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iser

    清心寡慾那是聖人。

    心是活絡的,人是平凡的,自然無法清心。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往往修道信佛秉承信仰的人,會更心靜許多。

    可是這樣的人,都是避開了現實與網路,活在了另一個精神世界,我們看算是逃避。

    能夠真正心靜如水的。其實就是生活的平安,穩了,自然不慌。

  • 2 # 佛系阿城隨筆

    三、消除網路誘惑的幾點做法

    目前,政府部門對網路文化的衝擊很重視。7月16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打擊淫穢色情網路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研討後一時期清理掃蕩一批網上詐騙、賭博、摧毀色情網路專項鬥爭,各地也行動起來。筆者認為我們目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大社會宣傳力度

    網路誘惑不僅面對青少年,而且面對全社會。目前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18歲以下的青少年已佔到17%危害很大。作為政府部門,要加大網路宣傳力度,尤其是各街道社群、樓群,都有責任教育青少年遠離“網毒”。可採用廣播、電視進行宣傳。製作一些案例,以案說法,使群眾看得懂,聽得進去。社群可利用黑板報、宣傳窗、座談會,文藝宣傳隊形式,自寫自演、自講等形式向居民宣傳。也可請患上網毒的網民談體會,論危害,以身說法,效果更佳。尤其對青少年比較集中的學校更應發動老師,深入學生中,調查研究,研討行之有效的措施。

    2、創新教育科技

    (1)開展網路科技活動

    針對青少年學生的網路誘惑,學校應首當其衝。我們認為如今網路技術的發展給學校在教育環節改革創造條件。首先,學校利用網路優勢,開展多元化教育,豐實課堂內容,讓老師和學生在同一教室共同接受網路培訓,使老師有更多時間去了解學生髮現學生網路知識水平。更好去指導學生,去解決學生的難點問題。其次針對學生對網路的愛好,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上網查閱資料,進行一些研究性的學習課題。如開展班級網頁設計大賽、動畫製作大賽,電腦程式設計大賽等活動。讓每個學生投入足夠精力去設計、去思考、去製作。把興趣、愛好、逐步由網路誘惑的陰影中轉移到大賽的準備中去。同時班級可組成若干計算機興趣小組,尤其應接納以前沉迷網路的“網蟲”。以上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玩遊戲已形成一種競爭,誰的技術高,透過網路科技活動得到更多成就感和認同感,他們的熱情自然轉向,而一旦這些比賽競爭形成風氣網路遊戲就會自然消退。

    (2)經常性“性知識教育”

    學校在開設網路科技教育的同時,針對網路色情的危害,有針對性向學生進行性知識教育,很有必要。學校開展性教育,能有效地消除青少年在身心發育其間出現的性神秘感和性苦悶。學校在安排教程中增加性知識內容。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性生裡現象和性困惑,使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切不可因覺得不便談而敷衍了事。我們相信,性是一門科學,應該讓青少年知道。只要 把性的知識攤開來了,也使青少年不足為奇了。這樣更有利於青少年,不去網路中去尋找性神秘的答案了。但要教育學生不能把神聖的課題庸俗化,不要用性的話題來同學間相互取笑過多的成為平時閒談的內容等一些不正確的做法。

    (3)正確處理讀書與上網的關係

    上網、讀書都是青少年成長中不可缺少,不能離開的。上網並不可以不讀書,讀書也不可以不上網,只有把讀書和上網都統一到我們的學習中來,運用到學習中去,使它們更好地為我們的成長服務,乃是廣大青少年的正確選擇。有些青少年在網路誘惑下只熱衷於上網,把上網看作第一需要,而忽視讀書學習。甚至因之而荒廢學業。作為學校老師有責任教育他們正確擺正上網與讀書的位置。把讀書與上網有機地結合。用讀書的道德規範佔領網路的思想陣地。上網是讀書的拓展,讀書是上網的前提。離開讀書就不能做到真正上網。同時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其它國家青少年這方面的好的做法。來彌補自己的缺陷。

    3、改變家教模式

    父母的關愛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每個孩子都是一塊未經雕琢璞玉,他的才華、他的天賦,需要父母用愛心和耐心去發掘。就家長而言,作為青少年言傳身教的第一任老師,把孩子培養成遵守社會準則是家長的義不容辭的任務。將孩子培養成才比積累財富更艱難、更重要。

    (1)教子方法的改變

    青少年心理不穩定,情緒變化大,在整個人生心理發展階段佔特別重要的地位。其實面對網路的誘惑,作為父母也得反省一下自己,在發覺孩子迷上電子遊戲時,是採取急躁粗暴的教育,還是採取靜氣耐心地疏導的方法,二種教育方法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今天的孩子來說,上網是“擋也擋不住的誘惑”,是“酷”的最新含義裡最為時尚的行動。如果父母缺少與孩子的溝通,缺少關心愛護,不能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的言行,孩子自然會盡力避開父母而寧願花時間在網際網路上,在虛擬的世界尋找避風港及感情的慰藉,不要等到孩子出了問題再去問教。

    (2)教子理念的改變

    家長應轉變理念,改變對孩子的認識。必須把握好一個適度原則:既要支援孩子儘快掌握新科技,不阻撓、不干預孩子合理的網路活動,同時,也不放鬆正確的思想教育,放手而不放鬆。監督和指導孩子上網。而束博孩子上網、強迫孩子做什麼,在今天的時代是行不通的。“棍棒下出孝子”是陳舊的教子理念了。今天的父母要有兒童的心態,懂得用孩子的目光看世界,去感受孩子內心的冷暖,要像珠寶商發現寶石一樣,去發現自己的孩子。

    (3)適度的性教育

    孩子處在青少年青春期階段,父母不要回避“性”的話題,要根據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同年齡段特有的生理特點,潛移默化地進行“性”教育。我們發現,許多家長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上採用“繞”道而過。但切得其反,你不告訴他,他有疑問,一定會在網路上去尋找答案,而越陷越深,這有何苦呢?其次,不能不看到,目前孩子們關心的“性”問題和家長的性行為不檢點,正影響著孩子們的正常成長。在這裡,我們要問某些家長 :你們平時在為孩子的成長而“補鐵”“補鈣”的同時,是否也該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增加些“精神免疫力”。也該給孩子補一些科學的營養呢?

    沉迷網路使中學生身心健康不能健康的發展,學校和家庭必須正確教育、引導。同時同學們必須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提高辨別能力、選擇能力,必須學會合理合時的正確使用電腦,發揮電腦應有的作用,真正學有所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安親王嶽樂跟順治皇帝的關係是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