足球的發源地就有人會知道我是淄博人。
淄博自古就是:物寶天華,人傑地靈。五區三縣,文化盛行:淄博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孟姜女傳說(民間文學)、聊齋俚曲(民間音樂)、五音戲(傳統戲劇)、蹴鞠(雜技與競技)、牛郎織女傳說(民間文學)、周村燒餅製作技藝(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周村芯子(民俗)、閣子裡芯子(民俗)、鷓鴣戲(傳統戲劇)、淄博陶瓷燒製技藝(傳統技藝)、魯派內畫、淄博花燈會、琉璃燒製技藝。
博山是我出生生長的家鄉,這裡也是最熟悉最熱愛的地方。這裡的飲食文化豐厚,別具風味的菜餚和地方小吃,在魯菜中佔有重要地位。宴席文化更是講究,傳統’的‘’四四‘’席久負盛名。
博山傳統四四席:
四乾果:開心果、桑腎花生、香蕉片、杏核
四鮮果:葡萄、石榴、蓮蓬、聖女果
四面點:點心兩種、黃金餅、小火燒
四冷盤:醬牛肉拼杭幫蘿蔔、櫻桃鳳骨拼珊瑚菜、客家鹹魚拼海米凍粉、醬豬手拼秘製山野菜
四大件:魚肚參湯、開片蝦拼山蠍、博山豆腐箱、糖醋鯉魚(炸肝尖、松鼠魚、炸春捲、香酥雞)
四行件:爆炒腰花、酥炸小公雞、熗蹄筋、拔絲粽子(炸排骨、硬炸肉、爆炒肉片、琉璃山藥)
四扣碗:三鮮蛋包、歐底魷魚、扣牛肉、紅燒瓦塊魚(汆裡脊、汆蹄筋、密汁八寶飯、歐底海參)
大家是不是有一種飢腸碌碌的感覺。
下面再給各位來說一說博山琉璃和內畫。博山內畫瓶原稱內畫鼻菸壺,就是在透明琉璃瓶內壁作畫,故稱內畫。我叔當時就在博山琉璃廠工作,困此我曾親眼見過藝人現場作畫。藝人作畫使用的毛筆也十分特殊,是將竹籤削尖使彎,製成構形竹筆,蘸以顏料,伸入瓶口於內壁上作畫。瓶口狹窄,操作不易,且不能起稿、塗改,故非技藝嫻熟、胸有成竹者,難以勝任。作畫時芝人必須要藉助放大鏡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