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笙兮夢

    上官河是流經興化城東及城南市區的一條南北方向的主要河道。自東門泊向東的水路為車路河,向西經長安大橋,沿原水泥製品廠南側(今“金花園公寓”)拐彎往南由昭陽橋、五里大橋至陵亭閣(今臨城鎮老閣村)的水路則為南上官河,即南官河,古時稱之為“南津”。   

    千百年來,半村半郭的南津流域,水上舟楫穿梭,堤上綠樹如煙;秀美的田園與繁華的市井融為一體,星羅棋佈的名勝景觀點綴其間,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鍾愛和謳歌。    自北宋至明代400多年間,興化境內的丁溪、草堰、白駒、劉莊、小海等鹽場生產的原鹽由串場河經駁鹽河(今蚌蜓河)進入南津,再經陵亭閣(老閣)向西至高郵、揚州,向南至海陵(今泰州);而行往興化城區的船舶,則由串場河進入車路河經南津抵達。 此外,由海陵(今泰州)、揚州及江南、安徽等地區前往興化、鹽阜的商船、客船和官船也經過該水域,故南津水道十分繁忙。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至1130年),因戰事需要,興化設立了驛政鋪遞機構,利用綿延30多華里的南津河東大堤建成“南塘”驛道,用快馬傳遞官府文書、軍事要件。 這條古驛道濃廕庇日,逶迤南去,由興化、五里亭、八里鋪、賈莊鋪(今開發區魏家莊)、孟家窯鋪(今開發區胥家、宦家一帶)至河口鋪驛與高郵驛站交接。   在驛道所經過的八里鋪(今臨城鎮八里村)東側“蒯墩”上,蓊蓊鬱鬱的樹叢掩映著一座十分高大的荒冢,這便是被譽為一代“兵仙”的“興漢三傑”之一韓信麾下的謀略家蒯通墓葬,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蒯通名徹,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以多謀善辯著稱。陳勝、吳广部將武臣用其策,降燕、趙三十餘城。韓信用其計,遂定齊地。後來,蒯通勸韓信背漢自立,未被採納。公元前196年,韓信在未央宮被蕭何、呂后處死時高呼:“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漢高祖劉邦得知後,欲烹殺蒯通。 蒯通大呼冤枉。劉邦斥責道:“汝教韓信造反,罪過韓信,理應受烹,有何冤哉?”蒯通回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高材疾足,方能先得。臣聞跖犬吠堯,堯豈不仁?犬但知為主,非主即吠。臣當時只知韓信,不知陛下,我何罪之有?”劉邦認為言之有理,便赦免了他。 蒯通獲赦後,怕劉邦出爾反爾,遂逃到“巫風極盛”的楚國濱海之地(今興化一帶)。死後,他被當地“土人”葬於八裡鋪東側土墩上,故稱“蒯墩”,其旁碧水名“蒯墩河”,與南津匯成一體。蒯通生前著有謀略學著作《雋永》、《蒯子》和《戰國策》等。蒯通墓葬,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由興化知縣胡順華根據“胡元舊志”載入《興化縣誌》中。   元代末年,興化“四聖觀”(東嶽廟西側)道長柴默庵在城南南津河畔建成一座園林式“道院”修道,潛心研究道學理論,並撰有《百心箴》一書。他在一首詩中讚道:“少幹施主少抄堤,野鶴孤雲自在飛。有水有山還著我,莫教塵土汙霞衣。 ”後來,人們將這座“道院”改建成“柴仙祠”,從而成為南津河畔一大景觀。    明洪熙元年(1425年),人稱“五朝元老”的高谷,一次路經南津一帶時,被眼前“煙柳飛輕絮”的迷人風光吸引,彷彿進入人間仙境,於是,賦詩讚嘆:“津高南望路遙通,煙樹蒼茫翳碧空。 萬井人家春色裡,數聲啼鳥夕陽中,繁枝影浸平橋水,落絮迎香小徑風。多少征帆從此去,長條無計挽匆匆。”同時,首次將此景區命名為“南津煙樹”,列入“昭陽十景”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為解決因滷水倒灌汙染南津河水而帶來的飲水困難,興化知縣劉廷瓚在南津河畔驛道上建造了幾座六角重簷“井亭”,每座亭上均懸有由興化書法家陸錫(明禮部主事、“遼城漢節”陸容之孫)題寫的“南津義井”匾額,亭內正中則築有廣口甜水井,供驛道人馬和津上航行人員飲用。 “井亭”為南津流域古驛道上又一人文景觀。    明嘉靖十年(1531年)後,曾任四川馬湖(今四川宜賓)知府的宗周辭歸故里興化,在南津河流經郊區南城外的百花洲(今機具廠廠區)建屋隱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官至福建提學副使的“中原才子”、文學家宗臣由北京歸隱興化百花洲,在其父宗周書屋旁建成“芙蕖館”讀書養病。 其時,他的好友《封神演義》作者陸西星、被譽為“東海賢人”的哲學家韓樂吾,以及歸鄉省親的“狀元宰相”李春芳和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等前往百花洲探望,並遊覽、觀賞“南津煙樹”美景,留下了許多傳世詩文。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後,興化籍進士、曾任河南按察司副使的解宋,在南津附近的隔垛上(今昭陽鎮花園村)建成一座私家園林建築“解家花園”(又稱“南花園”)。 後來,其孫刑部尚書解學龍對“解家花園”進行了大規模修建、擴建,使之成為南津河畔最大最美的人文景觀。    明萬曆九年(1581年),興化知縣凌登瀛又將“南津煙樹”景區列入“昭陽十二景”中,並作詩云:“步出城南隅,遙睇津亭上。 滄浪清且漣,新條亦欣長。曉拂玄都氣,暮挹瑤池沆。撫茲芳媚辰,令人起遐想。華胥如可遊,鳴琴足偃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火車票,被一個老人坐著,並且不打算讓給你,你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