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立志成蟲
-
2 # 尹禾
謝邀,一個是亂世柱石,一個是太平宰相,不太好直接比較。從功績上講,諸葛亮奠定了三分格局,狄仁傑對盛唐有續命之功,很難說誰更優秀;從能力上講,諸葛亮更加全面,內政、軍事、外交樣樣在行;從名氣上講,諸葛亮自唐朝起便位列“武廟十哲”,僅次於姜尚、張良,是家喻戶曉的“智聖”,而狄仁傑是家喻戶曉的神探。
所以實在是鮮有人拿這兩個人做對比。
首先,亂世英雄都活躍在國朝之初,多少會有一些傳奇色彩。開國,便一般都有其特殊性,以君王為例:武曌、李隆基就算作出再大成績,能和李世民相較一二嗎?同理,與諸葛亮可比性較大的,一般是姜尚、張良、荀彧、周瑜、劉基;與狄仁傑可比性較大的,是房玄齡、魏徵、耶律楚材、張居正。
其次,諸葛亮還有一定的特殊,他對蜀國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劉備。在較為公認的千古賢相的排名中,赫然有諸葛亮在列,可以與管仲、李斯、蕭何相提並論,唐朝僅有房玄齡和魏徵入列。(諸葛亮、房玄齡、張居正、王安石、李斯、魏徵、蕭何、陳平、寇準、耶律楚材)
因此,單從名氣和歷史地位上講,二人基本不在同一個量級,甚至是相去甚遠。不過,狄仁傑也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賢相,心繫百姓,執政為民,勸說武曌還位與唐,前承貞觀後啟開元,他也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任務,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相較於其他的太平宰相,他的知名度已經很大了,畢竟他除了是宰相之外,還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神探”。
兩位歷史名人都處在獨特的歷史時期,二人也都出色的完成的了自身的歷史任務,很難說誰更優秀。不過從歷史地位上講,狄仁傑的確是去諸葛亮遠矣。
-
3 # 樂樂愛收藏
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傾注畢生心血,可謂嘔心瀝血,忠貞不二,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真正詮釋了何為忠誠!輔佐劉備開闢三足鼎立之局面,建立蜀國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以及他出色的人品修養,和戰場上的謀略,都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在戰略上和用人上也有失誤,以及他後期的北伐也多為人所詬病。即便如此諸葛亮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民間都是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神一般的存在。
狄仁傑是唐代武周時期的政治家。狄仁傑一生經歷了從唐高宗時代到武則天時代,輔佐武則天開創了盛唐的武周時期。狄仁傑斷案如神,斷案時絕不偏袒權貴,深得百姓愛戴。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敢於直言進諫,在高宗時期就彈劾了許多品行不良的官員。對於中傷他的人,皇帝如果認為他有錯,他堅決改正。即使他沒有錯,他也不會去計較是誰中傷了他而且還能和中傷他的人成為朋友。如此坦蕩胸襟深得武后的欣賞。也正因為狄仁傑的人格魅力深深贏得了武后的心。所以在武則天時期,才能對武則天的很多行為和弊政都有所匡扶,對她做的很多的事情都會有阻攔和干涉。特別是他規勸武后還政於李唐功不可沒。
從兩人的對比來看諸葛亮是在亂世中輔佐劉備成就大事,對劉備而言諸葛亮是雪中送炭。而狄仁傑是在盛唐之時被武則天賞識重用,可謂錦上添花。一位是創業艱難時的中梁砥柱,而另一位是繁榮盛世時之能臣。一位在政治上軍事上均能獨擋一面,特別是在蜀漢後期。而另一位則在在政績上有所建樹,以及在皇帝身邊直言勸諫。不知大家如何看?請多評論指教。
-
4 # 理工男讀歷史
1、二人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傑出人物,但從一生成就上來看,狄仁傑不如諸葛亮;
2、從為人上看:狄仁傑身為唐人,武周為官,對於一個古人就有背唐的嫌疑;而諸葛亮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道德人品上毫無瑕疵,高出狄仁傑一籌;
3、從為政方面來看:狄仁傑和諸葛亮都有突出政績,雙方基本算平手。但諸葛亮是一人獨立支撐蜀漢大局,狄仁傑是上有武則天這位明君,身邊還有其他名臣,為政難度諸葛亮更大;
4、國家戰略方面:諸葛亮先有隆中對,再確定聯吳抗魏、以攻代守的國策,為蜀漢政權建立、發展做出了巨大作用;狄仁傑曾經上書要求廢棄西域疏勒等四鎮,以及廢棄安東城鎮,恢復高句麗高氏管理,雖然邊境軍民確實耗費巨大,但盛唐時期就行此保守戰略,狄仁傑見識未免不夠。因此戰略格局方面諸葛亮明顯佔優;
5、軍事方面:諸葛亮在軍事方面建樹是狄仁傑無法比擬的。協助劉備佔領蜀中、漢中,領兵南征,領兵數次北伐中原,作為軍隊統帥是有突出功績的;而狄仁傑僅任過河北道元帥率軍十萬反擊突厥入侵,但雙方並未接觸突厥就退兵了,無戰果;
總之,狄仁傑最大成就是勸諫武則天,是諍臣,尤其勸諫武則天恢復唐統是最大功績,曲線救國派,是一流文臣。而諸葛亮是古代文人知識分子典範,《出師表》拳拳報國之心無人能及,軍、政、文成就都很高,屬於文武兼備的頂級明臣。
-
5 # 劉一千五
諸葛亮比狄仁傑不容易得多。
諸葛亮面前是個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主子年少又平庸,內部生產乏力,外面四境不寧,面臨人才斷代。魏,吳虎視耽耽。
狄仁傑面前是武周朝上升時期,主子才幹超群,內部生產給力,外部款塞朝貢,人才濟濟,並無內憂外患。
諸葛亮上上下下,裡裡外外一把抓;狄仁傑只在地方任職,或內調或外遷,僅限於某個方面,不如諸葛亮累得吐血。
相比較而言,諸葛亮比狄仁傑更有才幹,更在能力及政治上勝一籌。
-
6 # 曉評三國
一、諸葛亮是蜀國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但為蜀國制定了戰略,而且為蜀國的建立,以及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做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諸葛亮一個人就改變了東漢末年的格局。狄仁傑雖然重要,但還不至於不可或缺,少了他,歷史估計也是這樣執行。
二、諸葛亮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有作為,而狄仁傑只是在政治上有出彩的表現。
我個人認為人物之間的對比,應該是開創優於守成,改變優於保持現狀。如果用這個標準來套,我覺得諸葛亮比狄仁傑更勝一籌。
-
7 # 司浩中13579
兩人沒有可比性,孔明理蜀;狄仁傑理武周,各個朝代情況不同,但兩人都是人傑這一點應該肯定。至於說誰勝一籌那當然是孔明。孔明被古時今世論為智慧的化身,狄仁傑能比麼?
-
8 # lin104
我認為諸葛亮更勝一籌,因為孔明出山時,劉備的霸業很差,基本上都是失敗多過勝利,而得到孔明的輔助之後才逐步壯大勝利而最後三國鼎立。
-
9 # 蕭湘居士
我認為兩個各有千秋,諸葛亮雖無一統天下之才,但從他的前後出師表來看是忠心耿耽,死而有已的。身為一國之相,又任出將入相之職已盡職盡責了
作為犾仁杰武周名相能配合她治理國家,做到國泰民安,實在是有其功勞。武則天的個性能不得罪她還言聽計從口稱閣老唯他一人。
回覆列表
個覺得諸葛亮更勝一籌吧,諸葛亮輔佐劉備從實力弱小的逆境逐漸發展壯大,三分天下有其一。特別在劉備慘敗於夷陵之戰後蜀漢國力急劇衰弱的艱難時刻,諸葛亮輔佐劉禪仍然擔負起了國家的安危,穩定住了局面,蜀漢國力的恢復和發展諸葛亮政績斐然。狄仁傑處在武則天前承貞觀後啟開元的時代,天下是太平的順境,狄仁傑只是錦上添花,最大的歷史貢獻是說服武則天把天下交還給李家,恢復了李唐神器。順便說一句,唐朝的相權制度很特別,擔當宰輔職能的不止一個職務也不止一個人,狄仁傑是其中之一,而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相權只在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