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應該32

    劉備稱漢中王,建立漢國。但是漢朝還沒有滅亡呢,等於公開造反了。但是改成蜀就不一樣了,屬於割據政權名聲好聽很多

  • 2 # 袒胸大漢

    三分天下確實應該是“魏漢吳”,而不是“魏蜀吳”。劉備在蜀地稱帝,國號是“漢”,而不是“蜀”。“魏蜀吳”這一說法可能源起於陳壽編寫的《三國志》,將三國曆史分為《魏書》《蜀書》《吳書》。清代大學者顧炎武也批評說稱三國為“魏蜀吳”的說法不合乎歷史事實,而是陳壽為了阿諛當權的司馬氏而造出來。後人沿用陳壽的說法,慢慢地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說法。

  • 3 # 越Yue191

    因為 劉備偏安一隅 僅有益州一地 益州簡稱蜀 所以 這是吳國和魏華人給的蔑稱 三國志作者陳壽以魏國為正統

  • 4 # junran512

    這個我們要從劉備的出身說起,先假設“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當然也有說劉備身世造假,暫且不論)命題成立。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文帝第14個兒子,傳說劉勝有142個兒女,乖乖!

    據文獻記載,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政權“蜀漢”,在當時本來就是和劉邦、劉秀的一樣都叫漢朝好不啦。所以,我們要跳出框架來看問題,不管西漢 、東漢還是蜀漢,只是我們後人為了方便區分而設立的時間節點而已。當時國號的叫法都是漢。 而蜀漢政權和魏,吳一樣都擁有一套完整的國家體系。

    蜀漢也叫季漢,但不應算在泛漢體系中。為啥後唐,後金不能繼承前朝的衣缽呢??因為這些政權最終都沒能夠一統天下,且統治時間短。諸葛亮為什麼要六出祁山,目的只有一個,平定天下,光復大漢。所以劉備的蜀漢在這一點就不能像高祖、光武的西漢、東漢相提並論。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為什麼北魏孝文帝為了改革,自認為法統來自晉國。 俗一點兒說來,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可能聽起來不雅,但歷史在那兒擺著。先是晉代魏,晉為啥要承認魏國是正統。接著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劉淵劉聰之輩為啥都搶著追諡劉禪,北方五胡也跟著湊熱鬧追諡劉禪,因為南晉還在,另起爐灶才有出路,否則就是篡逆造反,也就出師無名。

    好啦!例子還有很多,只在這兒列舉了一小部分,碼字不容易!且行且打住!想必你也不會再糾結魏蜀吳和魏漢吳的問題了吧!

  • 5 # 半壺老酒半支菸

    魏蜀吳三國鼎立,幾乎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但是歷史上從來就沒有蜀國,把劉備勢力叫做蜀國,實際是對劉備的侮辱。在電視劇上,經常看到蜀國軍隊穿著紅不紅黃不黃的軍裝,打著“蜀”字大旗。如果劉備地下有知,一定會怕案而起:朕繼承大漢正統,什麼時候叫過蜀國?

    都說史官正直,一貫秉筆直書,但是陳壽這個劉備系統出來的史官,不但沒有為劉氏(或者說漢室)江山殉國,反而乖乖地做了三姓家奴:先事劉,後降曹,最後歸了司馬家的晉,做《三國志》的時候,直接把三大勢力變成了魏蜀吳,魏國吳國倒是有根有據,那是曹家孫家的正統稱謂,而一個“蜀”字,更是直接抹殺了劉備繼承漢室江山正統的事實。《蜀書》中牌位,劉備居然在劉表劉璋之後,而且是《傳》而非《本紀》。熟讀《史記》的人都知道,司馬遷傳下的規矩:帝王用《本紀》,諸侯用《世家》,只有跟帝王和諸侯不沾邊的,才用《列傳》。

    曹家最無能的繼承人、斷送了江山的窩囊廢,陳壽統統給做了《本紀》,要說《三國志》尊劉貶曹,鬼也不信。

    難怪清代史學家趙翼說:陳壽《三國志》雖稱善敘事,有良史才,然亦有舛誤。事實上是陳壽的老爹曾經當過馬謖的參軍(馬謖原先也是參軍,參軍與參軍,一對瞎參謀),諸葛亮殺了馬謖,剃了陳壽他爹的頭髮(髡刑,一種侮辱刑罰)。

    回到正題,劉備集團真正的稱號應該是什麼呢?您猜對了,就叫大漢!劉備的諡號是“漢昭烈帝”,也就是說,當曹丕“受禪”、孫權稱帝之後,真正的三國才開始形成,分別是趕走劉協的曹丕(魏文帝)建立的魏國,孫權(吳大帝)建立的吳國,還有就是繼承了漢朝正統的劉備——不能說是建立,而是繼承得來的大漢,所以劉備應該叫漢而非蜀。

    真正的歷史應該這樣寫——事實上已經有人這麼寫了: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大漢並沒有因為曹丕稱帝而滅亡,三國實際就是漢、魏、吳。我們都被陳壽這個漢朝叛徒(當然不能說是漢奸)給騙了。

  • 6 # 不沉的經遠

    劉備一直以興復漢室為旗號,曹丕稱帝之後,他也跟著稱帝,建立的國號還是“漢”。之所以叫“魏蜀吳”而不叫“魏漢吳”,最根本的原因是晉是篡魏而來,而魏是篡漢而來。

    對於晉朝來說,如果把劉備的政權叫“漢”,那麼等於是否定了魏國的正統性,也等於否定了自己的正統性,所以必須給劉備的政權改個名字。

    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已經是晉國的臣子,所以也只能跟著晉朝的官方說法,在《三國志》裡將劉備的政權稱為“蜀”。而《三國志》又是最早的關於三國的正史,大家就約定成俗,這麼稱呼下來了。

  • 7 # 靖遠0204

    我記得上小學時背的朝代歌裡面講到“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可以說在歷史課本里面這樣講,是不尊重歷史,也是違背常識的,還有我們看的電視裡面,諸葛亮在兩軍對壘時常自稱大漢丞相,滑稽的是後面打了很多“蜀”的大旗,要是讓一生以光復漢室為己任的劉備看到情何以堪啊?

    首先,劉備在成都昭告天地、登基繼位時並沒有更改“漢”的國號,他是以大漢繼承人的身份承繼大統的。就像劉秀稱帝時一樣,是延續漢祚的。後世之所以有“季漢”或“蜀漢”稱謂,主要是和東漢西漢包括後來的南漢北漢區分開來。

    其次,從魏國的角度來講,曹丕的帝位是從漢獻帝禪讓得來的,如果再去承認另一個漢政權的存在,豈不是打自己的臉?而孫權做為曾經的漢臣,他也不想承認劉備繼承了漢室正統,背上這個包袱吧。所以他們都拒絕稱這個和自己鼎足而立的政權為漢。

    後面的事兒我們猜測下,史學家根據地域起了個蜀漢的稱謂,可別的朝代通常為一個字,如果簡稱漢吧,不能和其他朝代區分開來,好像只能簡稱為蜀了,於是劉備建立的“大漢”先變成“蜀漢”又變成了“蜀”。

  • 8 # 劉言有品

    因為《三國志》成書於晉朝,當時官方認為:中原的秦漢首都為長安,洛陽。所以尊魏國為正統。

    如果作者寫劉備為“漢”,那不是有諷刺當時的晉不是正統的嫌疑?

    找不愉快的話,這史書鐵定無法出版。更不會有後來精彩的《三國演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三將星之間的實力差距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