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噩夢魚兒
-
2 # 半盞琉璃丶放紙鳶
蔣琬才能不凡,每次諸葛亮出世北伐都讓其坐鎮,諸葛亮對劉禪說:“如臣不測,後事可託蔣琬”。諸葛亮最後一次出祁山時候,病重之際密奏後主,讓蔣琬作為自己的接班人,諸葛丞相死後,蜀華人心惶惶,蔣琬一下子晉升為宰相處理事情平穩有序,很快穩定了局勢,可見,諸葛亮沒有看錯人。
後來,蜀華人就將諸葛亮與蔣琬想相提並論,諸葛亮為“臥龍”,而蔣琬責備稱為“伏虎”
-
3 # 朝雨塵
蔣琬,字公琰,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初隨劉備入蜀,諸葛亮卒後封大將軍,輔佐後主劉禪,總攬蜀漢軍朝,統兵御魏。在他理政期間,採取閉關息民政策,使飽受戰爭痛楚的蜀國國力大增。延熙九年病卒於涪縣,諡號『恭』,其陵墓為著名的三國遺址。
軍師諸葛亮對他的稱讚是『蔣琬是國家的棟樑之才,而非平庸之輩,他推行的政務都是以安定百姓為根本』,還曾多次對人說『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並密奏劉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託琬』。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時,蔣琬升任尚書郎,建興元年,劉禪即位後,丞相諸葛亮又舉薦他為茂木,後又升為參軍,參預國中大事決策。建興八年,代替已經去世的張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成為蜀漢後方負責治理政事的實際最高負責人,諸葛亮率軍北伐時,蔣琬在後方籌集糧草兵員以相供應。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卒于軍中,蔣琬升任尚書令,封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主持蜀漢朝政,當時,新喪主帥,朝野煌煌,蔣琬雖初總朝政,卻鎮定自若『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蔣琬為人寬厚,從不因一己之事公報私仇,明察善斷,不喜阿順,不聽讒言,故群臣悅服,樂於效命,因為政遵諸葛亮遺風,人稱『伏虎之士』。
-
4 # 修遠談歷史
“伏虎之士”修遠不甚瞭解,所以就來說一下蔣琬吧!
蔣琬是三國時期蜀華人,他是蜀國諸葛亮之後又一大名相!咱從兩個方面說一下蔣琬!
一,經歷
蔣琬和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要知道 董允和費禕是荊州之人,而蔣琬乃荊州之人是跟隨劉備入蜀的一批人,也可以說最早的一批。然而雖然如此,他卻沒有被重用,他和龐統一樣被,劉備發配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然而不同的地方是,龐統是有意之為而蔣琬是無意之為!
然而他卻和龐統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都是在任期間沉於酒色、不理政事。最後結果都是一樣,被劉備發現處罰又被諸葛亮推薦而得到劉備的重用,諸葛亮評價蔣琬為“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
二,蜀相
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的又一丞相就是蔣琬,蔣琬在位時,舉行了一系列的舉措,其一就是對丞相北伐的改變。
要知道諸葛亮在位時六出祁山攻打曹魏都是從漢中走,其過程非常的勞民傷財。而蔣琬的舉措是,由陸路改為水路,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地。但是舊疾復發未能如願!其實雖然有很多人反對這個策略,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可行的計謀!
而且蔣琬的性格非常的好,陳壽稱為:“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他是一個非常大氣的人,大家可以查查,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想蔣琬被稱為“伏虎之士”應該就是他可以堪比諸葛亮,而且在諸葛亮的功力下還做了改變,並且把蜀漢治理的很好。被陳壽說為“鹹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
碼字不易,還請多多關照!
-
5 # 庚子云煙
謝邀!前面諸位對其都作祥盡的描述,都論述的較為全面,因此再不必繁述。關於蔣琬為何稱為“伏虎之士”之譽呢?從蔣琬的身世,背景,處世,為官,以及後來為蜀國的貢獻就略見端倪,他不愧為“臥龍先生”所識之駿才和儒才,也不愧為蜀漢後期的一代名相。一個人一生精力有限,遇到當時蜀國的綜合國力和現實處境,再英明的駿才,也無法挽回蜀國滅亡的殘苦現實。包括象孔明,蔣琬這類頂級謀士在內也無能為力,因為天下大勢早已去也!。
-
6 # 鷹眼說天下
個人能力 忠心耿耿 不貪圖名利 治世之才 與諸葛亮名列蜀漢四相 諸葛亮認定的接班人。臥龍鳳雛一人可得天下,後來由於鳳雛早死,蔣琬進入人們視野,因諸葛亮為臥龍加之人們將蔣琬與其相提並論,故稱之為伏虎。
-
7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蔣琬是諸葛亮死後,經諸葛亮力推做相國的。由於讀書習慣虎頭蛇尾,對於蔣琬是"伏虎之士"瞭解慎少。.我只知道諸葛亮在世時,諸葛亮和蔣琬在政治上是有分歧的,當時諸葛亮主管軍事,蔣琬主管國家治理及軍中後勤物資籌備,算得上大家,是人才。諸葛亮死後,有蔣琬做相,從行動上改變了諸葛亮政治。按蔣琬的話說"論治國理政不賜諸葛亮"。諸葛亮是臥龍,蔣琬自然就了"伏虎之士"了。不足之處指正。
-
8 # 老熊173806239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並沒有所謂“伏虎之士”的說法。如果說因為蔣琬和諸葛亮齊名,故按照“臥龍”的說法稱之為“伏虎”,所謂“齊名”似乎有點過了,儘管他是諸葛亮的繼任者。
回覆列表
“蜀中曾繼如龍相,湘上今傳伏虎名”。今日湖南湘鄉蔣公祠內,伏虎井尤在,相傳是少年蔣琬所挖。
蔣琬這個人,史書記載並不太多。早年經歷與龐統有些相似。他擔任廣都長時喝酒誤事,被劉備責罰,是諸葛亮把他保了下來。《三國演義》裡為了突出“鳳雛”龐統的那段描寫,其實是結合了龐統和蔣琬兩個人的故事。劉備死後,蔣琬進入丞相府任參軍,為諸葛亮北伐提供糧草。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人,卻能在諸葛亮死後接班,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掌權後,蔣琬卻綻放出了光華。他個性恢宏,同時兼具沉穩大度。東曹掾楊戲對他十分傲慢,督軍楊戲甚至詆譭他,他都不在意,不因言罪人。甚至他的話還被歸納為一個成語——“面從後言”,當面贊同,背後誹謗。這樣一個看起來像文官的角色,卻另闢蹊徑。他認為蜀國國力薄弱,翻越秦嶺往來艱難,不如改北伐戰略為東進,沿漢水、沔水攻打魏國魏興、上庸,而後聯結東吳,夾擊南陽盆地。這是蜀國重大的戰略轉向,可惜蔣琬只是做了前期準備,還未來得及實施,便病重而亡。
蔣琬這人胸有溝壑。乍看為人低調、承認自己不如前人,行動起來卻有如驚雷。正可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叫他伏虎不為過。伏虎伏虎,蹲伏著的老虎。看起來再安靜,他也是隻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