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最多就是清宮戲了,清朝的皇帝很勤政,但對於過年期間,皇帝也要休假的!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前的四天裡,皇帝會選擇一個好日子,在紫禁城裡的交泰殿裡面舉行一個儀式,宣佈給自己放假,這個儀式叫做“封寶”禮。這裡,“封”指的是貯藏封存起來的意思,“寶”指的是皇帝的玉璽。
工作人員會把玉璽拿出來,由指定的人員清洗乾淨,最後把玉璽貯存在盒子裡面,表示皇帝放假了,春節期間不對外辦公了。從這一天起,各地方的官員也停止辦公,就連皇宮裡面皇子們上學的學校也開始放假了。
皇帝自然不需要給他人拜年,但是所有的人卻要給皇帝拜年!那大臣們、后妃們、皇子們又是怎麼給皇帝拜年的呢?
賀歲大殿。文武百官會到太和殿廣場,按照自己身份地位的不同站在太和殿前面御道的兩邊,三跪九拜大禮,給皇帝拜年。等皇帝忙完這些公事兒之後,就回自己家裡乾清宮,接受皇后、后妃、皇子們的拜年。整個過程漫長而嚴格。
皇帝過年時自己也有壓歲錢的,叫押祟(sui)錢。比如乾隆皇帝過年時腰上就掛著10個小荷包,左邊有四個,右邊有六個,左邊的四個裡面有兩個裝的就是押祟錢,裡面裝著幾樣不同的金銀寶石,取意辟邪求福的意思。
皇帝會給大臣們送禮物!
從臘月初一這一天皇帝要寫很多“福”字,第一個“福”要掛在乾清宮的正殿裡,除了其他宮殿也要懸掛的之外,皇帝也會按照已經起草好的名單,給那些重要的王公大臣們寫“福”字,賞賜給他們。
由於要賞賜的人很多,一天不能全部寫完,所以皇帝需要寫好幾天。對於那些沒有在北京“上班”的官員們來說,皇帝也會很照顧的,他會派人把“福”字給他們“快遞”過去的。
除夕這一天的早上,皇帝要在宮中舉行一個“封筆典禮”,向所有御筆致敬。封筆期間皇帝是不能動筆寫字的。過除夕晚上的十二點,皇帝就可以用筆寫字了,但是也得有個很重要的儀式,皇帝開啟筆後,先寫上幾句吉祥話,祈求一年吉祥,很像寫給王公大臣和全國百姓的賀年卡。
皇帝年夜飯也要喝酒的,當然也吃餃子,這都是很有講究的!皇帝要喝一杯酒,這個可不是普通的酒,有兩個很特別的地方。第一,杯子很珍貴,不僅要使用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的材料,而且製作過程每道工序都要先精細的畫出來,皇帝滿意了才能開始做,所以這個杯子普通人不能用,而是專門給皇帝喝酒的杯子,叫做金甌永固杯。第二,酒也很特別,叫做屠蘇酒,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大年初一早飯皇帝會吃“煮餑餑”和“團圓餅”,這裡的“煮餑餑”就是水餃了。其中有一個水餃裡,還包著一個小銀錠,放在碗的最上面,如果筷子一下能夾到話,來年就會很吉利。
過年時皇帝還會在乾清宮舉行一個宴會,點名一些皇子、皇孫,還有和皇帝關係比較親近的一些親戚去參加,但不會請女孩子的。皇帝請吃飯,可不能不去,也不能在宴會上面有失禮儀。
所以在嘉慶皇帝時,有一個人吃飯時候不小心將碗掉在地上,打碎了,居然被罰了六個月的工資。其實這樣看來,陪皇帝吃飯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接下來,具體聊聊皇上過年吃什麼。
不用問了,肯定比平時更加奢侈。為了遏止皇家飲食方面的巨大的資源浪費,皇帝會採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將這些美食賞賜給臣子。由於這種方式深得人心,不僅在過年,就是平時,皇帝也經常使用。 皇帝的年宴分國宴及家宴兩種,國宴是宴請大臣以及周邊地區的君王,而家宴是作為八旗旗主之一的皇帝,宴請其他7位旗主,同時,皇帝也會接受其他王公大臣及旗主的宴請。
滿族人有這樣一個風俗,當家中的長輩過世後,他生前所使用過的日常用品會作為一種“念想兒”擺放在後輩家中。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沿襲著這個傳統。每年的春節,皇帝會把先帝的遺物賞賜給功勳卓著的王公大臣。
注意 皇帝過年也吃餃子 。這個習俗 也是清宮中極其重要的習俗。一方面是應“歲更交子”之典,另一方面也表示不忘祖宗。因為清入關前,滿洲人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北方,過年前包好許多餃子貯存在大缸裡冷凍,自除夕夜開始吃餃子,連續十幾天不間斷,表示吃隔年飯,連年有餘的意思。因此,清代宮廷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吃的儀式更隆重。
據史料記載。以下是乾隆年間的一次年夜宴的菜譜單子。
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裡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六十三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各種膳點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間的距離也都有尺寸要求。所謂“鮑螺”並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鮑魚、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鮮,偶爾吃魚,也只吃松花江進貢來的銀魚、鱘鰉魚。這裡的鮑螺,是一種海產品晾乾後磨成粉做成的點心。
大菜之外有果鍾八品,及奶子、小點心、爐食、敖爾布哈、鴨子餡包子、米麵點心等小吃分東西排列,其中“敖爾布哈”係一種滿族油炸的麵食,還有四品南北小菜。皇宮中的規矩,各個嬪妃都有自己的飲食標準,平時單獨開伙。但是年夜飯,妃嬪們也有幸來陪皇上吃飯。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還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熱菜點一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為瓷碗了。
不僅種類繁多。吃的過程也頗腐敗享受。
伴隨著鼓樂聲,皇帝和妃嬪入座。太監們先給乾隆進湯膳。湯膳用對盒盛裝,“對盒”即兩盒合一,取成雙成對吉祥之意。皇上的對盒是兩副,左一盒為燕窩紅白鴨子腰燙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為燕窩鴨腰湯一品,鴨子豆腐湯一品。接著,太監們給嬪妃們送湯,雖然也用對盒,但數量減半,每人一副,內裝粳米膳一品,羊肉臥蛋粉湯一品。而且也有規矩,按照等級送完一個,再送第二個。
湯品用過後,奏樂停止,開始轉宴。所謂轉宴,就是將宴席上的各類膳品、陳設(花瓶、筷子、果盒除外),從皇帝桌前開始,在陪桌上轉一遍,意為全家共同享用。轉宴之後,擺酒宴。皇帝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東樂聲中進第一杯酒,后妃接次一一進酒。酒後進果茶,接著后妃起座,皇帝離宴,祝頌之樂奏起,家宴始告結束。年夜飯結束後,皇上下令把自己吃過的飯甚至連盤子、碗、碟子、勺子、筷子一塊兒都賞給親近的大臣和親王、郡王們。然後大家一起看當時的文藝演出春晚直播。
說了最多就是清宮戲了,清朝的皇帝很勤政,但對於過年期間,皇帝也要休假的!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前的四天裡,皇帝會選擇一個好日子,在紫禁城裡的交泰殿裡面舉行一個儀式,宣佈給自己放假,這個儀式叫做“封寶”禮。這裡,“封”指的是貯藏封存起來的意思,“寶”指的是皇帝的玉璽。
工作人員會把玉璽拿出來,由指定的人員清洗乾淨,最後把玉璽貯存在盒子裡面,表示皇帝放假了,春節期間不對外辦公了。從這一天起,各地方的官員也停止辦公,就連皇宮裡面皇子們上學的學校也開始放假了。
皇帝自然不需要給他人拜年,但是所有的人卻要給皇帝拜年!那大臣們、后妃們、皇子們又是怎麼給皇帝拜年的呢?
賀歲大殿。文武百官會到太和殿廣場,按照自己身份地位的不同站在太和殿前面御道的兩邊,三跪九拜大禮,給皇帝拜年。等皇帝忙完這些公事兒之後,就回自己家裡乾清宮,接受皇后、后妃、皇子們的拜年。整個過程漫長而嚴格。
皇帝過年時自己也有壓歲錢的,叫押祟(sui)錢。比如乾隆皇帝過年時腰上就掛著10個小荷包,左邊有四個,右邊有六個,左邊的四個裡面有兩個裝的就是押祟錢,裡面裝著幾樣不同的金銀寶石,取意辟邪求福的意思。
皇帝會給大臣們送禮物!
從臘月初一這一天皇帝要寫很多“福”字,第一個“福”要掛在乾清宮的正殿裡,除了其他宮殿也要懸掛的之外,皇帝也會按照已經起草好的名單,給那些重要的王公大臣們寫“福”字,賞賜給他們。
由於要賞賜的人很多,一天不能全部寫完,所以皇帝需要寫好幾天。對於那些沒有在北京“上班”的官員們來說,皇帝也會很照顧的,他會派人把“福”字給他們“快遞”過去的。
除夕這一天的早上,皇帝要在宮中舉行一個“封筆典禮”,向所有御筆致敬。封筆期間皇帝是不能動筆寫字的。過除夕晚上的十二點,皇帝就可以用筆寫字了,但是也得有個很重要的儀式,皇帝開啟筆後,先寫上幾句吉祥話,祈求一年吉祥,很像寫給王公大臣和全國百姓的賀年卡。
皇帝年夜飯也要喝酒的,當然也吃餃子,這都是很有講究的!皇帝要喝一杯酒,這個可不是普通的酒,有兩個很特別的地方。第一,杯子很珍貴,不僅要使用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的材料,而且製作過程每道工序都要先精細的畫出來,皇帝滿意了才能開始做,所以這個杯子普通人不能用,而是專門給皇帝喝酒的杯子,叫做金甌永固杯。第二,酒也很特別,叫做屠蘇酒,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大年初一早飯皇帝會吃“煮餑餑”和“團圓餅”,這裡的“煮餑餑”就是水餃了。其中有一個水餃裡,還包著一個小銀錠,放在碗的最上面,如果筷子一下能夾到話,來年就會很吉利。
過年時皇帝還會在乾清宮舉行一個宴會,點名一些皇子、皇孫,還有和皇帝關係比較親近的一些親戚去參加,但不會請女孩子的。皇帝請吃飯,可不能不去,也不能在宴會上面有失禮儀。
所以在嘉慶皇帝時,有一個人吃飯時候不小心將碗掉在地上,打碎了,居然被罰了六個月的工資。其實這樣看來,陪皇帝吃飯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接下來,具體聊聊皇上過年吃什麼。
不用問了,肯定比平時更加奢侈。為了遏止皇家飲食方面的巨大的資源浪費,皇帝會採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將這些美食賞賜給臣子。由於這種方式深得人心,不僅在過年,就是平時,皇帝也經常使用。 皇帝的年宴分國宴及家宴兩種,國宴是宴請大臣以及周邊地區的君王,而家宴是作為八旗旗主之一的皇帝,宴請其他7位旗主,同時,皇帝也會接受其他王公大臣及旗主的宴請。
滿族人有這樣一個風俗,當家中的長輩過世後,他生前所使用過的日常用品會作為一種“念想兒”擺放在後輩家中。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沿襲著這個傳統。每年的春節,皇帝會把先帝的遺物賞賜給功勳卓著的王公大臣。
注意 皇帝過年也吃餃子 。這個習俗 也是清宮中極其重要的習俗。一方面是應“歲更交子”之典,另一方面也表示不忘祖宗。因為清入關前,滿洲人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北方,過年前包好許多餃子貯存在大缸裡冷凍,自除夕夜開始吃餃子,連續十幾天不間斷,表示吃隔年飯,連年有餘的意思。因此,清代宮廷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吃的儀式更隆重。
據史料記載。以下是乾隆年間的一次年夜宴的菜譜單子。
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裡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六十三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各種膳點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間的距離也都有尺寸要求。所謂“鮑螺”並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鮑魚、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鮮,偶爾吃魚,也只吃松花江進貢來的銀魚、鱘鰉魚。這裡的鮑螺,是一種海產品晾乾後磨成粉做成的點心。
大菜之外有果鍾八品,及奶子、小點心、爐食、敖爾布哈、鴨子餡包子、米麵點心等小吃分東西排列,其中“敖爾布哈”係一種滿族油炸的麵食,還有四品南北小菜。皇宮中的規矩,各個嬪妃都有自己的飲食標準,平時單獨開伙。但是年夜飯,妃嬪們也有幸來陪皇上吃飯。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還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熱菜點一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為瓷碗了。
不僅種類繁多。吃的過程也頗腐敗享受。
伴隨著鼓樂聲,皇帝和妃嬪入座。太監們先給乾隆進湯膳。湯膳用對盒盛裝,“對盒”即兩盒合一,取成雙成對吉祥之意。皇上的對盒是兩副,左一盒為燕窩紅白鴨子腰燙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為燕窩鴨腰湯一品,鴨子豆腐湯一品。接著,太監們給嬪妃們送湯,雖然也用對盒,但數量減半,每人一副,內裝粳米膳一品,羊肉臥蛋粉湯一品。而且也有規矩,按照等級送完一個,再送第二個。
湯品用過後,奏樂停止,開始轉宴。所謂轉宴,就是將宴席上的各類膳品、陳設(花瓶、筷子、果盒除外),從皇帝桌前開始,在陪桌上轉一遍,意為全家共同享用。轉宴之後,擺酒宴。皇帝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東樂聲中進第一杯酒,后妃接次一一進酒。酒後進果茶,接著后妃起座,皇帝離宴,祝頌之樂奏起,家宴始告結束。年夜飯結束後,皇上下令把自己吃過的飯甚至連盤子、碗、碟子、勺子、筷子一塊兒都賞給親近的大臣和親王、郡王們。然後大家一起看當時的文藝演出春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