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儀隴二哥影視
-
2 # 種地的大叔
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產區最常見的病害,而且可以常年危害;主要危害葉片、枝條、花、果實和果柄。
一、為害症狀
1.葉片症狀
分急性型(葉枯型)和慢性型(葉斑型)兩種
急性型:發生在幼嫩的葉片上,多從葉尖、葉緣或沿主脈開始,初為暗褐色,像被開水燙傷,病健部交界處不明顯,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後變為淡黃或黃褐色,葉片腐爛、脫落,常造成全株性落葉。

炭疽病急性型
慢性性:多出現在成長中的葉片或老葉片的葉尖或近葉緣處,或潛葉蛾等造成的傷口處,病斑初為黃褐色後變灰白色,邊緣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稍凹陷,病健部分界明顯,後期在病斑上出現黑色小粒點。
炭疽病慢性型
2.枝梢症狀
枝梢發病時,出現淡褐色水漬狀病斑,病斑環繞枝梢一週時便引起葉落與梢枯。枯梢呈灰白或灰褐色,病枝上有時生有黑色小點。
3.果實症狀
炭疽病為害柑橘果實可產生幹疤型、淚痕型、果實腐爛型等不同型別症狀。
幹疤型:病斑近圓形,黃褐色至深褐色,病部果皮革質或硬化,緊貼囊瓣,但一般僅限於果皮,囊瓣食之具異味。
淚痕型:在果實上病菌孢子堆順著雨水下流,萌發侵染所致。病斑紅褐色或暗紅褐色,條點狀微凹陷,似淚痕。與幹疤型類似,淚痕斑大多侷限在果皮表面,高溫高溼時病斑蔓延至囊瓣。
腐爛型:主要出現在貯藏期,可由幹疤型、淚痕型發展形成,但最常見的是從發病果梗蔓延形成,病斑紅褐色,凹陷,外觀幹疤狀,但囊瓣穿心狀腐爛。柑橘果實表面普遍帶菌,使用乙烯利脫綠柑橘果實常誘發炭疽病的嚴重發生。
4.果梗症狀
果梗受害,初期褪綠,呈淡黃色,其後變為褐色,乾枯,果實隨即脫落,也有的病果成僵果掛在樹上。
5.苗木症狀
常從嫩梢頂端第一、二葉開始發生燙傷狀症狀,以後逐漸向下蔓延,嚴重時整個嫩梢枯死。有時也會從嫁介面處開始發病,病斑深褐色,其上散生小黑點。
二、發病條件
1.氣候因子
該病菌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1-28℃,一般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發生較多,在夏、秋梢發病較多。
2.栽培管理
該病與栽培管理關係甚為密切。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樹勢衰弱則發病較重。相反,管理合理,樹勢健壯,發病較輕。
3.品種感病性
該病菌能為害多種芸香科植物,相對而言,甜橙、椪柑、貢柑、檸檬、溫州蜜柑、年桔等發病較重。
三、防治方法
疽病的防治應以加強田間管理為重點,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1.加強清園管理
2.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和生物有機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性。生物有機肥+複合肥。
3.藥劑防治
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噴1次藥。保護幼果要在落花後1個月內進行,每隔10天左右噴藥1次,連續噴2-3次。有效藥劑有:代森鋅、代森銨、甲基託布津、多菌靈、炭疽福美等。
回覆列表
柑橘炭疽病菌為弱寄生菌,樹體營養好,抵抗力強,即可不發病。因此,加強橘園管理,培育強壯樹勢,加強肥水管理,防止凍害、日灼和機械損傷等措施,可使樹勢生長健壯,是防治炭疽病的根本途徑。同時,在冬季剪除病葉、病枝,清除落葉、病果,集中燒燬,以減少病源。化學防治:每次抽梢期各噴藥1次,幼果期噴藥1~2次,有效藥劑為1∶1∶200波爾多液,80%代森錳鋅600倍液。為防止果實將要成熟時的果柄炭疽病,應在9月份噴藥1~2次。藥劑為3~5∶3~5∶1000波爾多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劑加0.1%洗衣粉、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發生急性炭疽病時,單純噴藥效果不理想,應用輸液方式,補施和增施磷、鉀肥料。