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綴泉
-
2 # 吾雨白茶生活館
平時有接觸白茶的茶友,
只要稍加留意,
肯定會發現,
市面上的大部分白茶,
都是以散茶和餅茶的形態存在的。
散茶就是成品白茶最原始的狀態,
白茶以這種形式在市面上流通,
可以理解,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餅形態的白茶呢?
這期吾雨課堂就來著重說明這裡面的原因。
餅茶的發展史提到餅茶,
我們先來說說餅型茶的發展史。
三國時期魏國的張揖在《廣雅》寫到:
“荊巴間採茶作餅”,
這是中國最早關於餅型茶的記載。
餅茶的鼎盛時期則是在唐宋時期,
唐朝形成了完善的壓餅製茶工藝。
而到了宋朝,
以龍鳳團餅為代表的餅型茶,
紋飾極為講究,
稱之為工藝餅也不為過。
到了元朝,
朱元璋減少古法繁複工序,
化繁為簡推行“廢青團,興散茶”,
餅茶也隨之沒落。
而到了清朝,
餅茶隨著雲南七子餅茶的興盛,
而重新興起。
這也是現在市面上的餅茶,
多為七兩350g左右的原因。
對於福鼎白茶來說,
壓茶制餅的歷史就並沒有那麼久遠了。
受普洱茶的影響,
在2006年左右才開始量化的出現白茶餅。
為什麼壓餅有人說,
既然白茶不炒不揉,
是最原始自然的一種茶類,
那麼現在放棄散茶的形態,
將白茶進行壓餅再加工,
那不就影響了白茶的天然性,
為什麼還要壓餅呢?
雖然不可否認,
壓餅確實會對白茶產生一些影響,
但是這並不代表壓餅就不好。
這裡我們歸結了三點白茶壓茶餅的原因。
1、 便於存放
像壽眉這樣以葉為主體的散茶,
葉與葉之間的間隙大,
在儲存散茶時,
需要更大的空間進行存放。
而壓制成餅,
可以有效的壓縮空間,
同樣一百斤的壽眉,
散茶所需要的空間是餅茶3倍多。
所以當茶量過大,
倉庫存不下時,
茶農便會選擇壓餅,
以便於儲存更多的白茶。
2、便於運輸
福鼎白茶的含水率一般都被控制在5%左右,
以便於茶的儲存和後期轉化。
含水率低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
白茶質地會變得很脆,
十分容易碎。
而散茶形態,
每一根茶都是獨立的,
在運輸過程中,
摩擦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這樣就非常容易產生茶碎,
影響白茶的品相。
而壓成茶餅,
可以有效的減少,
茶與茶之間碰撞摩擦,
從而避免過多的產生茶碎,
這樣茶葉也更方便攜帶。
3、 口感體驗更佳
白茶在壓餅過程中,
需要經過蒸軟、包揉、壓制等步驟,
透過高溫回軟和高壓塑形壓制成餅狀。
在這個過程中,
茶葉的細胞壁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茶葉細胞內質會溢位,
如果膠這類物質就會裸露在表層,
使白茶的滋味變得更加醇厚甜醇。
再加上壓制過程的高溫高壓,
會加速茶葉的轉化,
餅茶的滋味和韻味都會比散茶更加濃烈。
而且壓餅的過程,
也加速了白茶的轉化,
特別是壽眉,
只有經過壓制的白茶餅,
才可能產生獨特的棗香。
散茶好還是餅茶好
既然餅茶有這麼多好處,
那是不是就意味著餅茶就比散茶更好,
其實一款茶的好壞,
並不能從茶形態判斷。
散茶內質沒有受到破壞,
比較接近原生態,
滋味更為鮮爽,
但是散茶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更大,
所以它前期的轉化速度更快,
同樣也使得散茶的香氣更容易揮發。
餅茶經過蒸軟壓制,
會使得茶葉的內質損耗掉一些,
剛壓制完的餅茶甚至要重新聚香。
但壓制的過程也促進了茶的轉化,
使茶餅喝起來,
比同時期的散茶滋味更醇厚。
壓制後的茶餅,
與空氣接觸面積大大減少了,
後期的轉化更穩定。
散茶淡雅,餅茶醇厚。
散茶和餅茶各有各的好處,
至於怎麼選就看個人喜好決定了。
-
3 # 小陳茶事
感謝您提出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茶知識,瞭解茶文化。
白茶散茶與餅茶,其實各有千秋,沒有哪一方一定更好的說法。
散茶的優點在於,它的工序非常質樸,僅經歷了萎凋與烘乾兩道,可以最大限度還原白茶原本的風味。
缺點在於散茶佔用空間大,白毫銀針、白牡丹還好說,因為它們的葉片比較細窄,而葉片大的壽眉就比較蓬鬆了,所以如果像收藏散白茶,家裡需要預留比較大的空間。
反觀餅茶,缺點是工序更多,在萎凋、烘乾的基礎上,還要經歷蒸軟、包揉、壓制等等,一些內含物質不可避免地流失了。
當染,也不是說餅茶完全沒有優點,它的體積始終是一大優勢,一箇中等型號的瓦楞紙箱,可能只裝得下一斤散茶,而要是換成餅茶的話,可能裝十幾餅。
此外餅茶在壓餅過程中細胞壁破裂,內含物質析出到了葉片表面,與空氣的接觸面更大,所以餅茶的陳化速度要略高於散茶,而且壽眉一類還比較容易形成獨特的棗香,這是散茶所不具備的。
總得來說,如果像體驗白茶的原汁原味,更推薦散茶;如果家中騰不出太多空間存茶,那麼也可用選擇餅茶。
二者都很優秀,都有存成老白茶的價值。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白茶久存,還是推薦餅茶形制,一來節省空間,散白茶過於輕泡,壓餅後更為省心。二來壓餅可以大大減少長時間儲存和偶爾搬動帶來的茶品損耗(碎末)。三來福鼎白茶因為先天上的品種關係,和普洱茶相比更不耐氧化(中小葉和大葉茶相比天生的有效內含物質少,不經摺騰),壓餅可以減少單位空間上與白茶發生接觸的氧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